Thursday 23 September 2010

『V-Gen』張發英:銀髮族素食原則 多吃蔬果延緩老化

0922yc171

養生 21/09/2010

報導:陳筱柔
圖:相關公關公司、本報資料中心


素食好不好?有人擔心營養不良、有人無肉不歡、有人不願吃素……

其實,大量研究證明,素食是延年益壽的方法之一。

素食的內涵遠超過“不吃肉”,而是更謹慎的飲食規劃及對營養的全面了解,

尤其是銀髮族,更不能“有勇無謀”亂“素”一通。

資深營養師分享銀髮族素食原則,教你如何“素”出健康。

優質均衡的營養能增長壽命並提升生活品質,有關素食者健康的大量研究顯示:

  • 素食者患上心血管疾病,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的几率比非素食者來得低。
  • 素食者比非素食者更長命。
  • 相較于非素食者,素食者飲食的卡路里、飽和脂肪及蛋白質含量都比較低,纖維和植物營養素成分較高。

0922yc172

“事實上,對于銀髮族而言,素食對他們的健康大有好處,其中包括幫助減少因老化而產生的各種症狀和疾病。雖然老化過程對每個人的影響不同,但每個人都能透過吃良好調配的素食而受益。”在營養學領域有豐富經驗的資深營養師張發英強調,老人吃素固然大有好處,但更理想的做法是,從年輕就開始茹素!

素食VS銀髮族健康

成人期主要可分為3個階段:

  • 成年前期(young adults)20~40歲
  • 中年人( middle adults)40~65歲
  • 老年人(older adults)65歲以上

所謂銀髮族一般指老年人或年齡接近老年的中年人。

“人體器官在20~35歲時發揮最大的效率,35歲過后,器官功能就會逐漸減弱,進而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代謝。造成身體機能下降的原因,其實是細胞內DNA受破壞后來不及修補,尤其到了老年期,身體修復DNA的能力會變得更差。”

張發英解釋,人體在70歲以前,腎就可能失去大約28%的重量,肝失去大約25%的重量,而肌肉的重量可能降低幾乎一半。這些細胞單位的逐步損失,最終會牽連全身的器官系統,讓身體的自愈潛能減弱,導致老人們喪失了對環境變化,身體壓力及疾病感染的應對能力。

“所以,正確的營養在此時就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均衡良好的飲食,能夠幫助延緩,甚至改善許多人體自然老化的症狀,大量的蔬果,就是其中一個簡單方法。一旦吃對了,就能延緩老化!”

沒錯!我們無法阻止老化,但我們可以健康地老去,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期望嗎?今天,何不開始把健康老化當成吃素的理由吧!

素食者6大類食物

 

台灣營養學會不久前公佈2009年新版每日飲食指南,素食者每天攝取6大類食物的建議分量如下:0922yc173

  • 全穀根莖類:每天3至6碗
  • 低脂奶類:1至2杯(每杯240毫升)
  • 豆、蛋類:每天4份(每份相當于蛋一個或豆腐一塊)
  • 蔬菜類:每人每天三碟,其中至少一碟為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一碟的分量約100克,三碟即300克(相當于半斤)
  • 水果類:每人每天二個,每份約拳頭大小
  • 油脂類:每人每天2至3湯匙,每湯匙約15克
  • 堅果種子類:1份

至于不吃蛋奶類的全素者,可以按個人喜好以其他食物替代。

老化的常見變化

  • 膠原蛋白:身體的血管、組織器官因膠原蛋白硬度的增加而失去彈性。
  • 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這兩大系統的變化會影響身體的環境恆定狀態(homeostasis),導致銀髮族適應能力失調。
  • 感覺:老化會減弱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及觸覺能力。
  • 腸胃消化功能:唾液分泌減少,使老人的吞嚥食物能力大減,部分藥物更會造成口腔干燥(例如:高血壓藥物)。
  • 胃酸分泌:鈣、鐵及B12吸收減少,長期下去會造成貧血、膽汁分泌減少,進而導致脂肪難以消化。
  • 腎功能:腎功能減弱、腎臟供血量也會減少,導致處理蛋白質廢物變得困難。
  • 血液: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濃度也會增加。

銀髮族素食指南

“老年人需要的熱量比年輕人少15~20%。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攝取量也隨之減少,其中,蛋白質以每公斤體重1~1.5g最適當,脂肪占總熱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8~68%。”

因此,張發英建議素食銀髮族必須限制部分食物攝取量,例如:

不正確

  • 甜食
  • 普通咖啡和茶
  • 含高鈉(鹽)的食物
  • 酒精飲料
  • 油,油煎、炸,和高脂肪的垃圾食物
  • 其它脂肪添加物
  • 含動物蛋白的食物
  • 勿暴飲暴食

正確

另外,也必須多吃以下各類食物:

  • 必須吃較軟、粗纖維比較少的食物。
  • 大量攝取水果(例如:番石榴、木瓜、芒果、梨、波羅蜜,香蕉等等)
  • 全麥麵包和粗糧
  • 蔬菜(芹菜,角豆、絲瓜、芥蘭等等)
  • 喝大量的液體,尤其是白開水

“素食銀髮族應該遵循少量多餐原則,一天4~5餐為宜。同時,確保在愉快的環境氛圍中用餐,這樣可以幫助促進消化。”張發英也強調,無論是老人家或年輕人,吃素,應該多吃蔬菜水果,而不是一些太鹹、太油的素料!

素食活動看板

吃素,不但對健康有益,還可以救地球,一餐不吃肉,減碳780克!事實上,茹素不僅為了現在,更為了將來,一個簡單的小改變,不但能拯救地球,也能讓你優雅地變老,做個健康快樂銀髮族。看見陳惠蘭的例子和資深營養師的精辟分析,你還有什么不吃素的理由呢?

《中國報》與慈濟聯手,邀約你為地球奉獻一份力量,素食救地球,加入“百蔬V族”行列,讓生活裡增多一餐素,為減緩地球暖化,也為了個人健康盡最大的努力。

“百蔬V族”是由慈濟吉隆坡分會大專青年聯誼會主辦,《中國報》協辦,988電台為媒體伙伴。活動目標為召集1萬名“百蔬V族”在100天內完成100餐蔬食。如果,你還未加入吃素行列,馬上就去領一張“V族卡”,努力完成100餐素食。活動期限至10月底,“百蔬V族”卡可向慈濟各分會索取。

銀髮族飲食餐單建議

張發英也針對銀髮族提出飲食餐單建議:“當然,以下例子僅供參考,素食民眾可以按照各自的需求和喜好做出調整。”

  • 早餐:一杯鮮果汁,一杯熟的糙米奶,四分之一杯切碎的葡萄干,一杯山香籽漿。
  • 點心:一條香蕉,一片全麥土司麵包,二茶匙堅果醬。
  • 午餐:一杯半沙拉(可用洋蔥、蘑菇、櫻桃番茄、菠菜等)、兩大匙無油沙拉醬,意大利面(一杯意大利面,半杯番茄+少許九層塔的調味醬)、一塊意大利麵包,兩塊桃子,水。
  • 點心:一杯果汁/山香籽漿。
  • 晚餐:一粒多汁水果 ,半個新鮮的切片青甜椒,一個玉米,水。
  • 小吃:一份水果,一杯豆漿。

備註:

  1. 山香籽漿是用山香籽(Chia Seed)加水攪拌打成漿。
  2. 糙米奶用煮熟的糙米,加上水打成糊狀。

Q:吃素會營養不足,所以要吃營養補充品?

錯!“其實,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情況,一般素食者只要攝取多元種類的食物,確保足以提供身體所需要的能量,沒有必要再服用維他命補充品,除非是在飲食療養專家或醫生根據個別情況建議的情況下,才需要額外服用營養補充品。”

養生小天使提醒你:
身體已經開始退化的銀髮族,吃素就該多吃天然食材和新鮮蔬果,而不是素料製成品哦!

文章轉載自中國報 - 醫事焦點.張發英:銀髮族素食原則 多吃蔬果延緩老化

Wednesday 22 September 2010

『V-Gen』陳惠蘭:改變觀念吃素不難!

0922yc1701

養生. 21/09/2010
報導:陳筱柔

15年前某一天,她放棄葷食,成為素食一族。

15年后的今天,她是慈濟全職志工兼素食烹飪班老師,快樂地游走在素食世界。

銀髮素食達人陳惠蘭說:「吃素,讓我高興又自在!」

今年67歲的陳惠蘭,是個快樂的素食銀髮族!

“這些年來,我都沒有看過西醫,很少有病痛,更沒有補充什么營養品。每天飲食就是以蔬菜、水果、穀類、菇類等等為主,烹飪時盡量少油少鹽少糖,如此而已。”年近古稀,卻依然活力充沛,積極參與各個慈濟活動,就是吃素也可以很健康的最佳證明。

心靈快樂、持素也會很快樂:“我一直都很知足,從來沒有太複雜的要求,我覺得,人要知足,才會常樂。無論是茹素的決定,或者加入慈濟,都讓我更清安自在。這一生,總算沒白跑一趟。”

“我本來對肉類和海鮮的欲望就不高,那時候,突然想嘗試吃素,一開始,我慢慢減少肉類和海鮮類,后來,連魚都不吃了,變成吃全素。”以前,她開始吃素的年代,素食館並不普遍,不懂得烹飪的人往往會覺得吃素很麻煩。

但是,現代人吃素,其實非常方便,大部分的住宅區或購物商場都可以看到素食店、餐館或咖啡座。仔細留意,你會發現,吃素比你想象中更方便、更簡單。

吃素或吃肉 只在一念之間

0922yc1702

“念頭一轉,我就再也沒有回頭。”她不只茹素,而且還喜歡煮素,食譜中的菜肴,她總是會加上自己的創意,變化出不一樣的菜肴。吃素,對她來說,就僅僅是轉換念頭而已,沒什么大不了。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一下子完全改變。我建議想要讓家人接受素食,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尤其是掌廚的人,不要一下子就把菜肴的口味轉淡,這樣會讓習慣重口味的人,很難接受素食。先從一、兩道菜開始,慢慢減少調味料,漸漸地,家人的口味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改變。”目前同時擔任慈濟烹飪班老師的她,深信吃得清淡不但能讓身體更健康,而且還可以拯救地球。

“改變觀念,吃素一點都不難!”她微笑著說。

銀髮族素食簡餐小撇步

單身的惠蘭喜歡自己動手下廚,也許很多人會說,一個人還要自己煮,太麻煩了!其實,她說只要掌握一些小撇步,就能輕鬆準備出一人份或幾人份的素食簡餐,而且還可以保持材料新鮮度,一點都不麻煩。

  • 白豆腐買回家后,可以先略煎過,存放在冰箱。煮面食或炒菜都可以當作配料。
  • 菇類也可以先略為川燙過后存放在冰箱。
  • 家裏不妨準備一些現成的海帶芽、海帶、腐皮等材料,煮湯面時就可以成為既美味又有營養的配料。
  • 味噌也是廚房必備用品之一,可用來替代鹽,增添食物風味。
  • 一些可以存放比較久的蔬菜類(例如:包菜)是素食廚房的好幫手。
  • 盡量選購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天然食材。

素食料理 輕鬆做

番茄豆包(2~4人份)
材料:番茄3粒/豆包4片/鹽少許
做法:

  1. 番茄切成小
  2. 燒熱少許油,先把番茄和豆包分開略炒。
  3. 兩者混合在一起燜煮2~3分鐘
  4. 撒上少許鹽即可上桌。

不到10分鐘,一道美味又開胃的簡單料理就完成了,無論是配飯或配干撈面吃,都非常合適。

文章轉載自中國報 - 養生.陳惠蘭:改變觀念吃素不難!

Saturday 18 September 2010

慈濟吉隆坡靜思堂動土典禮 打造千年希望的未來

RW_KL20100916_125a_lzd 
多位嘉賓(前排左起)達摩拉達納長老、丹斯里許子根博士及林碧玉副總(右)一齊為吉隆坡靜思堂進行動土禮。【攝影:林振東】

週四,2010年 9月 16日 【顏倩妮/吉隆坡報導】

輾轉找了八年、為得到發展準證再等三年的吉隆坡靜思堂用地,終於在三千多人的見證與祝福下動土了!三年後,慈濟吉隆坡靜思堂建竣,首都將湧現一座寶塔,秉持慈濟一貫的理念,肩負“聞聲救苦”與“淨化人心”的使命。

馬來西亞國旗、佛教旗及慈濟旗在空中振奮地飄揚,現場人潮湧動,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九月十六日是“馬來西亞成立日”,寓意全民團結一致,並結合馬來西亞首相倡議的“一個馬來西亞”概念,今年起這天已被列為全國公共假期。與此同時,這一天也是慈濟人期待已久的日子,因為,找了八年、再等待三年才取得土地發展準證的吉隆坡靜思堂用地,終於在眾人的見證與祝福下動土了!

