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法譬如水.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法譬如水.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28 December 2011

《慈濟新聞深度報導》2011全球慈青日圓緣 新生代菩提林立

 

Thursday, 13 October 2011

懺悔重獲踏實心 吳福生演人生劇

JY_KL20111008_023a_wzk 
吳福生(右二)在“慈青十五週年晚會”參與演繹《水懺》之〈懺悔煩惱障〉。他說自己就像在經文裡所說的‘意望深無底’,想要賺更多錢,這彷彿在演回自己的人生。【攝影:萬志坤】

週六,2011年 10月 08日 【劉秋玲/雪隆八打靈報導】

脫離慈濟多年的畢業慈青吳福生,多年來一直在外追求名利,因“慈青十五週年晚會”演繹《水懺》之〈懺悔煩惱障〉章節,彷彿在演回自己的人生。他期許自己重返慈濟大家庭,不再離隊。


“近幾個月來忙著彩排,感覺上好像回到以前慈青年代參與活動的忙碌。曾經一段時間迷失在社會的功利主義中,這次因演繹經藏的因緣回來,對‘慈悲三昧水懺’體會很多,未來一定不會再脫隊。”

年過三十的吳福生是博特拉大學第四屆畢業慈青,早期活躍於慈濟多項大小活動,是積極的慈青帶動人;可是就在畢業後的第二、三年開始打拼自己的事業而與慈濟漸行漸遠。這一次,除了感恩畢業慈青夥伴的邀約,他也給自己一個重返慈濟的機會。在演繹《水懺》之〈懺悔煩惱障〉章節,彷彿在演回自己的人生。

◎ 心如止水 看見內心的清澈

“當心如止水,就看得清澈,越看得到底,那就可以看得到未來的路要怎麼走。心若不清淨,就像一湖混濁的水,你越去攪它,它就越不清。”從歷經繁華如幻影的世界到如今對金錢物質的淡然,吳福生的心靈重獲從未有過的踏實。

吳福生正聚精會神地看著影片畫面,不斷地揣摩演繹的動作,想讓自己演得更真切。過程中也製造不少笑料,讓全場人的練習輕鬆愉快,很快地就和一起參加演繹的畢業慈青們打成一片。一臉笑意的福生,身著淡色的大愛感恩科技襯衫,幽默鬼馬的他看不出曾是與金錢打滾的生意人。

“畢業初期一兩年,我都還活躍於慈濟活動,後來工作越來越繁重而慢慢減少參與, 我就像在‘意望深無底’裡所飾演的男主角一樣,要想賺更多錢。其實忙是一個藉口,當年剛出來工作兩三年後,月薪已上萬令吉。”

“不過心沒有照顧好,就算賺了很多總覺得不夠用,縱使曉得自己賺的錢比起其他同年畢業生來得還要多;後來轉行踏入傳銷界,越做越不錯,一個月起碼有兩、三萬令吉的收入。” 財欲物慾猶如裹上華麗的糖衣,令人忍不住越陷越深,這是福生過去幾年來追求金錢物質的真實生活寫照。

不良的習性如影隨形,福生創業路上一帆風順,可說是達到了人生事業的巔峰,讓初嚐甜頭的他,虛榮心不斷膨脹。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非名牌不買,買了跑車、品牌皮包,就連西裝上的一粒鈕扣也價值不菲。

然而,美好的總是如夢幻泡影,錢賺得快,花得也快。去年,因在傳銷組織裡面發生一些問題而慢慢放下傳銷事業,才意識到這行業並不是想象中那麽完美。吳福生經由慈悲三昧水懺的演繹,懺悔過去的矇昧無明。但,何人無罪?何人無愆?

◎ 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幸運的是,吳福生巧遇學佛貴人,即是現在的生意合夥夥伴,讓他在這一年裡放下及看淡許多。“人啊,若執著於追求物質,那你反而得不到,求不得苦,很多時候自然的隨著因緣,因緣自然形成。”這是福生過去一年裡的體會,當他與昔日的畢業慈青夥伴郭思慧分享其人生觀與金錢觀,對方引用印順導師的開示,形容他的人生,就好像一片在風中飄落的葉子,風吹到哪裡,他就在哪裡安頓。

