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1 March 2009

見證菩提林立,看見菩薩身影


2009年3月29日,歷史的一個畫面。

33位馬來西亞慈青學長,攝于2009年3月29日馬六甲靜思堂。

這一天,33位身穿灰衣學長姐(之后發覺原來還有更多,一些缺席,一些沒有召集到),一同上見習培訓課,真的是隊伍浩蕩長,馬來西亞慈青學長,真的很久沒有那么熱鬧了。

這么多年了,終于看到學長會開花結果了,這么一張難得畫面,那么殊勝的因緣,相信遠在心靈故鄉的   上人也等很久了。

親愛的伙伴們,真的很期待在今年年尾,我們這一張照片內所有的灰天菩薩,變成湛藍的藍天白雲作為彼此之間美麗的約定,并相約在2010,照片內的每一位(甚至更多學長姐),我們能一起長跪   上人面前對   上人說:“   上人,您的慈青孩子回來了!”。


P/S: 期待下一次的見習培訓課,我們有更多的學長姐加入在畫面中。不用羨慕我們,只要您愿意,您就是其中一份子。這,是我們共同的約定。

末學  貴勝感恩合十

Friday 13 March 2009

佛門大孝地藏經『證嚴法師講述』



讀《地藏經》,是要學習菩薩濟世之心,上人演說《地藏經》,則為發揚菩薩慈悲喜舍之胸懷,希望大家“知孝道,明因果”,使貪者去貪能舍、瞋恚者息瞋轉慈、愚癡者離癡得慧。

此經宣講時間,是在釋迦摩尼佛即將入滅前,思及生母摩耶夫人生育之恩未報,因而前往摩耶夫人投生的忉利天宮“為母說法”,并將娑婆世界尚未得度的眾生,托付與大愿地藏菩薩。

所以“承佛遺命”,是“地藏經”的第一個重要性。

第二個重要性是“應合時機”。這部經的經文,有很多段落都在呈現因果報應的現象,造何業因受何果報,經文中皆明確闡釋。

“闡揚孝道”,是此經第三個重點。佛陀為了報答母親生身之恩,即將入滅前,思及母親雖生天界享受天福,卻不是畢竟解脫,一旦天福享盡還墮人間,依然要受六道輪回之苦,因而為母講說此經,是母親體解真正的佛理與修心軌則,在天福中更修慧業,達致徹底解脫的境域。

研讀此經,就要明白知恩報恩的道理,對正法更不能有毀謗之心。自身浸潤佛法,更能引領父母同入正道道跡,這才是學佛報恩的根本。

第四個重要性:《地藏經》是“諸祖師所共榮信”。佛教界的歷代宗師,重新《地藏經》,更不遺余力弘揚教法。先賢大德學養超然,都能重視這部經典,我輩凡夫又豈能以經文淺顯生輕視,應該效法前賢尊重此經;深思領會起而力行,這才是閱讀經典的真是意義。

地藏王菩薩教導眾生是無始也是無窮盡的,永遠與剛強的眾生在一起。為了使眾生早日得脫地獄之苦,無論多么艱難,都不退失他的愿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放證菩提”。“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眾生”,佛累生累世勤勸,為的是度脫剛強罪苦的眾生。因此,現在尚未得度者,皆是難化的剛強眾生,否則早該被佛度化了。我們成了漏網之魚,淪落在苦海之中,真的應該徹底反省。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業”有二義:一者動,二者因。動即是造作,造作善惡諸業,樂果、苦果皆由善惡業而來,故業即是因。心起了貪念,身就會去計劃做殺、盜、淫等行“動”,這就是種下惡的“因”,以后就會得到惡的果。若時常思惡,偏向貪、瞋、癡的念頭,將來必定會墮入惡道中。若日日行善利益眾生,則生往人天;若時時思惟觀察世間的無常苦空,則會走向聲聞緣覺。如果能常常思惟六度的行法,就能漸漸向菩薩與佛的境地去實行。

所以身口意要照顧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重點就在這里。

娑婆世界眾生必墮地獄的罪報,簡述如下:

  1. 不孝父母罪業深重
  2. 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 佛法可以救世,這將使人性的不到救拔,這樣的罪業是很重的。
  3. 除了用心尊重僧侶、佛像,經書也要用心尊重。經書和私人衣物放在衣櫥里,這樣是很不恭敬。
  4. 侵擾損壞寺院常住,玷污僧尼,或在寺院行淫欲,或殺害生靈:一人得周身瘡癩果報,因為前世為人時,在圣地行淫欲之事。
  5. 污道沙門者(身出家,生活卻不檢點):破壞寺院清凈規約,不告而私自去用常住物品,欺騙在家人的供養。
  6. 進到寺院,不問自取常住的財務、物品、稻谷米糧、飲食或衣物等。

凡夫所造的業力,以上只是小部分,若想要更深入了解,很期盼大家能夠一起來讀“地藏經”,常常聽到說“知因明果”,人生的路才知道如何走。

接觸佛法,需要因緣具足。有些瞎眼的人,從然佛在眼前也看不見,當然無法靠眼睛閱讀經典而學佛;耳聾這,無法藉耳根聽聞佛法,對分辨善惡難免有所偏差;口不能言者,從然聽了佛法,心有疑問也無法發問,疑惑無法得到解決,學佛就不能深入。又或者,自視聰明,認為世間事無一不曉,恃才傲物,逞口舌之辯,對學佛也是一種障礙。

把握現在有緣遇到慈濟,感恩自己所有因緣具足,若無法用心精進,道心進進退退,屆時流失學佛因緣,緣盡法散,千載再難逢修行機會。

Friday 6 March 2009

德凡師父:紅茶


有一次,嘗試祁門紅茶。世界三大紅茶其中的阿薩姆和大吉嶺都出產於印度,唯有祁門紅茶產地在中國安徽。既是中國人,自然是想了解祁門紅茶有何獨特之處。第一次泡祁紅,哇!好香的甜香!好好喝!為了實驗再實驗,後來整天都沒喝白開水,就只是用祁紅,喝到晚上,覺得奇怪怎麼完全沒有香甜的味道了呢?是時間或溫度出問題呢?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嗎?


不死心,一定要找出問題所在,雖然夜晚了,請坐在旁邊的師父試喝,泡第一次祁紅時也曾請他喝喝看,他也覺得很特別很好喝,他擔心晚上用茶會睡不著,但經懇求只要喝一點點就好,他終於喝了,且竟然說和最初喝時一樣好喝啊!那麼,應該不是泡茶的技術出了問題,而是自己出問題,味覺有問題。是否是連續幾天整天喝所以才使味覺變麻木了呢?即使祁紅獨特的甜香再也感受不到了呢?於是停了兩天不喝祁紅,改喝白開水及台灣高山茶。之後再試著喝祁紅時,祁紅那分甜香又出現了!


由此想到,有時候環境或團體就像祁紅,它的真善美始終存在,我們剛投入這個團體或環境時,感受到它的美好所以就一直投入;但就如中國人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我們待得很久了,若對真善美的感受遲鈍了,就可能不再感受得到它的美好了!但事實上,它的真善美始終存在啊!是我們自己有問題,對真善美的感受出問題,所以才不再覺得它是那麼美好,或者認為它不像我們剛開始認識時那麼美好了! 那麼,如何再度感受這個團體或環境之美呢?時間與空間。倒不一定要離開團體一陣子才能再度有美好的感受能力,可以讓心的「空間」有沈澱與省思的「時間」,柳暗花明又一村,就能再度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美好了!


想到曾隨師到台中分會,有一天晚上我在小會議室趕稿,恩師父也還在世,他坐對面在看報紙。會議桌上有一盆花,老是聞到陣陣花香飄過來,令人心情愉快。告訴恩師父花好香啊,你聞到了嗎?恩師父用力地吸了幾次,聞不到!原來是恩師父生病了感冒了,鼻子不靈所以就聞不到。是健康的人就聞到了。 想想看,花香始終存在,但亦得健康的人才能聞得到啊!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若老覺得處處令人不舒服或很討厭,有時實在是出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