來自台灣、日本、新加坡以及全馬十八個據點的慈濟人專程出席動土典禮,人人歡欣露出“家有喜事”的笑臉,為今日盛事增添喜慶氣息。除此之外,各佛教團體的長老與

代表們、首相署部長丹斯里許子根博士、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羅由中、吉隆坡分會各項專案的合作夥伴及各界代表、會員大德共三千多人也受邀蒞臨觀禮,共同見證馬來西亞慈濟歷史性的一刻,同沾法喜。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座落在馬來半島西南沿海,面積約二百四十多平方公里,連同巴生河流域的人口共約五百多萬。

一九九二年,慈濟大愛種子飄揚過海來到馬來西亞;一九九七年,全馬第一座靜思堂在馬六甲分會啟用後,檳城、吉打分會也相繼建竣。而今,吉隆坡靜思堂亦動工了,預計在二O一三年落成啟用,成為全馬第四座慈濟靜思堂。

吉隆坡靜思堂座落在首都華人聚居密度最高的社區之一──甲洞。這裡交通繁忙,而靜思堂地處涵蓋商業中心、輕工業工廠、學校與住宅區等的絕佳位置,佔地五英畝,樓高四層,建築面積約四十四萬二千平方呎,內部規劃完善,包含各種功能空間。

◎ 慈濟正信 乃社會模範

二O一O年九月十六日上午九時正,陽光普照,和風習習,吉隆坡靜思堂動土典禮正式開始!

在《揮灑人生的彩筆》音樂中,莊嚴的慈誠隊手執佛教旗、慈濟旗及靜思堂模型,穿過紅彤彤充滿喜氣的拱門,緩緩步入會場。

雙手頂起“靜思堂”,志工茹明輝步伐穩重,心裡的感動溢滿心懷。

“等了那麼多年,今天終於盼到了!扛起‘靜思堂’不輕鬆,這只是有形的重量,最重要的是我們還要肩挑起慈濟志業的無形重量。”茹明輝表示,能成就今日,凝聚了無量愛心。

首相署部長丹斯里許子根博士在致詞中多番讚歎慈濟。部長表示,對慈濟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二OO四年北馬遭受南亞海嘯侵襲時,慈濟是第一個到災區援助的團體。他謹代表馬來西亞首相傳達祝福之意,也對全馬慈濟人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致以謝意。

一九九六年,部長伉儷有緣到台灣拜見證嚴上人,感受到上人慈悲為懷與大愛的精神。他說:“慈濟是一個正信的宗教團體,可以作為大家一個學習的模範;希望各界人士能配合慈濟,一起推行真正的佛教精神。”

吉隆玻十五碑錫蘭佛寺住持達摩拉達納長老在致詞時表示:“慈濟是一個走入人群中去付出的佛教團體。”長老讚嘆慈濟“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

多年來皆對慈濟讚譽有加的馬來西亞佛教總會雪隆分會主席釋明吉法師認為,上人在弘揚人間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的努力與成果,很值得所有佛教徒學習。此外,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任代表羅由中先生,也特於百忙中捎來台灣政府的祝福與肯定。

◎ 歷史性的一刻

“馬來西亞的靜思堂是緣起不滅的殿堂,它的大愛生生不息,也是我們共同打造的菩薩培訓道場。”

早期即參與勘地且一路關心至今的慈濟基金會台灣本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師姊(簡稱:林副總),在會務纏身中仍抽空蒞臨,代表恭讀證嚴上人親筆的祝福信函:

“人間菩薩如農夫,開墾福田深耕。感恩馬來西亞慈濟人以大愛為活水,以慈悲為種子,把握時間、善用空間,用心把無私之愛都留在人與人之間。”隨著《慈悲的心路》旋律,林副總傳達證嚴上人無限的祝福,上人的心也無時無刻與慈濟人同在。

慈濟榮譽董事馬可欣女士甫聽到林副總恭讀上人的祝福信函時,即感動、哽咽地說:“上人離我們那麼遠,還特地捎來祝福,我聽了很感動……”

“第一鏟,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第二鏟,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第三鏟,祈願大地萬物、生生不息……”

一百五十位慈誠和委員組成的禮儀隊手捧白手套和金鏟,隨著莊嚴的《靜寂清澄》偈誦,步伐整齊劃一步入會場,盡顯慈濟人文的整體美,讓與會嘉賓為之注目。在司儀的引導下,主典與陪典貴賓進入會場,掀開動土奠基儀式。

年輕的周翰華先生與未婚妻是嘉賓之一,他倆在婚前即捐助靜思堂。“既然我可以用一筆錢來準備婚禮,也可以捐善款來做有意義的事情。”透過動土前一天的大愛新聞報導,他才知道原來吉隆坡慈濟找地是那麼艱辛,所以希望能獻力護持,祝福靜思堂能順利完成。

現場三千人均有機會分梯次動鏟獻上祝福。慈濟志工都有共同的心聲:以後有了這個家,可以邀約更多人來認識慈濟,也能募更多人的愛心做好事!

◎ 聚善成就希望的殿堂

“千萬個祝福與期待,許孩子們一個希望的未來,打造千年的希望未來……大愛為樑,智慧為牆,把握當下,成就希望的殿堂……”

慈青、慈少、親子班學生、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小朋友和緬甸難民宗教學校孩子,現場共同呈獻《許一個希望的未來》手語,也唱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十七年前,我在想‘家在哪裡’?找土地的過程很艱辛,幸好有鍥而不捨的志工,終於讓我們找到這塊福地。很感恩匯聚了這麼多人的付出來成就這座靜思堂。”慈濟吉隆坡分會執行長簡慈露說,希望將來靜思堂啟用後,發揮“為佛教、為眾生”的使命,也期盼這座寶塔能成為社區的“心靈之家”。

凝聚眾人的力量,滿滿的祝福,大馬首都即將從平地湧現一座“無聲而有言”的寶塔,肩負起“聞聲救苦”與“淨化人心”的使命。

 

RW_KL20100916_140a_lzd   RW_KL20100916_116a_zkj
在《揮灑人生的彩筆》音樂中,慈誠隊志工領著佛教旗、慈濟旗及靜思堂模型,緩緩步入會場。【攝影:林振東】
 
動土儀式後,嘉賓如首相署部長丹斯里許子根博士和明吉法師等人,在林碧玉副總的陪同下來到展覽區,一睹靜思堂模型。【攝影:張愷傑】
 
 
 RW_KL20100916_131a_hbf   RW_KL20100916_110a_lqy
一百五十位慈誠和委員組成的禮儀隊,手捧白手套和金鏟,整齊地步入會場。【攝影:黃寶發】
諸位佛教團體的長老、法師及代表蒞臨觀禮,並給予祝福。【攝影:梁倩宜】
 RW_KL20100916_115a_lsy   RW_KL20100916_117a_hbf
台灣、日本、新加坡以及全馬十八個據點的慈濟志工特地前來獻上祝福,為吉隆坡靜思堂動土盛事增添喜慶氣氛。【攝影:林思源】百五十位慈誠和委員組成的禮儀隊,手捧白手套和金鏟,整齊地步入會場。【攝影:黃寶發】
吉隆坡慈濟教育團隊、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小朋友和緬甸難民宗教學校孩子,共同呈獻《許一個希望的未來》手語,也唱出所有人的心聲。【攝影:黃寶發】
 RW_KL20100916_137a_lzd    
慈濟吉隆坡靜思堂在三千多人的祝福下進行動土儀式。【攝影:林振東】

新聞轉載自慈濟大愛網慈濟吉隆坡靜思堂動土典禮 打造千年希望的未來

Tuesday 14 September 2010

『隆靜思堂募款』 三包金飾換三根屋梁

RW_KL20100906_01a_yy
三位媽媽級的慈濟志工捨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金
飾,換成現金來捐助靜思堂。【攝影:蔡永瑩】

週一,2010年 9月 06日 【陳金香/吉隆坡報導】

三位媽媽級的慈濟志工為了籌募靜思堂而聚在一起“密密斟”(細細商量)後,捨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金飾兌換成現金,為靜思堂增添三根屋樑。

吉隆坡靜思堂終於在二O一O年九月十六日動土了,這是志工期待了很久的夢。因此,一接到要籌靜思堂建築材料的募款卡,大家興致勃勃,你一言、我一語,談論要如何為靜思堂盡一分心力。

◎ 賣金捐獻 來自一念心

有志工提起上人建醫院時,有婦女拿著一包金去捐給上人……故事說到這裡,戴亞蓮馬上舉手說:

“我沒有錢,我無法像大家一樣,可以捐幾千又幾千,可是,我還有一些金器,可以拿出來捐。”

雖然戴亞蓮已說服年屆五十歲的先生提出一千令吉的公積金來捐,但她自己卻無能為力。當她聽到大家談捐錢的事時,顯得有些失落,心想自己沒做工、沒收入,也沒多餘的錢可以捐;但一聽到捐金飾,她眼睛一亮,記起家裡還有幾條金鏈、幾枚金戒指,她即刻決定要把這些身外物捐出來。

“金飾放在家裡也沒用,現在治安又不好,戴出門怕被搶,放在家裡又怕被偷,存進銀行保險箱還得每月付租金,倒不如賣掉金飾捐給靜思堂更有價值!”

戴亞蓮的心聲讓王幼珍深有同感,她想起自己也有一包金飾,正遲疑間,先生高耀文鼓勵她向亞蓮看齊。

這一切看在梁玉媚的眼裡,回家後,她趕緊從旅行袋裡找出一小包金飾,打開點算一下,便打電話給亞蓮:“你們幾時要賣金,記得叫我,我也有一些金飾,我也要捐!”

◎ 三包金 換三根屋樑

王幼珍細細訴說,那條金項鏈是她在十九歲工作時拿到第一份薪水買的,另一條手鏈是結婚時,丈夫送的聘禮……

戴亞蓮則不諱言,這些金器跟隨自己已有二十多年,有些是結婚時戴的首飾。而梁玉媚更笑言,這些金飾只在結婚那天戴過一次,自此就被打進“冷宮”;甚至在收拾家裡時,這包金器曾經不知所蹤。

“這邊塞那邊塞,塞到哪裡都不知道,而且還把戒指弄斷了,現在有機會捐給靜思堂,我真的很安心,再也不怕金飾不見了。”梁玉媚的心情顯得興奮不已。

九月六日,在金鋪裡,三個女人拿出金項鏈、手鐲、戒指、金牌等。

金鋪老闆幫三個女人的金飾估價後,極力說服她們將這些舊金飾換成金條、或換項鏈、鑽石,因為金條能保值。三個女人馬上搖頭,堅持一定要將金飾變賣換成現金。最後,老闆無奈地告訴她們,金鋪不能將她們的金飾換現金,只能兌換金飾。

三個女人只好帶著三包金另找金鋪。問了幾間金鋪,都是相同的答案。直到志工高耀文找到專做買賣舊金飾的店鋪,總算為三個女人找到買主。

買賣舊金飾的老闆阿強聽三個女人說,要賣掉金飾換現金捐靜思堂,深受感動,不但給予合理的價錢買下這些金飾,他甚至願意捐出一百令吉作為靜思堂的建設基金!

三包金脫手了,換取了現金一萬五千多令吉,等於捐助了靜思堂的三根屋樑。三個女人喜上眉梢,連連說:

“捐了錢,心裡的快樂真是無法形容,整個人特別輕鬆。”她們體會到上人所說:“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捨棄煩惱、心無掛礙”原來是這麼輕安自在。

憧憬三、四年後,靜思堂建好的那刻,可以讓更多人走進慈濟的大門,接引更多人間菩薩,三個女人霎時笑得一臉燦爛。

 

RW_KL20100906_08a_yy   RW_KL20100906_13a_yy
買賣舊金飾的老闆知道三個女人要賣掉金飾,換現金捐靜思堂,深受感動,給予合理的價錢買下這些金飾。【攝影:蔡永瑩】
 
從右至左:王幼珍、梁玉媚、戴亞蓮捐出金飾換取了現金一萬五千多令吉,捐作靜思堂建設基金。【攝影:蔡永瑩】媚師姊(右)受到兒子愛的感染,捐出四萬令吉,連兒子的一萬令吉,為一家人圓滿十根屋樑。【攝影:何溫儀】

吉隆坡靜思堂-圓滿度眾之願 點滴匯聚成就大愛

新聞轉載自慈濟大愛網吉隆坡靜思堂募款溫馨故事 三包金飾換三根屋梁

『隆靜思堂募款』 捨出十三年的儲蓄

RW_KL20100911_01a_lqy

週四,2010年 9月 02日 【陳金香/吉隆坡報導】

靜思堂像一間很大間的屋子,屋子最需要的是屋樑,沒有屋樑,屋子就沒法完成。

十三歲的鄭慶源看著媽媽遞過來的靜思堂特刊,翻到靜思堂大圖的那一頁,他專注地看著,略有所思。然後對媽媽表示:“我要捐一根屋樑(屋脊主樑)。”

媽媽廖愛媚嚇一跳,連忙提醒兒子:“捐一根屋樑,要五千令吉,你捨得嗎?”