雖然遇過不順心的事,但吳福生仍心存感恩地笑言:“如果沒有經歷過這個考驗,我自己或許還不能徹悟。” 一場水懺演繹,是心靈的淨化與沉澱,人人透過大懺悔,轉迷成智。

參與演繹入經藏的第一天,福生毅然棄葷茹素。一個多月來,體重降了四公斤,福生開心地感覺身體上的變化,頭腦變得比較敏捷。

“現在對生活的一些事情,我會更照顧自己的心;以前總會隨心所欲,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可是做了就會懺悔,心想當下的我為什麼是這樣子的?” 入經藏後,福生仔細地去讀水懺的每一句歌詞,每天反觀自省,起心動念時也會提醒自己不要造業,在工作的時候注意聲色柔和,要在發脾氣之前與自己的心來一個心靈對話。

如今宛如新生的吳福生,重新展開人生新的一頁,除了事業以外,並期許自己回歸平靜且真實的生活,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

JY_KL20111008_027a_ot   JY_KL20111007_14a_hwy
吳福生(前左二)是博特拉大學第四屆畢業慈青,早期活躍於慈濟多項大小活動,是積極的帶動人。【照片:慈濟雪隆分會提供】
 
不論是《水懺》演繹的彩排或是手語練習,幽默的福生總會製造歡樂的氣氛,讓全場人練習地輕鬆愉快,他很容易就和大家打成一片。【攝影:何溫儀】
 
 
JY_KL20111007_03a_lql
JY_KL20110904_01_ot
不管工作多忙,他對自己的承諾是,一定要出席每一次的《水懺》彩排和手語練習,他很珍惜每一次與大家同在的時間。【攝影:劉秋玲】
以前,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非名牌不買。圖為福生的敞篷名車,如今已被變賣。【照片:吳福生提供】
     

文章轉載自:慈濟大藏經 - 懺悔重獲踏實心 吳福生演人生劇

 

Thursday, 8 September 2011

慈青幹部研習營 歡喜學做好青年

JY_ML20110831_03_hwy 
學長們帶動營隊主題曲《我的名字叫勇敢》的手語團康,透過這次的幹訓營種種課程,慈青學習如何勇敢的承擔。【攝影:何溫儀】

週一,2011年 8月 29日 【郭美玲、葉俊強/馬六甲報導】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適逢公共假期,雪隆慈青慈懿學長會假馬六甲慈濟園區舉辦第十二屆慈青幹部研習營。馬新兩國的慈青同學都趁此機會來精進,學習歡喜提起承擔與使命。


“……我的淚,揮著汗水隨風乾……”隨著營隊主題曲《我的名字叫勇敢》及學長們手語團康帶動下,二O一一年第十二屆慈青幹部研習營於馬六甲慈濟園區掀開了序幕。為了引導慈青幹部歡喜提起散播清流的承擔與使命,學長們用心地為幹部們安排了各項不同的課程。

◎ 知福 惜福 再造福

“這些食物是我用錢買的,我吃不完,丟掉有什麼關係?”這是吳宜均之前的觀念。

雖然多次觀賞《郝曼家的晚餐~垃圾山下的拾荒人生》,每次都會有很深的感觸。現在,她要學習實踐去愛惜食物,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新加坡畢業慈青楊冠雄,自二OO七年海外慈青營隊後就一直是工作人員,此次當起學員,找回當初參與慈濟的那一分感動與初發心。

“我非常不解為什麼人總愛浪費食物。”因此,冠雄認為自己有責任要去教育身邊的朋友,把不對的心念糾正過來。

◎ 語言不是障礙

印裔迪尼斯是這次營隊唯一的友族同胞。他與單親媽媽是慈濟的照顧戶,因此自小他便有要助人的的善心。就讀林國榮創意科技大學的他,因同班同學的邀約參與雪隆慈青於二O一O年七月初發起“百蔬V族”活動,也從今年三月二十六日的“百蔬V族”一日營開始,他確定了慈濟就是他要參與的團體。從慈濟活動與吃素,他心生感恩力求上進,明白到還有許多人是在困境中求生的,這更堅定了他要走的慈濟路。

“從前,我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做事往往都是我對人錯。吃素後,我覺得我減少發脾氣了。”現在,迪尼斯要全面地認識慈濟及證嚴上人的教育。他認為語言不是在慈濟路上的障礙,上人的大愛能感化更多人。

◎ 深入經藏 懺悔己錯

“大時代需明大是非,大劫難需養大慈悲,大無明需要大智慧,大動亂需要大懺悔。”證嚴上人一直對大家說來不及,來不及!因此,年輕的一代需深入經藏積極推動慈悲三昧水懺,使智慧增長,虔誠大懺悔。

