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4 February 2010

第一屆《遠見》雜誌15位台灣環境英雄之證嚴法師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垃圾回收從2000年的9.8%,提高到去年的38.6%,成效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垃圾量更由十年前每人每日的 1.143公斤,大幅降至0.584公斤的新低。這項傲人的台灣成績單,慈濟的貢獻不小。

「全台灣1/3的寶特瓶都是由慈濟回收,」前環保署長陳重信盛讚,慈濟絕對是十年來台灣資源回收跟垃圾減量的最大貢獻者。


本篇文章摘自:遠見雜誌2010年1月號

2009年11月底,中技社執行長兼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董事長林志森帶了15位中國資源再生協會會員,參觀慈濟內湖環保站。

這一行來自大陸國務院、發改委、環境部的高階官員,以及企業總經理們,聽完志工解釋完紙類、瓶罐、寶特瓶和電器拆解等資源回收的分解動作,全都睜大眼睛,直呼不可思議。

對他們而言,儘管中國也做回收分類,但遠不及眼前的志工這麼徹底。不論男女老幼,志工們站在輸送帶前,把色紙剪開分類,將回收電器拆解再使用,或是把寶特瓶蓋剪開,好送到紡織廠溶解,再製成毛毯。

「連離台前的歡送會,他們都不忘向行政院政務委員梁啟源表達對慈濟的佩服,」林志森轉述。

在全球抗暖化的大趨勢下,廢棄物資源化正是節能減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像內湖這樣的回收環保站,慈濟散布全台灣共有4500個,從事資源回收的志工超過六萬人。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垃圾回收從2000年的9.8%,提高到去年的38.6%,成效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垃圾量更由十年前每人每日的 1.143公斤,大幅降至0.584公斤的新低。這項傲人的台灣成績單,慈濟的貢獻不小。

「全台灣1/3的寶特瓶都是由慈濟回收,」前環保署長陳重信盛讚,慈濟絕對是十年來台灣資源回收跟垃圾減量的最大貢獻者。

點滴不浪費 還把垃圾變愛心

「環保人人能做,人人會做,簡單又容易,而且不分時間、不分地點,」過去曾經開著賓士車做環保的志工陳清海說,從零歲到百歲,只要提得動、放得下,統統可以做環保。


慈濟也可說是台灣減碳運動最早的發起者。因為信仰,他們推廣素食少肉,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解釋,因為吃肉會增加碳排放量,每個慈濟人出門,也總會隨身攜帶碗筷杯。


證嚴上人更不用說,在早期還沒有節能減碳一詞時,她就已經身體力行。住在靜思精舍的她,堅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自耕自食修行生活,因此食用的全是低碳里程運送的食物,而菜渣、果皮也製成有機肥,點滴都不浪費,雨水更是用大水桶接盛起來再利用。


慈濟發言人何日生觀察,上人一張紙會用鉛筆先寫,寫完再用紅色原子筆,再換藍色原子筆,而且正反面都不浪費,「就連禮物上的緞帶、包裝紙都是仔細地拆,然後拿來再利用。」


光從資源回收成績,過去18年,慈濟減碳約16億棵20年生的大樹,這還不包括其他零零總總的低碳生活。也難怪2005年舊金山世界環保日,慈濟是唯一受邀演講的民間團體,2007年更獲頒聯合國環保成就獎。此次獲評審青睞獲第1屆《遠見》雜誌台灣環境英雄獎,也就實至名歸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