九月十一日,慶源(中)為九月十六日靜思堂動土典禮彩排《許一個希望的未來》手語。【攝影:梁倩宜】

慶源堅定地點頭,愛媚既意外又感動。其實,身為慈濟志工的她領了靜思堂的募款卡時,第一個籌募的對象就是自己的孩子。她告訴慶源,等待了好幾年的吉隆坡靜思堂,終於可以在二O一O年九月十六日動土了。但,建靜思堂需要很多錢,所以要募沙磚、木枋、鋼筋、玻璃及屋樑等建築材料。

她原以為慶源最多只肯拿出幾百令吉捐一包沙或一塊玻璃;沒想到兒子要捐的竟然是募款卡裡最貴的屋樑。他告訴媽媽,願意捐出銀行裡的儲蓄。

◎ 做好事不心疼

十三年前,爸媽為慶源做彌月時,親朋好友紛紛送上紅包祝福。爸媽遂為他在銀行開戶口,將紅包錢存在戶口裡。

從此,每逢節慶或生日,身為獨子的慶源得到家人和親友的紅包時,他不捨得用這些錢;當他以優異的成績拿到獎勵金時,也將之原封不動存進戶口。每月媽媽給他五十五令吉零用錢,他會拿出五令吉繳慈濟善款,每月還省下一些錢,養成儲蓄好習慣。

除了曾經拿出一筆錢給爸爸醫病外,存放了十三年的存款,慶源是一分錢也沒有花過。

“我什麼都有了,要看戲,家裡有電視機,要電腦,媽媽已經買給我了。我也有玩具啊,真的不需要用到錢。將錢捐給慈濟一點都不心疼。因為我在做善事啊!”稚氣的慶源堅定地告訴志工。

志工為慶源的“捨”深感讚嘆,尤其聽愛媚說,慶源很節儉,一條沖涼用的毛巾從四歲用到現在;九年了,整條毛巾都破爛了,他仍不捨得丟掉,他也很少要求物質的享受。

志工和慶源分享當年上人建醫院時,有志工向公司預支幾年薪水給上人捐院的故事。慶源聽了,似乎深有感受。

考慮了兩個小時後,慶源毅然告訴媽媽,他願捐出八千三百令吉的所有存款,再向媽媽與外公外婆預支紅包錢以湊足一萬令吉來捐給慈濟。

“錢並不重要,反正我以後長大了,還可以賺很多錢,但靜思堂不能等,我希望能快快建起來。讓更多人認識慈濟,更多人來做好事。”

慶源的話讓志工和媽媽為之動容。愛媚為兒子感到自豪之餘,連夜點算一家的生活費及往生丈夫的保險金。原本只想捐兩萬五千令吉的她,受到兒子愛的感染,也願意節衣縮食,捐出四萬令吉,連兒子的一萬令吉,一個小康之家竟圓滿十根屋樑(五萬令吉)。

◎ 許一個希望的未來

任職幼兒園老師二十年的愛媚加入慈濟當志工才短短十個月,但,她卻深深感受到人間有愛最幸福。

對愛媚來說,這世上最需要的就是無私的愛。原來,她的丈夫在二OO七年突然患上淋巴癌,在一年半內,癌腫瘤轉移全身,前前後後動了九次大手術。

陪伴丈夫進出醫院,愛媚看盡無數的病苦,也嘗盡人情泠漠。尤其當丈夫欠下手術費而遭到醫院追討時,她真正體會到彷徨無助的悲苦。

為了讓時時刻刻都處在病痛中的丈夫得到精神慰藉,愛媚在家裡裝上大愛台,兩人常聽上人的法語,每每從大愛台節目中看到慈濟醫院醫生呵護病人的情景,兩人的感觸就特別深。

儘管他最終敵不過病魔,在今年三月往生;但卻口口聲聲要愛媚做他想做的事——多做慈濟,幫助有苦難的人。

愛媚感恩在丈夫病痛至往生這段歲月,志工一直陪伴在旁。這分愛看在慶源眼裡,感念在心裡。

“可能是這樣的一個因緣,讓慶源感覺到溫暖,現在,他不但跟隨我做環保,還參加慈少班,九月十六日靜思堂動土典禮,慶源也有機會比手語呢!”

愛媚笑說,她剛剛領到丈夫一筆保險金,才將錢存入慶源的戶口,沒想到慶源卻將這筆錢捐給靜思堂。

“靜思堂是每一個人的家,靜思堂也是每個人的希望……”

慶源靦腆地說,他要比的手語正是《許一個希望的未來》。他也深深期待,當靜思堂建好後,當他望向屋樑時,一定會很開心,因為,那裡蘊藏著他和媽媽及許多人的愛心呢!

RW_KL20100902_01a_yy RW_KL20100908_14a_hwy
慈濟志工和慶源分享當年上人建醫院時,有人向公司預支幾年薪水給上人建院的故事。【攝影:蔡永瑩】
愛媚師姊(右)受到兒子愛的感染,捐出四萬令吉,連兒子的一萬令吉,為一家人圓滿十根屋樑。【攝影:何溫儀】
RW_KL20100909_05a_ot
每逢節慶或生日,身為獨子的慶源都會得到家人和親友的紅包。【攝影:廖愛媚提供】

吉隆坡靜思堂-13歲慈少鄭慶源 捐出積蓄匯大愛

新聞轉載自慈濟大愛網隆靜思堂募款溫馨故事 捨出十三年的儲蓄

『隆靜思堂募款』狗寶寶助靜思堂牽出串串愛心

RW_KL20100904_17a_cyy

週六,2010年 9月 04日 【陳金香/吉隆坡報導】

志工高耀文為狗寶寶“阿Boy”捐一千令吉護持靜思堂,萬萬沒想到,這“善行”傳開後,竟帶動不少人向狗寶寶看齊,捐出自己的愛心,善的連鎖仍在串聯……

高耀文在家翻閱靜思堂特刊,看見莊嚴的靜思堂圖樣,心生歡喜地自問:建靜思堂要用到很多錢,自己只是一間公司老闆的司機,能夠為靜思堂盡力嗎?

當他想到上人說過:“錢不拿出來就等於是沒用的東西,將它花在適當的地方,才有價值!”

志工高耀文為自家小狗“阿Boy”捐一千令吉種福田。【攝影:蔡雨鴦】

想想自己在公司做了十多年,也有一筆公積金,心念一動,盤算著要提早拿出一部份公積金,為自己和家人捐蓋靜思堂。

“我要捐一根屋樑(五千令吉的建材費),我家師姊也是一根屋樑、兒子一千令吉、女兒一千吉,往生的父母各一千令吉……”

就在這當兒,家裡的狗寶寶跑來,親熱地將頭靠在他的腳背上。狗寶寶四年前剛出生一個月,就被耀文買下並取名為“阿Boy”。一身白褐色的毛髮配上圓溜溜的大眼睛、乖巧的神情,深得全家人疼愛。

當下,高耀文想到阿Boy好比是自己的兒子,也應該為牠造福。於是,他毫不猶豫在募款卡上寫下阿Boy的名字,並對阿Boy說:

“阿Boy,你既然來到我家,我就以你的名字捐一千令吉,讓你也有機會做好事,希望將來你可以投胎做幫助人的慈濟人。”

◎ 牽出串串愛心

一位慈濟會員原本只打算捐一千元,結果,受到高耀文那分“捨”的感染,馬上捐出五千令吉。

在藥材店當店員三十多年的陳俐郿是慈濟會員,當她得知耀文為狗寶寶捐款的事後,不但自己領先捐了一千令吉,還積極地向人說慈濟、募靜思堂。

“反正我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夠付出就要把握機會!”

陳俐郿與人分享時,不忘帶出狗寶寶的故事。聽的人感動之餘,更萌生起“狗寶寶都能做善事,更何況是人呢?”

於是,藥材店老闆的兒子、隔壁裁縫店的老闆也掏出一千令吉來捐,甚至在早市賣涼水的駱翠萍阿嬤也深受感動,即刻響應。

駱翠萍阿嬤每天左一籃右一袋的提著涼水和龜苓膏搭巴士到菜市場擺攤,每天只能賣出十多瓶的涼水和三十多小盒的龜苓膏。一瓶涼水一令吉兩角,一小盒龜苓膏一令吉五角;一個月所賺到的只有三百令吉左右,僅夠糊口。

“我每天早上六、七點就搭巴士來早市擺賣;中午賣完後就搭巴士回家;下午二三點開始煲涼水五六個鐘頭,然後就做龜苓膏,忙到晚上。”

省吃儉用過日子,但是,當阿嬤聽到陳俐郿說靜思堂募款的點點滴滴時,毫不考慮就捐一千令吉。

◎ 我還有能力付出

“感恩,感恩師兄給機會我做好事!”

二O一O年九月四日,當阿嬤將錢交給高耀文後,即眉開眼笑,真正感覺到有能力做善事的快樂。她毫不諱言,以前,自己的心一直處在鬱悶焦躁中,從來就不曾這麼開心過。

阿嬤感恩在心很苦的時候,認識了慈濟。自從兩年前每月捐十令吉做善事以後,她感受到自己並不是一個沒用的人,至少還有能力付出。

“看到慈濟人後,我的心開了,現在我什麼也不要想,每天要多做幾瓶涼水來賣,這樣,就可以捐多一點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說著說著,阿嬤看到認識的人經過,馬上拉著對方說慈濟。阿嬤捐錢捐得那麼歡喜,連志工也感染到她的喜悅,當下,耀文感動地對阿嬤說:有那麼多愛心護持的靜思堂將會是傳揚佛教的精神堡壘,也會是每一個人的心靈之家,而靜思堂的每一塊磚、每一根木、每一粒石頭都是一分分永不褪色的愛心,伴隨著靜思堂,永遠活在每個人的心中。

RW_KL20100904_03a_cyy RW_KL20100904_11a_cyy
賣涼茶和龜苓膏的駱翠萍阿嬤聽到靜思堂募款的點點滴滴時,毫不考慮就捐出一千令吉。【攝影:蔡雨鴦】
慈濟會員陳俐郿將感動化為行動,不但自己先捐了一千令吉,還積極向人說慈濟、籌募靜思堂建設基金。【攝影:蔡雨鴦】
RW_KL20100904_15a_cyy
志工高耀文帶動了不少人一起護持靜思堂建設。圖為裁縫店的老闆娘也願意捐出一千令吉。【攝影:蔡雨鴦】

 

新聞轉載自慈濟大愛網隆靜思堂募款故事 狗寶寶助靜思堂牽出串串愛心

Monday 6 September 2010

『V-Gen』富生活主題 族行慈濟發出召集令

DSC_2593

吃素,可以救地球!一餐不吃肉,減碳780克,慈濟向地球人發出召集令,邀約大家加入V族行列,讓生活裡增多一餐素,為減緩地球暖化問題盡最大的努力!

報導:孫華楣
圖:慈濟提供

一般人會吃素,我們熟悉的原因是,一為宗教,二為健康;然而為環保吃素,是近年科學家研究發現的另一新契機,也是當下熱門的話題。

這個月,《中國報》與慈濟聯手,邀您一起為地球出一分力,素食救地球!

或者你會問,全球暖化,關大家的餐桌何事?

其實全球暖化,天災頻傳,聯合國發現畜牧生產加速了全球暖化,因此一度把畜牧業從農場搬到餐桌上全面檢討。環保界見此報告也覺心驚,進而不得不焦急地將“吃素”,列入節能減碳的動作之一。

其實,節能減碳該從各方面做起,衣、食、住、行都有我們該努力的地方,而以減碳量而言,少開一小時冷氣(900w),可減碳572.4克;少開一小時桌上型電腦(310w),可減碳190克;少看一小時電視(140w),可減碳89克;少用10分鐘吹風筒(1000w),可減碳110.6克。相對以上種種,研究發現一餐不吃肉,可減碳780克,明顯對減緩地球暖化有很大的助力。

一餐不吃肉,減碳780克,100餐就減碳78公斤,100個人100餐不吃肉,可減碳7800公斤……這道數學題很簡單,相信大家都會算,同時說明了越多人參與越有效應,地球也可以深呼吸了。

今天,一起做環保吧,領一張“V族卡”給自己100餐素,同時,不要忘記在生活上盡力環保!我們希望多管齊下做環保,這個人和人累積而來的萬人萬善,可讓地球重新發光!

為何吃素可以救地球?