營隊中以《慈悲三昧水懺》分站遊戲,帶出人的慾望深無底、造口業、因緣果報及殺業所帶來的惡性循環。

王俊錡懺悔:“我最常犯的錯誤是口業,常常會在無意之間脫口而出,造成他人的誤會。”為了配合同學的飲食習慣,常常要在素食與肉食之間做選擇。不過,他會鼓勵同學多蔬食,不要為了口欲而殺害生命。

林添靖在二OO八年曾遇車禍,腳受傷且留下不可磨滅的疤痕。但他相信因緣果報,坦然接受承受一切。

◎ 大專經營妙法

做慈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慈濟送給慈青最好的禮物是生命的昇華,從活動中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品格,修習氣。

王巧梅學姊分享慈青幹部要如何走入大專,了解大專,並找對的方法解決問題,妥善經營慈青這一塊福田。

修讀護專科的李幸儀真誠地講述過去的自己:“我是一個好勝的人,什麼都要贏。不管是在學業還是家裡,我都要做到最好!可是,我贏了全部卻輸了朋友。當我需要幫助時,發覺一個朋友都沒有,這一切有什麼意義!我要做個好人,把不好的習氣都改過,因為我要把慈濟帶給別人”

“我是一個失敗的聯絡人,大專裡只剩唯一的慈青。”因為自己的“大小姐”脾氣及習性,李慧雯自稱無法好好陪伴人。她發願精進更用心,跟緊證嚴上人的腳步,把同學們都帶進慈濟這個大家庭。

◎ 勇敢為自己築夢

畢業後的青年站在人生十字路,不知如何選擇。未來看似遙遠,卻掌握在自己手中。張傳溢學長分享他如何勇敢地為自己築夢,並規劃有慈濟的未來。

“做慈濟,最踏實?可是我沒有時間啊!工作都忙得不可開交,哪來的時間做慈濟?”這是畢業後的慈青會說的。傳溢學長說,時間肯定是不夠用,但,在慈濟學習用智慧安排時間,讓自己增長智慧,豐富人生。

事業上發揮的不只有知識,而是個人的態度與修養。我們要檢視自己的錯,才能走得更踏實。傳溢學長以個人經歷分享:“事業不需越做越大,穩定就好。”這樣人生才不會於名與財利之間打滾。

◎ 我的未來有慈濟

“當初進來慈濟只想辦活動,沒想過一顆種子的成長是能帶動到一個大專的。從前,我活得沒有目標與方向,覺得讀書只為了父母;今後,我要規劃有慈濟的未來。我今天成長了!”馬六甲科技大學趙彩雯要為自己寫下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即將升學到印尼修讀醫科的李淑倩說:“我曾離開慈濟去參加其他團體。那一段沒有慈濟的日子,我的人生就好像迷失了方向。我想找回自己助人的善念,以及那顆初發心。選擇去印尼讀醫科是因為那裡有慈濟,我覺得慈濟已經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一角。”

來自新加坡的陳雪瑩即將畢業,她從課程分享中學到見苦知福,覺得馬來西亞的慈青能夠接觸慈善,走入人間去做訪視,了解到人間還有苦難的眾生。因此,她期許自己更精進,接引更多人進來慈濟大家庭,走在慈濟路上不偏離。

“我不是最優秀的慈青,但要做最有毅力的慈青!我非常肯定慈濟是我人生走到最後也不會缺少的,因為我不要為感動而留下,要為使命而留下。”沙巴大學畢業慈青感概的娓娓道來。

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勸勉慈青幹部們“Don’t work harder, work smarter”,障礙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自造的。不要怪命不好,是習慣不好,它可是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圓緣時刻,雪隆分會執行長簡慈露叮嚀大家要把每一次的參與都當成一分好因緣,這樣才能有收穫與成長。

圓緣並不代表營隊的結束,而是慈青承擔與使命的開始……

JY_ML20110831_06_hwy   JY_ML20110830_01_pyz
雪隆慈青慈懿學長會假馬六甲慈濟園區舉辦第十二屆慈青幹部研習營。馬新兩國的慈青同學都趁此機會來精進,學習歡喜提起承擔與使命。【攝影:何溫儀】
 
做慈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慈濟送給慈青最好的禮物是生命的昇華,從活動中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品格、修習氣
 