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報告《牲畜的巨大陰影》中指出,畜牧生產是導致全球暖化的最大因素,以下是一些生活上的比喻:

  1. 每生產一公斤牛肉,溫室氣體會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于開車出門3小時。
  2. 飼養和運輸一公斤肉所需的能源,可以讓一個100瓦的燈泡連續亮三個星期。
  3. 使用化學肥料相當于釋放340克的二氧化碳,和59克的磷酸鹽,耗費1億6900萬焦耳的能量。
  4. 超過三分之二的能源用于供應生產及運輸牲畜飼料,原本大量儲存二氧化碳的雨林,也變成製造肉品的飼料基地。
  5. 一年產生多少二氧化碳?一隻牛4000公斤;一隻豬450公斤;一隻雞400公斤;一輛2.0汽車3000公斤;一個人300公斤。
  6. 養活一個肉食者需要的土地生產力,就能養活20個素食者。
  7. 目前全球人口超過67億,卻有近11億頭豬、13億頭牛、18億頭羊、154億隻雞。
  8. 每年超過4200億隻動物被殘忍宰殺。換句話說,全球每天有超過11億的生命,被無辜奪走生存的權利(數目相當于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

0905main02

吃素其實不會不方便?

有人說,吃素有很多不方便,但董秀美與在美國的兒子卻齊聲說,吃素沒有不方便之處。方便與不方便,原來只決定在一個想法或一個動作裡……

有人說,吃素會吃得臉青青,或者這是許多人對“素食者”的第一印象,然而因為訪問,這些天來我所遇見的“持素人”,臉並沒有青,反而比我們還要精神奕奕,腳步敏捷輕盈,臉上線條溫柔和氣。

訪問的那一天,找到了慈濟人董秀美師姐的家,出現在我眼前的董秀美師姐,個子小小,氣色很棒,笑起來有個酒窩。她說從前的自己,是個藥罐子,這裡敏感,那裡感冒,三不五時找醫生,但在她帶著我去她家的后花園時,很難想像這腳步輕快得像不施半分力的人,怎可能會是醫生的Fans。

由于身體不好,董秀美吃素的理由,順理成章就是因為“健康”,只是湊巧近年有研究指出“素食救地球”,她笑說,多了個理由和他人分享,也增添了吃素的信心,也讓這個素食環境不停地擴大。

“嚴格算起來,我是在2002年左右才開始吃素,那一年也加入了慈濟,但並不活躍,只是在近年才回去。我的身體很不好,常常因為敏感要去看醫生,同時也不停尋求解決方法。看雷久南的書,看很多保健資訊,都告訴我要吃素,所以只好試試看囉!”

結果?

“沒吃肉之后,身體明顯地告訴我好很多,也比較少去見醫生。”

要改善身體的健康問題,對董秀美而言,素食是Only Way。對于地球來說,她分享在慈濟學到的資訊,說那是最快的路,所以勸“素”,她會義不容辭!

兒子跟隨運動比以前更出色

董秀美的素食運作,其實開始得滿早,算一算也快10年了。從她的例子,我們看見的是,素食,從家裡開始。

董秀美有一對兒女,其中一位隨著她吃素,我猜測是女兒,豈知答案是兒子。董秀美的兒子林景峰,今年24歲,在美國求學,15歲那一年在馬來西亞時,已開始吃素。

兒子是怎么開始吃素的?

“我吃素的時候,兒子從來沒抗拒,但開始時他沒固定地跟著吃,有一餐沒一餐的。有一次我帶著他去一個禪修活動,結果回來后,他便跟我說他要吃素,不想殺生。”

女兒和先生怎么沒隨你?

“吃素,畢竟還是個人選擇,在我們家影響不大,多煮一些菜,選擇多一些。我們不是吃宗教素,在家煮沒有太大問題,在外吃也不會很刻意找素食館,只要不吃肉就好。”

“兒子開始吃素時,我都懷疑他挨不挨得?他說行。有一段時間,他在雲頂半山唸書,我問他學校可以吃到素嗎?他說沒問題。和朋友去玩,我問若去麥當勞,怎么辦?他說,可以吃Mc Egg。在美國,容易找素嗎?他說很幸運,一位舍友會煮,有時跟著他吃,不然也會特別給他煮個素菜。”

董秀美以為許多的不方便,會給孩子帶來煩惱,豈知,那孩子卻感激自己的福報,都遇到貴人,沒有半點不方便。

大人們怕孩子吃素營養不均衡,但兒子熱愛運動,也長得健康敏捷,從沒說過不夠力氣,反而覺得自己更輕盈,賽跑比從前好,打球還可以代表校隊。董秀美覺得吃素要有信心,只要心中堅定,就不會猶豫,大麻煩也會變成小事件。

生意人也可以吃素

董秀美是生意人,有很多應酬,吃素之后,會不會比較麻煩?

“不會,我沒有因為這樣,失去半個朋友。生意上的應酬總是會有的,就這一點,只要跟主人家說明了,一般上他們都會給予尊重,讓你選擇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

很多人覺得吃素,沒什么選擇,董秀美倒覺得自己的選擇很多,肉邊菜可以吃,純素可以吃,面包也可以,生活基本上沒太大差別。

 

【百蔬V族】No.1

本來吃素為健康,現在還可以為環保,董秀美坦言吃得更開心!

V族:董秀美(事業女性,Top Glove)

勸“素”行動:在家執行

效應:自己持素,家裡多素少肉,而兒子在15歲時便發願持素至今,目前在美國唸大學。

0905main04家裡有空地,一片小菜園偶爾可以供應董秀美一家人吃得開開心心。

護生在孩子身上發酵

非宗教組織,純愛護地球,文軒教育機構讓旗下心悅學前教育中心的小朋友,在學校持素,實踐「好觀念要從小灌輸,好習慣要從小培養」的理念……

要數家長最頭痛的事,小朋友不吃菜這個問題佔了其一。在小朋友心中,苦苦的、澀澀的是菜之滋味,難以入口;對家長來說,蔬菜有很多營養,它清新、甜甜的,很好吃。

在飲食上,南轅北轍的兩極化觀念,常常引發了親子戰爭。然而,走進心悅學前教育中心,孩子們午餐沒有半塊肉,也沒有他們最愛的“炸雞塊”,只有紅、橙、黃、綠多種顏色的蔬菜。記者看見孩子們都是帶著笑臉吃菜,很開胃地吃,很大口地吃,令人印象深刻。

這種畫面,許多父母看了都很羡慕,心想裡頭的那一個怎么不是我的孩子呢?

文軒教育機構院長陳樹澐持素幾年了,由于她越來越清楚持素的好處,身體力行地在校園里推廣素食。問她持素有什么好?她說,一來可以改善孩子的敏感體質問題;二來,教導孩子們不殺生,愛護動物;三,數據已告訴我們,吃素可以救地球,所以,她才致力為小朋友找回一個“有愛”的世界,希望愛在孩子身上發酵。

因為她覺得,孩子都是善良的,都是很有愛心的,都是會愛地球的!

在那裡上學的小朋友,在家未必持素,但在學校,一定就吃慈祥阿姨煮的美味素菜。記者在孩子們午餐時到訪,他們排隊等候,一副期待的樣子,煞是可愛。

我問小朋友們喜歡吃菜嗎?

這些小朋友有五六歲的,也有三歲多一點,對于記者的提問,回應的竟是猛力點頭,加速扒飯,把它吃個精光,或加飯加菜,看了都叫人心情愉悅。

吃飯,要開心;吃素,對孩子而言,其實一點也不苦。

如何讓孩子愛吃菜?
吃菜,不是本能,所以要讓孩子養成愛吃菜的習慣,陳樹澐便和老師、院中的大廚,經過多番努力,用愛心寫菜單,細心地從孩子“最熟悉的味道”開始。

帶孩子吃菜,他們是怎么開始的?

  1. 先從家中“最熟悉的菜”開始,比如ABC湯、菜脯蛋、馬鈴薯泥等。
  2. 把菜切得小小的,混合著飯,讓還不習慣吃菜的小朋友去除障礙。
  3. 不建議煮一些“奇特”或“新穎”的料理,因為再健康,孩子們都不會吃下去。
  4. 不建議給孩子吃煎炸食物,避免上火、熱氣。
  5. 不建議給孩子供應甜食,如蛋糕與面包類。

吃素可以改善身體
陳樹澐院長近年來致力于兒童感覺統合的訓練,在孩子的問題中,發現吃素可以改善孩子的敏感體質。

其實,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嬰兒是屬于弱鹼性體質,成長期會有酸化現象,而健康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約7.35PH~7.45PH左右。

吃素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1. 情緒較好:吃素能增加腦內的興奮,分泌“內啡呔”,降低生氣時所分泌的“腎上腺素”。體質屬于較鹼性體質,較不易積聚負面的物質在體內。
  2. 性情溫和:動物的世界是弱肉強食,為了適應這個環境,自相殘殺也是常見的事。因此,食肉者的脾氣會較素食孩子來得大。素食孩子比較溫和,待人較寬容。
  3. 較少感染病毒:素菜無屍毒,但肉類不能避免,處理不干淨,很容易受感染。人的腸較動物的更長,故消化系統不好者,也容易累積毒素。
  4. 較少會因“雌激素”導致不健康的早熟:許多商人為了收成,會採用大量“高效能”的雌激素做飼料,只想快點在市場上大賣,但這偏偏導致少年提早發育。
  5. 體能佳,精神好:草食動物如大象、牛、馬等皆有力氣及長壽,反之肉食動物如獅子、老虎雖兇猛,但不能遠距離捕獵物,只因心臟無法負荷強大的肌肉。
  6. 品德行為好,有愛心愛地球:人越簡單,物慾自然會少。小孩也一樣,素寶寶較聽從、隨和,也易感受到別人的愛意,較有同理心。
0905main06讓孩子們吃素,除了健康,還可以告訴他們愛護動物的概念。

【百蔬V族】No.2

陳樹澐:最近有些父母會問,你們幼稚園是吃素的嗎?可見,越來越多人已加入素食行列!

V族:心悅學前教育中心‧陳樹澐

勸“素”行動:在校執行

效應:讓小孩在熟悉的菜餚中,開始愛吃菜。

善果從公司播種到朋友

吃素,救地球,好事大家做!陳順福先掏腰包,給同事們提供一周免費的素食飯盒,在自家公司埋下「多吃素」的種子。他希望這樣的一個開始,可以讓千千萬萬個「善」的力量動起來…

齊家、治國、平天下,反映了凡事要從基礎做起,所以一個觀念的推廣,也可以“慢慢累積”的態度進行。

關于持素、勸素,慈濟人陳順福也是先做好家庭,再延伸到公司,然后希望影響更多企業朋友一起帶動,讓這個“善”的磁場成為社會的進行式。

陳順福是慈濟人,但在今年年初才開始全素。他坦言,他們家最先開始吃素的人是太太。2008年,陳順福到印度孟買公幹,當時孟買正發生槍殺事件,他和現場離得很近,危急情況讓太太十分擔心。于是太太發願,只要他平安回來便持素,于是太太便開始了她的持素人生。而他自己,則是在今年才正式開始。

理由是什么?對慈濟人而言,最大的動力應該就是環保減碳。

身體力行
一步一步,他們家中的“素食運動”慢慢開始了,持素的人數慢慢增加,先是兩位家長做好榜樣,接下來就是孩子。

“我的兒子很好玩,知道了為什么要吃素之后,自己也選了一天吃素。但是,他開出一個條件,前一天要給我煮多多肉,哈!哈!”孩子誠心地跟著家裡的方程式“多吃素”,雖然還帶有強烈的童稚思維,但這位當爸爸的,見到孩子的可愛樣,也不禁失笑。

家裡做了,陳順福知道,要趕緊努力的便是公司。于是,他給下屬們提供了一周的素食飯盒。他在馬來西亞的公司“Epic Ingredients”,全部員工約22位,一周二十幾個飯盒,成了一個好的開始。后來,員工也自動自發地選了一天“全員吃素”。員工們笑著說,他們選了一周中間的快樂時光:星期三。

“吃素,不能強逼,我們並不硬性規定,不吃也沒關係。”

怎么積極勸素,陳順福選擇身體力行,其他的讓大家自己去決定。

吃素三句話

陳順福說,吃素應該要這樣,這三句話,讓人有信心。

  1. 要開心吃素,要心甘情願、歡歡喜喜地吃。
  2. 要大聲吃素,要把吃素的意願大聲說出來,讓大家來互相監督。
  3. 要一起吃素,更多人一起吃素,會很有意思,這就像善的磁場,會慢慢擴大。

除了勸素,陳順福向來在公司裡積極“善念的推廣”,他希望同事們有感恩心,手心向下幫助有需要的人。

于是,每年公司(印尼+大馬)的員工,都會定期領養及關心貧窮戶,給他們送糧食及居家拜訪。另外,也在公司放置“竹筒”,讓同事們發揮愛心,一天一點累積“慈善基金”。更給殘障人士工作機會,請他們做工,公司內做資料整理的失明人士Jacqualine便是其一。

他把善的種子播種在公司,讓同仁也能手心向下,學習助人之樂,也希望借此讓更多企業朋友來一起響應。

吃素,方便就好
陳順福是個生意人,吃素的人,如何處理“社交應酬”?

“沒什么問題,跟朋友說,他們會明白。我們吃素是為環保,沒有太多約束,所以吃的算是方便素,不一定得去齋菜館;吃大炒時,只要不放肉也可以。”

轉“素”是好的,是會得到朋友的支持。他坦言,朋友們明白,家人也明白,都給予尊重。“我媽媽生日,我們回檳城幫她慶祝,兄弟姐妹們也給我們準備素菜;新年回家,也是如此,很好。”

從他身上看見,吃素,沒有不方便,所以要不要吃,也只是起心動念的問題。

 

【百蔬V族】No.3

陳順福和太太在家里種菜,太太要他去買有機泥土,他花了1800令吉。自己種菜來吃,感覺真是好!

V族:陳順福

勸“素”行動:由家庭到公司

效應:先為公司同仁供應素便當,后來同事們自願于每周選定一天為公司的“持素日”,全公司響應。

0905main08陳順福從前是個食肉獸,等同殺手,一個人常常可以吃掉一隻豬腳。

同場加映 大聲吃素!

記者:孫華楣   Email:shm@chinapress.com.my

陳順福先生有兩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句,他說:吃素要大聲吃!第二句,他說:吃素要開心吃!

我本來不明白,但聽他解釋后,覺得甚有意思。

大聲吃,讓方圓百里的人都知道;讓由衷想“棄素”的人自我警惕,也讓別人來監督自己,想要偷懶或逃跑都不行!大聲吃,原來有其意義。

開心吃,是因為他知道有些事勉強不來,真想吃素,那就開心地吃,甘願地吃。畢竟,吃素是個人選擇,無必要向他人交代,最終是要自己喜歡才行。要吃,就別帶著埋怨吃,或為誰誰誰而吃,因為時間一旦長久,難勉會心生埋怨。

我覺得,吃素等同做人做事,心甘情願是重要的因素。他們今天向你推廣了吃素的好,不代表你一定得認同。對于吃素,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是“言教不如身教”這個道理,因為他們深深明暸光說不練的虛無,始終會讓人無法信服。

吃素,並非本能,只是習慣,所以需要培養,或用時間醞釀;有志者,可以按此方式監督自己。勸素者,什么都不用做,只是當大眾的一個模,這個善的磁場自然會滾動,然后漸漸擴大……

本文轉載自2010-09-05 中國報富生活主題 - 族行慈濟發出召集令

Wednesday 1 September 2010

慈濟宗門的人文精神與思想略說

1

一千多年來,漢傳佛教承襲印度佛教衍生出九個不同的宗派。直到台灣的「慈濟宗」成立為止,漢傳佛教逐漸從心性的昇華與追求,轉向以世俗社會的改造著手,達成自我生命與內在心靈永恆極致的成就與圓滿。

2006年12月,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在花蓮靜思堂面對將近千位慈濟志業體的同仁及幹部,於精進二日共修活動結業典禮中,以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開示「慈濟宗門、靜思法脈」的意涵與其因緣。

「我們的宗旨就是走入人群,去知苦、惜福、造福,這就是靜思法脈,慈濟宗門…作為佛陀的弟子,要能體會佛陀在人間出生、在人間覺悟、傳法於人間,就是要開啟能夠在人間運用、度化世人的人間佛法。既知世間沒有『永住』的事物,也瞭解人生無常之理,知苦就要堪忍,修得忍而無忍的功夫,輕安灑脫,即能脫離『三苦』(註1.)。」(釋德凡,2006) 這一段開示在所有聽者心中彷彿是一道清澈明亮的聲響,這不是意味著佛教多了一個宗門,而是諭示著人類一股新的精神文明將逐漸在世界各地拓展開來。

這新文明為何?和漢傳佛教有何異同?對於當今紛擾之世界,「慈濟宗門、靜思法脈」,能提出何種思想、見解及行動,協助當今社會建構一個新思維和新人文?

從生死之迷惑契入長情大愛
1961年,是二次大戰結束後的十五年,在台中豐原的一位年輕女子,在父親過世之後驀然驚覺生命的無常,她開始更嚴肅地思索著生命的真實意義及最終的境地。那位年輕純真的女子就是今日慈濟基金會的創辦人—證嚴上人。那一年,她深切省思,為什麼人會往生?為什麼我們必須走這一遭?

記得當年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告訴弟子「世人生死事大」,要大家作一偈,以示是否開悟。結果出現一位才剛到禪院,每日劈柴淘米的弟子慧能,作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語,令眾人大驚,弘忍大師只好故作無事狀,用鞋將廊壁上的偈子擦掉並說:「還是未見悟。」然後趁三更半夜將衣缽傳給已經頓悟的慧能大師(禪宗六祖),並要他連夜逃跑,因而開啟了中國禪宗的宗派,以及其後一千多年的興盛。(李中華,2006)

而,偉大的精神領導者,竟皆是從「生死」提問開始,總是不被周圍的人理解及接受,他們都經歷過孤寂的心靈歷程,而這歷程適足以培養其偉大的人格及超越時代的高遠思想。

慧能從「世人生死事大」之大哉問,提出「本來無一物」之覺醒,歷經逃亡的命運十多年,最後才在中國南方安頓下來,然後傳頌心法。觀照證嚴上人也一樣以生死之大事契入生命的無常,將不捨世間離苦的心轉為大愛之情。如他所說:「我也知道親情猶如一場舞臺劇,依業緣而聚。未來,我的人生要把愛放到哪裡?是要愛自己呢?還是愛我的家庭?或是愛我所偏愛的人?用心思考,這些都還不夠寬廣。同樣的一分愛,雖然當時環境不允許,但是我追求佛法的意志非常堅定。」(釋德凡,2000)

對世間無常、究竟空、畢竟空的情感及思惟,轉化為對眾生之長情大愛,堅定了證嚴上人對佛法的追尋。

思惟證嚴上人早年的際遇和對於生命本質的體會與慧能大師強調「本來無一物」之空性,證嚴上人從「無常契入空性」,從「空性契入妙有」,以《無量義經》的入世之法門,開闢慈濟宗門,確立靜思法脈,闡揚人間大愛,這與慧能大師對「本無一物」、「從無所本,立一切法」之空性闡揚互相觀照,又是不同時空各有其濟世度人之法。

真空亦是妙有,無常中正可以表現人性中無不歇止的覺有情。上人早年對生死之思索,成了他教導眾生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透過一切法門,讓眾生瞭解世間的一切,終究無從把握,終究過往煙雲,只有大愛和慧命長存不朽。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及人文,都是為了認識一個永恆的生命之存在;體悟諸法究竟空、畢竟空,但又妙有真實之境界。

這種體悟並不是教導弟子去漠視人間、冷淡對待人生的苦。上人積極地要慈濟人搶救生命,不論是地震、風災、水災或戰禍,慈濟人以無畏施的心情,在搶救生命中,看見生命的無常,終至體會「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的道理;並發願追求一個更為根本和清淨的心靈歸宿。不捨眾生,在搶救眾生之際,能復為說法,使人人最終都成為能樂於幫助人的菩薩。


戰火下醞釀之思惟
證嚴上人生長在一個戰亂的後期,他年輕的時候一樣躲過空襲,他看到有一個人為了躲炮彈,跑進防空洞裏,手裏還拿著一把菜刀,應該是煮飯來不及放下菜刀就跑出來,而且另一隻手臂鮮血直流,原來他只顧著躲炮彈,竟不自覺地讓菜刀把自己手臂砍傷。證嚴上人幼年時小小的心靈看到生命的脆弱及人性互相殘殺的傷痕,不禁自問:為何生命必須殺害生命?為何人與人必須互相壓迫對抗?沒有人可以正確估計這一段臺灣戰亂的歷史對於證嚴上人的意義有多深刻?但是一個和平互愛的社會,應該是他早年的歲月中就已經深切渴望的。我們必須感恩那一段戰爭歲月並不算長,證嚴上人也不須一直躲戰火,這使他的生命能在一個更穩定的環境中,自由開闊地發展其人格及思想。

1960年代的臺灣經濟開始逐漸富裕,證嚴上人的俗家父親生意做得不能不說是很好。將近十家戲院同時經營,證嚴上人小小年紀已經學會事業管理及待人之道。他對俗世的瞭解是在那時候奠定的;對於俗事世界充分瞭解,使他能夠在入世志業中不致過度理想化。而上人離開家庭證應了他對俗世的超越,一如佛陀生長在皇宮,使他歷經人間繁華,但這一切都在更遠大的真理追求中顯得微不足道。

老子曾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2004)這話的正確意義應是說有了功不居功,生成又能不佔有,有了作為才說不憑恃,若無功的人說他不居功,這是不切實際的。能從有而入無,才是真正覺悟的無。

證嚴上人的成長背景與佛陀的人生際遇是有相類似的。我們並不是說一切孕育偉大的土壤都似乎早已預備,但是偉大之所以成其偉大,除了天生內在之力,也自有其造就它、成就它的特殊際遇。

佛陀來人間是一大事因緣—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為何是一大事因緣?因為這因緣必須匯聚各種條件,這些條件是那麼的不可思議,那麼恰如其分地組合在一起,才造就佛陀來一趟人間。對於一個身為證嚴上人的弟子來說,要分析追溯上人到人間的因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分析是何種人間引導一位偉人開創出人世間的新文明,卻是我們必須思惟的事。

慈濟發軔於臺灣的歷史因緣
證嚴上人出生在東方世界的一隅—臺灣,這個小島,歷經西方殖民統治將近四百年之後,對於西方的資本主義及科學主義有相當程度的熟悉和不排拒。而中國之儒家思惟在海洋及政治雙重隔絕的歷史因素下,使得臺灣有儒家之傳統,但一直未讓儒家處於文化的支配性地位。漢傳佛教在中國這一片古老大地經過將近一千七百年的發展,也對臺灣文化及人民之生命觀有相當深遠之影響。

這三股文明匯流在中國邊陲的臺灣,在世世代代的子民為生存奮鬥的過程中逐漸融合演進著;這些文明的土壤正是孕育慈濟在臺灣生長茁壯的結構性力量。而證嚴上人以幾乎是天生具有的大智慧及無比的人格特質,不自覺地、創造性地,將這股薈萃的人文運用融合,並且發揚光大。

正如文藝復興發軔在義大利的小城邦佛羅倫斯,臺灣作為中國古老帝國的延伸,有它自己獨特的歷史命運;這命運使它更早經歷資本主義及科學主義的洗禮。它沒有中國大陸抗拒西方的激烈過程,也沒有發生五四運動中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或全盤西化之間的掙扎矛盾,及其所引起的中國社會巨大撕裂及戰爭。

臺灣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但是不同於儒家在中國大陸是基於支配性的思想地位,臺灣比較沒有儒家在封建社會中,那種以「家天下」的深沉文化結構,因為它多半時間是被西方列國統治。它也沒有直接擁抱西方之社會文明,而是以日本作為橋樑,接受歷經「明治維新」修正的西方社會體制。佛教信仰在這裏逐漸被民間信仰及道教所融合,逐漸失去其獨特性及深厚的思想基礎。

佛教在臺灣有被消融、式微之慮。然而這樣的社會文化氛圍,卻為一個全然的文明思惟之生長,提供豐富且相對自由寬廣的空間。慈濟在臺灣的誕生、發展,無疑是歷史的偶然,也是歷史的必然。

慈濟與儒家之淵源
1966年證嚴上人創立慈濟功德會,以「利他、度己」的理念,強調世人應「無所求的付出」。這和資本主義「先利己、再利他」的觀點是完全不同的。無所求的付出活化了佛教三輪體空的意義,讓佛教走進現代化,並賦予深刻被理解性及實踐力。

證嚴上人帶領會眾走入人群,這和傳統的佛教強調往生西方世界,強調內證自明之直觀宗教有明顯的不同。證嚴上人認為淨土在人間,淨土在當下之一念心。他不只要慈濟人走入人群,更要志工把家庭顧好才能做慈濟,有別於傳統佛教最高修行境界強調之「捨親割愛」。家,是證嚴上人強調之社會重要的核心價值,這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致。上人早年勤讀《法華經》及《無量義經》之同時,也熟讀《四書》,這對他的思想有深遠之作用。

慈濟世界雖重視家庭,證嚴上人總是要志工們先把家照顧好才能做慈濟;而不同於中國封建社會「家天下」常隨著裙帶關係的觀念,只要有人得升進士,就能庇蔭家族,因此中國傳統儒者政治有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譏。然而,一人體悟得道,庇蔭社會得大愛,則是證嚴上人所強調。

上人教導弟子以愛家人之心愛天下人,「拉長情、擴大愛」,這將儒家在歷史上被扭曲的負面發展提供了修正,也將中國傳統社會之裙帶主義做了智慧的提升。在慈濟世界裏,我們都是一家人,但這個家,不是營一己之私的家,而是擴大愛心,去愛更多人、一起去無私奉獻的「大家庭」。