 
JY_ML20110831_02_hwy
JY_ML20110829_01_hwy
圓緣時刻,雪隆分會執行長簡慈露為新幹部戴上慈青證,並祝福他們能勇敢及用心地承擔慈青會務。【攝影:何溫儀】
新加坡畢業慈青楊冠雄(中),自二OO七年海外慈青營隊後就一直是工作人員,此次當起學員,找回當初參與慈濟的那一分感動與初發心。【攝影:何溫儀】
     
JY_ML20110829_02_szh   JY_ML20110831_07_hwy
迪尼斯認為語言不是在慈濟路上的障礙,證嚴上人的大愛能感化更多的人。圖為他戴上翻譯機專心聽課。【攝影:蘇稙涵】
 
新加坡的陳雪瑩從課程中學習到的見苦知福,也期許自己能走在慈濟路上不偏離。【攝影:何溫儀】

文章轉載自:慈濟大藏經 - 慈青幹部研習營 歡喜學做好青年

Thursday, 4 August 2011

「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的LIVE播出時段(官方版時間)-補充

諸位菩薩:

21
大愛電視台,八月的每個星期天下午都有「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的L​IVE播出 ,日 期及時間如下:

8/07 13:30-16:00 高雄場
8/14 13:35-16:30 台北場
8/21 13:35-16:30 台中場
8/28 13:35-16:30 彰化場

無論是,海外菩薩遠在他方,心無量而空間難跳脫;或是國內因正式​演繹現場空間有限,未必人人均能入場。

誠邀,能藉此機會廣邀會眾齊聚於慈濟社區道場共修,懺悔洗心,為​人間祈祥
和,為天下祝太平。

網路直播部分,確定場次時間再通告諸位菩薩!

梅花颱風結構完整,直逼台灣而來,誠邀菩薩同心虔誠,期望梅花遠​離,不造成風雨影響;讓慈濟面對全世界的每一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順利圓滿。

總志業中心 宗教處海外會務室 敬啟

補充:大愛台網站及中華電信MOD、中華電信hichannel播出時間
除高雄場下午為13:30外,台北、台中、彰化下午場都是14:00開演,
大愛台在這開演前會安排花絮或是幕後分享。

pic27753

pic10383



Monday, 18 April 2011

為什麼慈濟45周年要舉辦水懺大法會

大愛網路電台愛灑人間節目文字稿

大愛網路電台:http://radio.newdaai.tv/aod/index_in.php
聲音下載檔:為什麼慈濟45周年要舉辦水懺大法會

請您趕快上網 ~大愛網路電台radio.newdaai.tv 下載檔案。
以下為2/19節目內容文字稿,感恩有心人造福大眾。

2011/2/19 愛灑人間節目 主持人慈韻:
幾次的水懺大法會說明會您可能沒空參加,又可能對這次的一大盛事不太了解,好像知道又好像沒那麼清楚,如果有人問你一些問題,你也無法講得明白,慈悅師姊講給我們聽,慈韻師姊幫大家整理出重點,讓我們了解為什麼慈濟45周年要舉辦水懺大法會,應該用什麼心態來看待,身為慈濟人,對身邊廣大群眾如何邀約大家一起來,讓整個台灣在2011年都能風調雨順,種善因得善果,讓這個良善美好的法音淨虛空遍法界,這都需要大家一起來護法。

慈悅師姊:
為什麼在45週年慶的今天,上人要辦這一場弘法護法的大法會,他的意義到底在那裡,很簡單,三十三年前上人因為看到一個生病的人,這麼一個個案,上人不捨,為何生命得到這麼不尊重,所以有了蓋醫院的念頭,蓋醫院是要照顧每一個人的性命。

四十五年後的今天,上人要顧大家的慧命。四十五年後的今天,上人發現整個社會迷迷茫茫的,顧名思義的迷。事實上今天如果沒有大愛台,四大志業全世界看不到,佛法在全世界知道的人這麼少。所以一定要有大愛台把四大志業所做的典範,所有感人的可憐的,我們做了什麼一定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本來它就是一個為護法募款的活動。

既然要弘法,每個人募款來弘法來護法。慈濟人這麼多人,要人人護法心切,弘法心切,所以布施了,要你先來入法,「喔!原來法這麼好,我一家要傾全力把佛陀的教法弘揚給全世界,要弘揚給全世界沒有透過高畫質的HD,沒有透過十二顆衛星,沒有透過這麼多的配備,怎麼弘揚出去?所以上人要募款。」