儒家的另一個思惟,是要知識分子或士大夫在一生中達成「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然而,儒家又是不強調輪回及來生的觀念,孔子總說:「未知生,焉知死。」似乎對於儒者而言,人就只有這一輩子;這一輩子總是要做到「三不朽」的任何一項,人生才沒有空過,生命才算有交代。對於現世的關懷及投入,成了儒者最重要的精神依歸。但是如果一個知識分子在僅有的一生最終未能立功、立德或立言,那他的良心及價值體系勢必產生巨大的傷痛。

在古代王朝中,士大夫之抱負、見解及貢獻的欲求,經常轉化為黨爭、政爭,此等因積極入世的趨力所產生人與人激烈爭執的人性劇碼,在歷代王朝中層出不窮。然而這樣的心理壓力,讓儒者充滿了胸懷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勇氣,一方面也給予自己巨大的成就動機之壓力,以致知識分子擠在朝廷裏,一生為君王、為國家奔忙,或挫折、或哀傷、或失勢、或憂鬱,沉沉浮浮的宦海生涯,折磨著每一個士大夫,這多半和淑世的強烈企圖心有關。

慈濟對傳統儒家之省思
與儒家「三不朽」之嚴肅使命相比,佛教有一個觀點說「菩薩遊戲人間」,藉種種身形教化有情眾生,其實,人一生所經歷的一切功名成就,都是假象,都是短暫的,一切只為歷練一個更永恆的生命智慧。一個人不可以不擇手段地立功、立德或立言,因為今生造業,來生還要再報。佛教思想給予個人更高遠、更嚴謹的思惟,也是更為徹底的道德境界。

善與惡,作為與不作為,都會在宇宙因果定律中兌現,都會在心念意識中永駐常存。不管世俗世界對你的作為知不知曉或如何評價,惡業或善業一切都有其因緣果報。我們的心念,生生世世回繞在永恆的意識及慧命中不斷鍛鍊。

體悟這一點,一個人自然能夠以更超越、更自在,或者更悠久的方式為生命努力。並非求功名、求文采、求美名才是不朽;不朽來自內在自性的清淨無染,永恆的追尋和奮鬥,是不離內在自性。不管身處貧窮或富貴,仕途得志或不得志,都只是為歷練心無所執的過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自性原本就圓滿自足,何須外求。這種思惟及境界,讓人們從世俗世界的捆綁中釋放開來,不致被世俗環境無止盡的牽扯,載沉或載浮。這種思惟,為人們指出一條更加寬廣,更加超越的自省之法和究竟覺悟之道。原始佛教大乘之法,並沒有要我們脫離世俗世界,而是證嚴上人所說:「用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情。」這是不執有、不執空,既淑世又超凡的生命境界。

從出世到入世
佛陀在《無量義經》所言:「甚深無上大乘微妙之義,當知汝能多所利益眾生,安樂人天,拔苦眾生。真大慈悲信實不虛,以是因緣,必能疾成無上菩提。」(證嚴法師,2001)無上菩提智慧之道是以利益眾生為要。

證嚴上人早年身處的世界,佛教逐漸被道教及民間信仰混淆,甚至淪為往生者的一套空虛的超度儀式。人往生了就找法師來念個經,一般人竟以為佛教是死後的超生儀式,而非生命的依歸。文人於仕途也深信,進於儒,退於道,止於佛,佛教是一切繁華落盡之後最後的慰藉,是一切生命的熱情消融殆盡之後,僅存的餘溫…

證嚴上人從自行剃度以來,從不趕經懺,他不願意佛教經典淪為腳尾經(人往生了,法師在腳邊誦經之意)。佛教必須更積極入世利益眾生,成了上人重要之生命目標及理念。佛教徒的一生追尋,也不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人說極樂世界在當下,涅槃寂靜不一定在死後,當下一念不生、一念不起,就是涅槃寂靜。

上人將佛教帶回原始精神之入世情懷。只有透過利益眾生,才能證得無上菩提。從另一個方向思考,慈濟人文是復古佛在世時的教義與精神,四大志業更是以創立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背景的方式來教化大眾。

漢傳佛教正經歷文藝復興
正如西方文藝復興的西塞羅所言:「感謝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帶到人間。」文藝復興之前的基督教修道士潛心於修道院中,自修禱告,追尋他們和上帝的合一,對於人間苦難並不特別關注。一直到文藝復興之後,才把宗教之實踐從追尋人與上帝之合一,轉向到對社會疾苦及人群福祉之關懷。

這一點和慈濟之於佛教發展有相同之脈絡。慈濟或許正是漢傳佛教的復興,然而不同於傳統漢傳佛教思想以建廟誦經拜佛為主,證嚴上人著眼於對現實世界苦難之救贖及改革。對慈濟來說,道場不必然存在於廟宇之間,而是深植在人心之中。災難現場是道場,只要勇猛無畏地展現慈悲,當下之心即佛心;煉獄即莊嚴佛國。一如醫院是苦的總匯集,但慈濟人要將醫院轉為天堂,這正是地藏王菩薩所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真實寫照。

慈濟將佛教精神轉化及昇華,賦予現代化的實踐方式及價值。慈濟的環保回收及大體捐贈,把無用之物轉為大用,從這類活動之間,體會生死究竟有何差異?這相印佛教思惟裏所謂「生又何嘗生,死又何曾死」,生死來去之間,只是印證生命之永恆價值在於個人對於慧命之體悟及把握。

從迷信到信仰
證嚴上人一方面努力去除佛弟子在形上思維落入斷滅空的陷阱,將一生的努力沉吟在直觀內證自明的神秘開悟經驗之中;一方面也避免把佛陀當作造物主或主宰神一樣地膜拜。

臺灣佛教徒或許多民間信仰者常常燒香拜佛,以求得平安發財。這種做法是把佛陀當作一位神祇,而不是一位生命的大覺悟者。其實禮敬諸佛是為了清淨自心,將佛陀當作一生修行的典範,所以證嚴上人更希望大家「不要求佛,而是要做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這不僅體現利益眾生的教義,也肯定了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本自具足的自性力。上人期許慈濟人實踐付出利他之心,不要依賴神明神力,不要貪濁欲求,終不得解脫;他鼓勵慈濟人從利他入門,並且從利他中淨化自心。

早期許多喜歡算命的弟子,後來皈依上人,從此不再算命、問命運。上人告誡弟子,人要「運」命,不要被「命運」支配。他說命運是有的,人的一生的確有劇本,但是憑著願力我們可以改變它。這思惟既不是命定論,也不否認命定之存在。「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是上人常常強調的。

一個人學佛之後,並不是從此平安快樂,不會再有無常、不會再有逆境。學佛是要學會用正確的態度,面對生命無常的到來,然後更要融入共善匯聚的眾多因緣中,超越命定之業力,多多造福,積累福德,如此即使有重業也才可能輕受。做慈濟、行善並不是買保險,從此事事順遂,而是要能深刻體會「利他」是證悟菩提必經之道。

許多佛教國度裏充滿了貧窮及不平等。信佛難道不能改變人的處境嗎?證嚴上人不只要弟子行善積德,他更要大家以團體之力行善,創造共善之環境去改變貧窮及不幸。

慈濟人曾經到中國大陸貴州賑災,志工回來告訴上人,貴州太窮了,土地貧瘠、多山多石頭,無法耕作。他們說貴州只能用三句話來形容,「開門見山,出門爬山,吃飯靠山」。貴州的窮是歷史性的,難以改變。但是上人卻說,歷史也是人造的,只要發願,有願就有力,就能改變歷史。慈濟於是在貴州進行遷村,將住在貧瘠山區的農民搬遷,找優質土地,蓋新房,重建他們的生活,改變他們的命運。這是「運」(轉)命,而非「命運」(被命所運轉)又一次真實的實踐和寫照。

上人認為覺悟在當下、行善在當下、淨土在當下,以務實之心,經由實踐改變人為造作所產生之不幸、貧窮或業力,因為一切都是人心之造作。上人不崇尚神通,一切以科學事實做基礎,不管是治病,或人生的規劃、逆境之超越,都是以正向務實之思惟為念,取代中國社會求神問卜,企望出家人展現神通廣大之神秘力量為眾生脫困離苦的想法。

上人啟發弟子「福人居福地,非福地福人居。」這種正向、自信的思惟,鼓勵許多志工放棄迷信風水的習俗;而「逆境增上緣…不求事事順利,只求毅力勇氣、智慧敏睿……精進不懈。」這些都給予那些面臨逆境的人,不經由求神問卜,而是憑著一己之信心及智慧化解橫逆,展現自信豐沛之人生。


慈濟世界的科學精神
務實解決自己及社會的命運,是證嚴上人非常重要的理念。也因為如此,上人對於科學的努力及投入不遺餘力。經由科學的方法改善人的生理及環境之災害,上人創設慈濟醫院及許多分院、成立骨髓幹細胞研究中心、創辦理性研究方法的大學、建立高科技的大愛電視臺。

而在慈善方面,國際賑災的工程研發持續在慈濟世界裏發展。例如支持賑災的臨時帳篷,若遇到炎熱天氣,篷內溫度可能高於篷外十五到二十度左右。當時慈濟在伊朗賑災,就發現帳篷外是三十幾度,但是帳篷內已經五十多度了。因此日後上人特別請志工設計能通風、有雨水回收設備,又能以太陽能發電的簡易屋,並且利用回收紙製作,所以很環保,屋裏和屋外溫差在五度上下,屋底也墊高以解決帳篷容易進水的問題。

在環保方面,慈濟志工在上人啟發下,將每年回收的數億個寶特瓶回收處理,抽成細絲狀,然後製成衣服、毛毯以進行賑災。這些都是證嚴上人對於科技運用及獨特之創發。

科學主義表現在慈濟世界的另一面是不尚神通。佛教過去被詬病是因為強調許多神通,神通並非不存在,但是太強調就會執迷。其實若能以智慧瞭解各種邏輯觀念,並且依正道而行,自然能處處通達。

《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採訪慈濟過程中,得知證嚴上人每天上網看資料,用PDA(掌上型電腦)記事,以網路視訊和海外志工開會,經常收看由衛星聯繫的各地大型活動現場實況,上人對於科學是力行實踐及大量運用,令他們印象深刻。1998年上人創辦大愛電視臺,進一步以現代傳播科技傳達人性之真美善,這也是佛教運用科學利益眾生的一大突破。

科學主義在上人身上的另一個體現和思惟,就是不尚神通。證嚴上人不言神通,即使在他早年於花蓮新城鄉康樂村山下小木屋修行的過程,曾經有小木屋數日放光的奇特事件發生,但上人絕少言及。他曾回答來訪的《亞洲週刊》記者說:「那不是修行的目的。」

上人不尚神通,但並不是說慈濟世界裡否認神通的存在,只不過是不追求神通之境界。

佛教論述裏曾將人類視覺生理分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是什麼意思呢?肉眼人人有之,但肉眼所能見之事物有限,所以肉眼不及天眼。天眼能預見肉眼未能見或常人未覺之事物,天眼能預知某些事物,但不見得透澈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所以天眼不如法眼。法眼是指能洞察一切因緣果報之宇宙萬物內在運行之軌跡,但能夠洞見因果軌跡,卻未必有智慧能去避免或化解無常,因此法眼不如慧眼。慧眼不只洞悉因果規律,還能有智慧知道如何避免問題或化解災厄。(聖嚴法師,1999)但是慧眼仍不如佛眼,為什麼?因為佛眼就是愛,愛才能真正引領眾生解脫知見解脫。

證嚴上人直接教導弟子佛陀愛的智慧,跳過容易使人沉迷的超經驗境界,直接指出究竟終極的覺悟之道,就是佛陀無私的平等大愛。

慈濟思想與西方的自由主義
慈濟以團隊行善,強調團體合心協力之重要性,其本質是植基於東方精神。這給予信奉西方自由主義及個人主義之人們,在面臨價值虛無及空洞之際,產生很大的啟示。慈濟人認為個人其實是在群體中才能得到自由,一如上人所言,「一滴水能夠不乾涸,是因為投入廣大的江河大海。」(證嚴上人,1995)

慈濟人見證群體無私付出之能量,在世界六十五個國家發展慈善及醫療等四大志業,證實群體協力之成果。在群體中,個人之能量,反而因為無私、因為大家的相互成就,而且能力及性格都得到更大之成長及發揮。在慈濟制服背後所彰顯的是一個平等的心,而制服外觀所凸顯的是愛心的符碼,是人性利他的最高榮譽和象徵。

但是文明的許多發展卻把我們推出那個巨大的集體能量。現代文明教導我們—「人」的根本是自己、是自我;但自我竟是孤寂的起點。 《聖經》所言,當亞當夏娃吃了禁果,開始認識自己之後,他們開始分別了你、我,分別自己、他人和自然萬物是不相同的;這種認識竟是自我孤寂的開始,也是原罪的肇因。(Eric Formm,2006)

在歷史的進程中,我們不斷地背道而馳,將自己與一切整體之能量分離。當人類發明文字,就與萬物的實體分離;當我們發展了科學,就脫離了使人們渾然一體的宗教;當我們發展工業,就脫離了家庭;當我們發明了電視,就脫離了學校;當我們擺脫了貧窮,我們也脫離了一切權威所加諸的束縛。

聽過金錢使人自由嗎?金錢畢竟沒有使多少人的內心真正獲得自由。終於,聰明的人類逐漸找到一個屬於個人的獨立的價值觀,獨特的專長和特立的人格。但就在個人化逐漸成形之際,人們卻發現最後他必須孑然一身,面對一個充滿孤獨、茫然又危險不安的世界。

不止於此,在強調個人主義的當代,人們用盡各種方式逃離自我;渴望在無止盡的情欲追逐中,透過彼此身心的水乳交融放棄自我,極欲在酒的迷醉中拋掉自我,沉湎在吸毒的狂亂顛倒中脫離自我,甚或埋首在工作的匆忙中忘記自我。

即使中規中矩的你會說:我沒有藉由這些放縱物來逃避自我。但是當我們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就開始和群體社會相連結;當我們拿起信用卡,因著電視廣告所推介的商品而進行消費時,我們就不再是一個特立的自我及個體。一切都在群體約制中形塑著「我」。沒有人能以一個孤獨的個體存在這個世界。

而弔詭的是,在自由主義的旗幟下,個人一方面以自我之實現及自由作為最終的價值。極力宣稱擁有自我及獨立個體。但是一方面,人們又用盡各種方式在逃避自我和孤離的窘境。而在追逐自我個體發展失敗之後,當代人們嘗試著用一種散亂的、無秩序的、瑣碎的集體氛圍,取代過去秩序井然、價值縝密、群我和諧的團體模式。

在工業革命及理性主義發展之前,人類還是屬於群體社會的,在西方中世紀人士是屬於教會及家庭的。在十八世紀以前的中國,個人很難想像離開宗族的自己到底是誰?即使是李白這種浪蕩不羈的才子也要說「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酒不是一個人獨飲的,是和朋友、詩及大自然相通連的。所以李白最後才會說,「與爾同消萬古愁」,這麼愁,還是和朋友一起消愁,李白再愁也要和朋友一起消愁。因為那時候的人不被視為是「個體」;個體和群體是不可切割的。

舊約聖經》說,「父親吃了酸葡萄,連兒子的牙齒也酸壞了。」父親的行為會連帶影響孩子,換句話說,個體不存在,個人屬於家庭。而在中世紀的西方人很難想像,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以及一個沒有教會的社會將是什麼模樣?且聽猶太教的牧師(Rabbi)是怎麼說:「把鄰居當作自己來愛他們,因為所有的靈魂都是一體的。每一個人都是原初靈魂的一個火花,而且所有的靈魂天生就具足這個靈魂。」

在東方,兩千四百年前印度太子悉達多在菩提樹下修行,有一天他夜睹明星而開悟在繁星點綴的星空中,他澈悟了宇宙的究竟之法。佛陀覺悟到,萬物原本都是一體的,一切都在不可思議的因緣中分離著,同時又契合著。

東西方的古老智慧不斷告訴我們,個體和群體之不可分割及相互依存之道。西方心理學家容格(Carl Gustav Jung)說,每一個人如果要獲得生命的完整,或要取得更巨大的能量,就得讓心識通向集體潛意識。

當一個慈濟的醫師在臺上和志工、護理同仁,甚或病患一起比手語,和著美麗的樂章表演出生命的感動,我們知道他是重回到群體懷裏,那是個體融合進大我之美。

當一群慈濟人在災區或環保場一起虔誠祈禱,我們說他是沉浸在大我的愉悅及虔敬中。

當慈濟人穿著整齊的制服出國賑災、親手膚慰感恩戶,同體對方的悲,理解對方的苦,我們說這是回歸到一個大愛的能量磁場裏,而那個大愛原本就在他的心裏;那是一種無私的給予,一種空,正如每一個珠子裏的那個空,能讓線穿過,能將大家都串在一起,編織成一個「大愛」廣闊的網,環繞宇宙一切有情眾生。

這是上人所創造及允諾的大我群體之美,也是個人通向自由及覺悟自在解脫之道。

西方的自由是來自社會及政治制度之保障,他的自由是外在的。但是佛教的自由卻是「定」,定亦即不被欲望捆綁的自由。佛教之所以強調「定」,而很少用「自由」這個字義,是因為真正的自由是來自內心。只有內心不再被欲望、執著、恐懼及妄想所佔據,人才真正自由,以佛教的言語來說,即是解脫。但是這項自由以慈濟意義來說,是在群體的愛中求得的。愛,是個人自由的核心。無論就環境或個人內心都是如此。

上人強調內心的自在,亦即自由,是因為愛。環境中有愛,個人便會處得很自在;個人心中有愛,他的生命就很自由喜悅。當代佛教思想泰斗印順導師,生命最後的歲月是在慈濟度過。他生病期間住在慈濟醫院,老人家醒來就是微笑,一方面是他的修行功夫到家,內心禪寂;但是另一方面,上人也強調,醫院裏的醫師、護士,其所有慈濟人營造一種愛的環境,讓導師住得很安心。可見上人認為個人獲致自由是環境的營造;內心能夠靜定,環境是一個因素,而且環境中「愛」的塑造,也是不可或缺。

因此,上人並不完全從內心修定作為人唯一達到內心禪寂、常在三昧的唯一途徑,環境的改造及作用仍是必要關鍵。這就是為什麼上人希望弟子能入世利他、無所求地去愛人;不只讓自我心中得到自在,也讓他人得到自在的原因。其「苦既拔已,復為說法」。(證嚴法師,2001)環境與身體的苦先拔除,再給予法髓,使他獲致最終內在本性的定靜及智慧,即是通向內在自由光明的究竟之道。

慈濟理念對資本主義的反思
西方哲人培根(Francis Bacon)從十六世紀當科學主義尚未到來之際,就預言科學世界的無遠弗屆將會根本改變人類。而十七世紀牛頓發現萬有引力至今,三百年來,世界的人口從1680年的四億人,至今到達六十多億。一個多世紀地球人口成長十六倍(Fernand Brandel,1979/施康強譯,1999)。人類在科學昌明之後,所耗費的資源比起之前的人類總消費要多上數億萬倍以上。

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鼓勵消費,人們非常辛苦勤奮功用,從薪資、股票權、金融投資市場努力賺取大筆金錢,然後一轉頭就拚命消費。發展,成為資本社會唯一的價值及信念,但是其最終結局是讓人落入工作消費無止盡迴圈中不得出離。一方面地球能源無止盡地耗損,大自然無止盡地遭破壞,已然成為當今人類繼續生存最大的危機。資本主義以利潤及消費作為基本生命之模式,已面臨嚴峻之挑戰。

2006年12月,世界環境組織在巴黎召開會議,針對全球氣候暖化做出結論,一百多位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地球熱壞是人為因素所導致。人類過度的消費,無止盡地擴大生存面積,所造成對自然之破壞及所製造之大氣層二氧化碳含量,已經使人類之生存面臨重大的危機。格陵蘭北極冰層之快速消失,意味著地球許多的低地將迅速被海水淹沒;美國紐奧良的洪水悲劇只是《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電影中預警的前奏曲。

其實證嚴上人早年在講述《法華經》時就說,天災始於人禍。而當今世界環境保護組織的結論中,證嚴上人的憂心及洞見似乎得到科學的見證及批註。

天災從何而來?從人心之貪、瞋、癡等念頭而來!人心各種毒念自古有之,為何於今尤烈?無疑地,科學的技術提升使人們的欲念更能得到擴大及滿足。藉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得以集體屠殺牛隻;許多豬隻終其一生都被關在一個僅能容身的鐵籠裏,甚至一生都沒有機會站起來過;商人用抗生素刺激雞快速生長,以便早日成為炸雞店裏的美食佳餚…

人類的生存竟是用數以億萬的生命作為代價!但其結果隨著森林消失,各種新興病毒如伊波拉、愛滋病毒等快速進入人群。隨著牛隻數億的成長,使得助長溫室效應的甲烷不斷增加;溫室效應的擴大,也使得氣候逐漸起了激烈的變化,並快速威脅著人類整體的生存。

社會的結構使人心的貪念更加擴大。現代社會的兩大結構「科學主義及資本主義」加速人心的貪念得以滋長蔓生,並且最終威脅到自己的生存。

催生資本主義的大師—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 裏面最早提到追逐自我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係。亞當史密斯認為追求公益其實必須來自私利的極大化,他以一位善於做弓箭之獵人為例,初期這位巧手之獵人做弓箭是為了興趣,他因為善於這項工藝,逐漸被獵人族群欣賞肯定,雖然偶爾他也會做一些弓箭送獵人朋友,獵人朋友為答謝他也會回贈一些肉品。漸漸地,這一位善於工匠的獵人,發覺他製作弓箭所得到的肉品比自己打獵要來得多且容易。於是他就專心地變成弓箭製造的工匠,亞當史密斯說,社會的分工就從此開始。(Smith A.,1789/謝宗林、李華夏譯,2000))

亞當史密斯作為資本主義的理論先驅,他的理論諭示著資本主義的「分工」,意味著每一個人各盡所能,終究會得到自己及社會整體最大的利益;追求自己利益之完成,同時也會利益人群。這是影響資本主義結構極深的《國富論》一書中最基本的看法,亦即公眾利益是來自私利的極大化;私利的明智運用不但造福自己,也同時利益眾人。其實資本主義的環境底下,私利極大化的發展並不必然造成公共利益的產生。

兩百年來,資本主義標榜的私利極大化所造成的結果,不只是公共利益未如亞當史密斯所預言的出現,反而造成世界貧富極度懸殊,生態環境前所未有之破壞。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有二十億人口活在貧窮邊緣,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資產掌握在百分之二的人手中(Jeffery D. Sachs,2005)。每四秒鐘就有一位孩童因為飢餓而死亡。我們身處之世界比起亞當史密斯的十八世紀之社會更不公平,財富也更不平均。

資本主義社會受到達爾文主義之影響,物競天擇、鼓勵競爭。認為競爭是創造好產品及最有利於消費者的制度,在資本主義橫掃千軍之際,我們一方面要拚命工作,一方面拚命消費。如此迴圈周折、耗盡心力。我們信奉的科學,引導人們放棄宗教之禁錮,相信自己、信仰崇拜自己。實現自我,成了當今人們唯一的信條。

一如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為自我追尋提出最有利的論證,他認為人必須先追尋生理安全感、心理需求、愛的需求、自我實現,最後才能完成社會實現。實現利他之行動,永遠擺在自利之後。自我像是今天的廣告明星看板,被高高巨大地舉起,其影響力高過上帝,高過其他任何形式的宗教信條及信仰。(Maslow A.,1943)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種光怪陸離之追尋及欲求滿足不斷衍生,人們將辛苦賺來的錢,在資本商業市場廣告的牽引下,盡情消費,滿足自我,不但造成社會貧富巨大差距及大自然萬劫不復的耗損,也造成自我在物化之後極度的空虛。憂鬱、自殺、集體墮落,在資本主義專業人士身上不斷擴大習染著。那是一場無聲無息的毀滅和疾病,它以自我滿足為目標,實則扼殺自我的真實需求和本來清淨之面貌。

在後資本主義時代及科學主義過度發展之後,人們開始反思這兩大現代人的神祉之荒謬及錯誤。許多人提出見解,但是未必能對於資本主義之持續擴張及科學主義之無窮魅力,有任何之修正或找出可能的出路。

有別於資本主義強調自我欲求之擴張及滿足,也不同於自由主義強調個人之權利意識,必須得到最大的保障及伸張,慈濟的思惟強調自我真正的目標是內心的清淨,而這清淨是源於愛及戒律。欲望的擴張讓人永遠被欲求及貪念捆綁,不得出離。

真正的佛陀精神其實是要先淨化個人的內心,佛陀教導每個人真正不被情境所轉、不被欲求所困,這種絕對的心定,來自「戒」。所以「定」比自由更寬廣,也更根本。這個理念在慈濟世界是從無所求的付出鍛鍊起,進一步在群體中磨練自己的缺點,正因群體個人都參差不齊,所以可以將一個頑石磨成鑽石。而在愛之中,個人才得到解脫及自在。

沒有愛的社會或組織,對於個人就是捆綁,儘管現代自由主義精神宣導政治自由,經由法律途徑保障個人權利,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組織中,在職場裏,我們無可迴避地全部捲入了「人我衝突及組織利益至上」的框架之中不得出離。在商業資本主義的社會中,誰真正自由?誰真正尋得自我的終極價值?誰不被競爭壓得喘不過氣來,最後以物質消費作為補償的代價,其結果很像是追逐著自己尾巴的老鼠,永世脫離不了苦欲輪回的命運。

自我,不是來自個人對於社會約制的擺脫,而是個人掌握自己心志的能力;價值,不是來自擁有多少金錢及地位,而是個人之付出和愛的能力。耶穌在受難的那一刻自不自由?他的肉體被釘困,但靈魂卻不被禁錮!自由的寬度取決於愛的深度。

證嚴上人一生絕少個人的休閒活動,他也沒有出國旅閱古跡勝景、親歷名山古剎。他的作息時時刻刻都是在為人群社會付出,他不自由嗎?他常說在慈濟人身上,看到最美好的心靈風光。上人的一生不為自已累積財富,只求眾生能得安樂,他的生命不正是因此而獲致永恆之價值嗎!