上人那天才講:「我不輕易開口募款,可是這一次因為社會亂了,人心亂了,法譬如水水懺有上中下篇,你們回去翻下冊的最後幾頁,現在的社會大亂,唯有大家來大懺悔,才有可能挽救這個社會。」所以上人要人人入法入經藏。

前天上人跟四大志業主管說,如果每一場二千個人入經藏,台北一萬二千人入經藏,上人覺得不夠,上人覺得不管是在台上護法的、或是慈誠委員沒有時間來集訓入法的,在社區一樣要入經藏,一樣要共修。

上人:「來不及了,募款也要,入經藏也要,入法也要。」這樣大家知道嗎?不是要你來表演,來表演還要交錢?這是兩碼子的事,我每天一直在看這些字,看到昨天,當下我體悟很多,我也感動很多,我一直哭,原來上人是要我們用六度萬行來弘法,什麼叫六度萬行?我把它集結出來,上人說:「佛教在這個世界上,知道的國家太少了,需要弘法。」上人為佛教為眾生,不是喊口號,上人要我們大家來護法,來弘法,法布施。

第一個就是布施,因為法我要布施,我要把這樣的佛教弘揚出去,就這樣,我們要為佛教要為佛教,世界就看得到嗎?上人說:「在這麼混亂的社會,真的需要佛法,唯有佛法才有辦法救這個世界」,所以上人義無反顧的去推去進行,為什麼?為了六度萬行的第一要我們好好的因為我布施,是因為我要弘法,為什要護法來布施?你只要看到有一個人因為憂鬱症,或很難過得要自殺了,因為看到大愛電視台,他開朗了,這比醫院救命還要快吔!醫院救命要開刀,要化療,要做很多…而這個人用慧命來搶救他的生命。

上人要我們一生無量,印經書可能一個人看到,一百個人看到,可是大愛台一出去十二顆衛星,會影響多少人,與多少人結好緣,有多少人因為看大愛台而感動,你跟這些人都在結緣,所以上人一步一步給我們去做的,所以大家了解嗎,上人第一個是要我們用法,因為法來布施。

第二個是齋戒,現在正是一個時機,因為殺生業這麼重,眾生的共業只會越來越重,而且污染大地,我了解上人要所有入經藏的人持齋戒,上人要我們六度萬行難行能行,用齋戒來持戒。

第三個上人說:希望不是只有入經藏入法,希望今年從現在開始到八月整個台灣到處都是在入經藏,大家在唱誦比手語,大家在妙音,希望今年所有的重點都在做法譬如水的共修,集訓,入經藏。

我才了解上人是要我們精進在法裡面,用這個方法靜下來懺悔、省思,我們不要疲於奔命於所有的活動,光是活動只會把我們訓練得良能多,功能多,訓練得能幹,可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們都迷失了,希望大家不要去偏頗這樣的美意,這樣的精進,我們也期待大家來顧我們的慧命。

募款的過程當中,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碰到很多問題。大家有沒有想到三十三年前募醫院,有多少人去掃華中橋、磨手皮的錢,她省儉來要蓋醫院建病房、捐救護車,買一張病床,都是硬集聚而來,因為三十年前的經濟沒有現在好,現在人多,經濟好,力量大,可是現在的人使命感不夠,只有更多的人來入法,才能了解法的可貴,背後很多團隊只為讓你們安心的入經藏,先決是你也很有心的用法布施了,所以這是兩碼子的事,如果說表演要邀錢,你對不起這麼多人背後為你在經營,包括大愛台,如何搭舞台,打燈光,乾氷,在現場如何給大家一個氛圍,訪社會大眾,台北一場一萬五千人,六場七萬五千人,讓大家了解原來這就是正信的佛教,原來這就是水懺大法會,水懺大法會不是來跟著拜,是要每個人懺到自己的內心,用這樣來跟大家做分享,只期待大家有正確的觀念。

45年,什麼叫45?是我自己的事,45「是吾」,45年是我自己很想護法,很想弘法,很想入法,所以叫做45週年慶,請大家一一弘法出去,

大愛台副總監何建明 法譬如水心得分享:
上人不止一次,盯著我對我講:「你要記得,要讓善法無所不在。」現在大愛台是透過有線系統,不一定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一定要在家裡才看得到,你在車上時希不希望看得到,希望善法無處不在,所以我們現在努力在爭取無線頻道,建設無線頻道要花很大的經費,為人文志業護法,不是讓大愛台去做偉大建設,是要讓善法去到很多地方,所以為人文建設護法,其實就是在護持這個弘法的工具,護持善法能夠去到很多地方。

仔細想一想,為何在慈濟45年,上人開始要大家入經藏?入的經藏是水懺?上人是真慈悲,希望我們這些弟子進到這個門之後,要真正開始修行,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在台上演的戲是很多人曾經歷過的,(舉叔叔為例)人生差毫厘失千里,上人最近一直在講,他要把握現在這時間空間,為何要辦水懺這個法會,上人說,可不可以把台灣變成一個大道場,大家來共修,虔誠入法,早期精舍有佛七,要齋戒,身心清淨,現在要用做佛七的心情齋戒,入法,將這次水懺活動當成是一個大法會。

一天志早聽到大林慈院師姊分享,過去拜水懺是家中有人往生,請師父來誦經多少錢,這次我們不是這個意思喔!是讓所有入經藏的菩薩深入水懺的法意,真正了解懺悔文裡所說的內容,讀了以後消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開始改變自己的行為,用虔誠的心祝福這個世界,希望它不要敗壞得那麼快,用虔誠的心廣邀人間菩薩,大家一起來入法、護法,這樣虔誠的心念才會有力量。

我最近幾天一直想到我皈依上人時,佛教徒三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要自淨其意,自皈依不是他皈依,是找到自己心裡的佛,要入法,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最後才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上人藉這次機會在傳法,上人過去都用講的,上人曾感慨的說,我每次在這裡說,底下那麼多弟子這麼專心在聽,心裡都有一個疑問:「我講這麼多,到底有幾個人聽得進去?聽進去以後有沒有經過思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聽懂以後,思考以後,有無因此修正自己?」上人最近講得更清楚,在水懺文中,上人說45年來慈濟的慈悲道場已立,懺悔法門已開。慈濟人如何修行?慈濟人說在世中修行,如何在世中修行?是什麼法門,懺悔法門,上人教我們要在人世中做到事事圓融無礙,能做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談何容易?自心不懺悔,怎麼可能做得到?上人教我們這個法門,是殊勝因緣。

今年是懺悔、齋戒、精進年,希望大家越來越清淨。上人二個最大的擔憂:第一個擔憂正法不能樹立,上人在時有他耳提面命,每天告訴我們佛陀是這麼說的,佛弟子應這麼做。正法要由我們傳。第二個擔憂弟子慧命停止成長,當我們自己覺得做到這樣已經很夠了,當我們的慧命停止成長的一天,正是我們的佛性被層層污垢蒙蔽起來的時候。

為佛教為眾生,為佛教擔憂正法不能樹立,為眾生擔憂弟子慧命停止成長。此時正時要發揮我們的良能的時候,正是要珍惜師父還在的時候,把握與師同在的此時此刻,一起來深入法髓。

大愛新聞部 歐宏瑜:
須彌山的小螞蟻,如果有一隻麥克風,或許可以找來更多小螞蟻,可以把美好的消息告訴更多人。大愛台真愛不能真空,珍惜大愛台,就護持大愛台,

節目部法音節目製作人 范姜婷:
2010年海外慈濟人回來,參加歲末祝福,並接受上人授證,1055位受證為慈誠委員及榮董,背景音樂想師豆,台上台下非常激動,有些海外慈濟人培訓好多年,存了好多年的錢才能回來見上人一面,有些還不能回來的,這些回來的,也許是他唯一的一次能親近上人,那種愛上人愛慈濟聞法求法的心,讓人非常感動。

現場有一位福鼎唐小容,2008年時,在電視上看到水災畫面,就興起想要助人,但不知從何幫,很巧,她到福鼎醫院看親戚而接觸慈濟加入慈濟,當志工,每天很認真聽上人的法,個性徹底改變,常與婆婆鬥法,讓先生為難。聽了上人的法後,真有用在身上,身段聲色放柔軟了,鄰居看她成為一個好媳婦好太太。她家境很貧窮,沒辦法來台灣。她是福鼎環保志工第一粒種子,草根菩提去拍她,採訪過程中,她提出一個請求,幫她錄一段影相向上人傳達心聲,我們錄下來做成節目,也播出去,沒想到…像小容師姊這樣的人在全球五十幾個國家慈濟人中很多,不像我們在台灣這麼幸福,想見上人就可以見到,上人還會每年出來行腳,很多機會可以親近上人,但是海外的法親完全沒有機會,若無科技、大愛電視台,他們連聞法的機會都沒有。

六道中成人身很困難,我們能得人身並得遇明師上人,生對時代、地方,有高科技可以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