社會上常常報導三十歲就累積上億資產的傳奇故事,但是許多慈濟志工年紀輕輕就開始為社會付出愛心,到現在已經白髮蒼蒼,仍心心念著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他們的故事會更不值得肯定嗎?

物質化個人,是資本主義對於個人生命價值最大的斲傷,到頭來人變成是集體資本製造機器的一個環節罷了。連個人的休閒方式都被資本化、市場化,亦是集體化。個人在資本市場的機制中反而不見了、消融了。一切都換算成資本市場的一個數字或一個對價的工具。

如何把個人從這種不是以愛為導向的機制中脫離出來?如何把個人從物化的價值模式中甦醒過來,是佛教及慈濟世界給予今日世界最重要的一項思惟。這正是證嚴上人希望「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的精神意義。在職場,或任何場域,人與人都能以互愛為信念,深信「道德是要求自己,不是用來要求別人。」凡事以身作則,別人有錯,我們更要率先做好。這樣的思惟營造的場域,是個人得以獲得真正自由及尊嚴的路徑。

不管處在何種時代,個人不離社會,社會不離個人。而組織中如果有愛,個人才真正受到尊重,個人才得以真正自由。人在生命中如果能夠去付出愛、無所求的愛,生命才不至於在物化中扭曲,才真正尋得生命終極永恆的價值。

這是證嚴上人教導弟子擺脫資本市場制約的兩大法寶。

所以志工放下手邊工作,到災區、到醫院、到一切貧苦病苦之地,守護生命、守護愛,這是愛一切眾生。而不論人的生命、大自然的高山大海、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乃至一張紙、一個空罐子,都是有情眾生,都要我們去珍惜去愛護,這是上人給予慈濟志工的教導。

愛護生命、珍惜物命,十多萬位慈濟環保志工每天默默地在為大地付出,守護地球資源。他們做到珍惜物命的理想,不只要愛一切眾生,還要讓一切眾生都能愛人。這些人的生命價值都不是在資本累積及消費中尋得,不是在消耗地球資源中滿足自我,而是經由愛及利他的奉獻中獲得。

在世人汲汲營營於利益追逐、自我欲望滿足之際,世界貧富差距,人心衝突紛亂,而地球資源也加速面臨浩劫。人們是否繼續延續這樣追逐的道路,或是我們應該將已經歷時三個世紀的人類之追求,做透澈的覺醒和改變。

證嚴上人之思想及慈濟人實踐,或可提供現代人一個精神靈魂之出路,那就是愛和節制,或者以上人的話說,是「愛和戒」、克己而復禮。

慈濟思惟對科層化制度之反省
許多進了慈濟的人都感受到這裏的平等及多元的創發性。何謂多元創發性,亦即一件事情的提議和發想,絕不是某一個專屬單位負全責,而是許多不同的人。不論是慈濟志業體同仁、志工或其他社會人士,都可能發想提議做一件新的嘗試,而經由共同討論獲得共識後,著手進行並圓滿成功。這是多元創發的力量,與科層化組織、權責分明或壁壘分明有相當程度的不同。

從事人文工作的也可以做慈善工作,如大愛台於2006年提出送鉛筆到中國貴州的計畫,就十分成功;做醫療的醫生也可以投入慈善工作參加義診,或到貧戶家中打掃關懷等。醫生也參與人文工作,如擔任電視主持及積極寫書出版等。個人不被科層化局限及界定成為社會學家馬庫色(Herbert Marcuse)所說的,個人在資本社會中,成為單面向的人。(Marcuse H.,1968/李亦華譯,1989)

慈濟四大志業一體,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之主管,每週固定在一起開志業策進會,彼此分享瞭解各個志業之脈動及發展,不只聆聽,還提出建言,或積極參與某些計畫。這是佛法無分別心之體現。佛弟子本應「總持一切法,行一切善…能斷勿疑,說法無畏,善能問答,說法無畏。」君子不器,更能包容每一個人的天分及創造力。
現代人無不被科層化之組織及專業主義之思想所約制,一生只做一件事,只瞭解某些特定的知識,只和特定的人交往,只對某些議題有興趣,對於其他廣泛的生命經驗一概關閉。在上人看來,這不是一個人的生命應有的發展;上人期許慈濟人都能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立體琉璃同心圓之圓形組織概說
有別於科層化的階級概念,慈濟組織中力行實踐人人平等的價值觀;慈濟世界人與人之間,沒有絕對的誰管理誰,而是人人以戒為制度,主動遵守規則,凡事溝通商量,取得共識,做事分工,並無明顯階級觀。不管來的是一位大企業家、老師、計程車司機,或是賣小吃的小生意人,來到慈濟做志工都是一視同仁。穿上慈濟制服,沒階級高低的分別,甫加入的大老闆或許要聽取一位做木工的資深志工之意見,以便有效地搭建好大愛屋。

今年七十歲的杜俊元先生是臺灣科技界傑出的知名企業家,他也同時擔任無給薪的大愛電視臺的董事長,可是他在高雄的社區裏跟所有的慈誠志工一樣,也發心幫忙鄰居掃街,而且必須值慈誠隊勤務指揮交通。

慈濟的志工組織力行上人於2005年提倡的四合一精神,分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等四個圓圈組織。一個大都會設有一合心組,合心,是由資深並有德行之志工組成,負責精神傳承及社區重大工作之方向與定位。和氣組,是以區為單位,負責企劃協調工作之推動;互愛組則由幾個里的志工組成,負責工作之分配及執行;協力組是以里為單位,承擔社區工作之落實及完成。

四合一,無大小、無科層,因為最資深的合心,回到自己的鄰里和社區,一樣要聽協力組之指揮調度,出勤務、協助活動推展等。如慈濟榮董杜俊元,是高雄市的合心組,但是他一樣接受協力幹部的調度,幫忙掃地、協助指揮交通等等。這不同於當今金字塔型科層化的組織(清楚界定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關係)。

上人對組織的理念是希望把階級形態打破,建立一種上即下,下亦為上的立體琉璃同心圓之圓形組織。這種圓形組織的建立,仍需要人人謹守本分、彼此互愛、勤於溝通、善於協力,才能有效和諧達成任務。(潘煊,2004)

祥和社會之道-平等愛
佛陀曾說,五濁惡世有「劫濁、眾生濁、見濁、命濁、煩惱濁」。各種「濁」似乎在當今社會一一出現。人口激增所帶來的壓力,是「眾生濁」;許多牲畜一年數十億計的遭殺害,戰爭奪走多少人命,流行病讓家庭失去多少親人,這是命濁;科學專業越發達,人與人的意見越形分歧,乃至宗教間分裂越來越大,這是「見濁」;資本物質越發達,心靈越空虛,自殺憂鬱症逐漸成為社會頭號的殺手,這是「煩惱濁」。而這一切現象就是人類導致「劫濁」的宿命嗎?

證嚴上人說:「來不及!」正是因應「劫濁」的各種亂象,期待大家為災難世間多精進付出所產生的急迫感。他呼籲「心寬念純、美善人生」。人因為執著而苦惱、因貪婪而殺戮、因缺愛而煩惱,這一切都必須重回到如何保有一顆單純的心靈,及尋獲純淨的人與人之關係。

上人主張在一切情境下皆不對立,這是平等愛的一個關鍵意涵。身處劫濁之各種對立衝突,堅守用愛回應仇恨,是解決今日混亂世局的關鍵。

1998年,上人在印尼排華暴動之際,希望印尼慈濟人不要逃離,要用愛繼續回饋。2002年,雅加達發生水患,市區最髒亂的河流、又稱為黑色心臟的紅溪河災情慘重。居民原本沿河築屋,與垃圾為伍,慈濟印尼志工在上人的指示下,五管齊下—抽水、清垃圾、消毒、義診、蓋大愛屋。

一年後紅溪河亮麗起來,居民搬進大愛屋,幾世代的夢想竟這樣奇蹟式地實現,從此,印尼人開始對華人改觀。總統梅嘉瓦蒂親自到大愛村參觀,他留下深刻感動的記憶。印華對立氣氛逐漸消融,被禁止了三十多年學習華語的政策,竟然解凍了!華人也在印尼找到真正的尊嚴及地位。這種價值及尊嚴不是以金錢換取,而是用愛回應仇恨的甘美果實。

在宗教對立衝突的今日,印尼回教習經院在接受印尼慈濟志工幫助之後,他們開始學習靜思精舍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開始研讀證嚴上人的《靜思語》。習經院每一間教室高掛證嚴上人的法照,回教學生兩千名開始穿上慈濟背心當志工。

而當慈濟在海嘯災區亞齊幫回教徒蓋清真寺時,一種化解人心對立的新文明已然產生。那即是宗教之真義,不僅是對於正確教義之堅持,而是能彼此同理和關愛。在這裏,覺悟的情感超越思想的執著,將不同的人們緊緊地連結在一起。

所以,「見濁」之化解來自情感、來自愛,而非思惟的論證。

慈濟宗門不是開宗立派,而是人類精神文明一個新的展現及體驗;是東西方文明經過幾百年衝突交融之後,一種全新的價值再造;在集體及個人、自利及利他、對立與共融之間,得出一個嶄新的見解及實踐方式。

經由利他,人才真正利己;經由群體,個人重獲寬闊的自由;經由尊重,人與人得以同理和諧;經由感恩,人將確認自我之價值,並達到社會平等公義。

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這些價值,個人都必須經由實踐而獲得,經由堅持不懈而得救。

註釋與參考文獻
註釋:

註1. 所謂「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上人解 
說,人們以「有漏五陰之身」,不斷帶著煩惱的業力來人間,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又稱五蘊,時時與外境反應,稍不適意,就受煩惱逼迫,為了自身之苦而苦,稱為「苦苦」。

人間本來是苦,知苦諦才能體真理。有福之人一生鮮遇逆境,一路安然成長,生活順意,然而有朝一日「樂相壞時,苦相即至」,無常瞬至,福享盡了,苦相就會現前。上人說,世間有形之物,都會不斷地遷變,依循成、住、壞、空,老成凋謝,絕對無法永遠停駐留存,人的身體也有生、老、病、死的現相,故言「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常不安穩」,這就是「行苦」;遷變至終,亦難逃「壞苦」。

參考文獻:

  1. 太虛大師(1987)。《法華經教釋》。高雄:佛光文化。
  2. 老子(2004)。《老子》。發達網。
  3. 李亦華譯(1989)。《單面向的人》。廣州:南方出版社。(原書Marcuse H.〔1968〕.One-Dimensional Man.US:Beacon Press.)
  4. 施康強譯(1999)。《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台北:貓頭鷹出版社。(原書Braudel F.〔1979〕.Civilisation materielle,economie et capitalisme. PARIS:Armand Colin)。
  5. 李中華(2006)。《新譯六祖壇經》。台北:三民。
  6. 聖經 。台北:聖經公會。
  7. 董樂山譯(2000)。《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台北:究竟出版社。(原書Bullock A.〔1985〕The Humanist Tradition in the West .Canada:NORTON.)
  8. 聖嚴法師(1999)。《金剛經》。台北:法鼓。
  9. 劉嵩(製作人、導演)(2005)。台灣人物誌:證嚴法師【影片】。(Discovery Channel: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319號12樓)。
  10. 潘煊(2004)。《證嚴法師: 琉璃同心圓》。台北:天下文化。
  11. 謝宗林、李華夏譯(2000)。《國富論》。台北:先覺出版社。(原書Smith A.〔1789〕.The Wealth of Nations. Franklin:Franklin Library.)
  12. 證嚴法師(2001)。《無量義經》。台北:慈濟文化。
  13. 證嚴上人(1995)。 <尊重生命價值,掘出愛心湧泉>,《慈濟月刊》,477。
  14. 釋證嚴(2000)。《 靜思語》。台北:靜思文化。
  15. 釋德凡(編撰)(2006)。《 證嚴上人納履足跡二○○六年冬之卷》。台北:靜思文化。
  16. 釋德凡(編撰)(2000)。《證嚴上人納履足跡二○○○年》。台北:靜思文化。
  17. Formm E.(2006). The Art of Loving.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18. Maslow A.(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50,370-396.
  19. Sachs J.(2005). The End of Poverty.England: Penguin Books Ltd.


本文轉載自慈濟大愛網慈濟宗門的人文精神與思想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