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5 February 2010
幸福青春 勤耕開心道場
「對我而言,過一天就少一天,過一年就少一歲。」時日飛逝,迅如疾矢,證嚴上人表示,「來不及」的感覺愈益迫切;而年事漸高,現今最盼望的就是年輕人承擔使命,呵護未來的地球與人群。
不少年輕人熱衷於電腦遊戲「開心農場」,甚至沈迷到廢寢忘食。上人在全球慈青日上,期許慈青要善用分秒利益人群、成長慧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顧好自己的道心,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若晚上十一點半即就寢,早晨五點半『晨鐘起,薰法香』,不只可以聞法、相互勉勵;也因為頭腦清醒,在學業或工作中,分析事理將更睿智敏銳、做事更有魄力。希望大家不要沈迷『開心農場』,而能轉向『開心道場』。」
念念好念則日日好日,上人開示:「每個動作皆以利他為先,就是造福;心存無私大愛,即是智慧。在慈濟菩薩道上,時時去除煩惱,精進福慧雙修。」
青年慈悲潮流 力行素食環保
而今年也是環保志業推動二十年。一次,上人曾回憶曾到過一座牧場,看到被豢養的牛隻分格緊鄰站立,活動空間極小;且得知乳牛老了無法生產牛乳時,就會被販賣、屠宰。
「有良知的人,還吃得下牛排嗎?」上人說,人若不吃肉,就沒有人會殺牠,也不會有人養牠。「希望人人培養慈悲心,愛護一切生命,不食眾生肉。」
聞及慈青推動素食且力行環保,上人感到相當寬慰。「不要輕視點滴愛心,只要耐心培養,就能成為無量大愛;莫怕力量微薄,只要持續用心做,累積起來就有大影響!」
做好事不困難 不做才是真困難
上人常常叮囑大家,世間災難皆源於人心貪欲,人人應該從自己做起,力行素食、環保;人人能改變生活習慣,環境就能改善。
人生無常、國土危脆,有限生命隨時間不斷減少;上人勉眾每一天都要成長慧命,不要白白空過。「做好事不困難,不做才是真困難。要戒慎虔誠、精進不懈,在人間發揮愛的力量,讓生命價值再提升。」
不論是慈青或所有慈濟人,於慈濟宗門中更應由內而外,落實立體琉璃同心圓;團隊和睦、順利運作,才能招募更多人間菩薩。上人說,「加強人間菩薩招生,用意不在於多募款,而是要啟發人的善念,人間才能祥和無災。」
修行即為去除煩惱,人與人之間合心,團體和和氣氣、彼此互愛,才能結合力量為人間付出。上人叮嚀要調和聲色,學習承擔、圓融。「心清淨,法才能入心。要時時滌除人我是非煩惱、調伏剛強習氣,培養勇於承擔的責任心;凝聚虔誠,不求自身利益,但求人人平安、離苦得樂。」
(本文引用自《慈濟月刊》518期)
Friday, 19 February 2010
美國畜牧大亨不吃肉,揭露畜牧業真相,寫出「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
我是一個第四代的酪農業者兼農場主人,在蒙大拿州一個酪農場裡長大,並且在那兒經營一家肉畜養殖場達二十年之久,關於這個國家的牲口是如何被飼養長大,肉類又是怎樣被製造出來,我可是知道得比誰都清楚。
如今,我是國際素食聯盟的主席!
當然,我也曾經跟旁邊那個傢伙一樣熱愛享用我的牛排,不過,如果你和我一樣清楚知道這些牛排是由什麼變來的,以及它們會對你產生什麼影響,你大概就會和我一樣成為一位素食者了!還有,不管你相不相信,身為一個完全不碰任何動物性食品的純素者,現在的我比以往享受到更多「吃」的樂趣。
當天舞台上,坐在我旁邊的是「全美牛肉生產者組織」的代表蓋瑞‧韋柏博士(Dr. Gary Weber),他負責向閱聽大眾保證我們的肉類絕對安全。我對這傢伙感到有些抱歉,因為當天他幾乎完全沒有施展的餘地,他無法反駁我所提出的「我們一直都在餵牛吃牛肉」的言論,只能指著一位不斷喘息的觀眾說這個問題不適合拿出來嚇人,希望藉此淡化這個事實。後來在進廣告的休息時間裡,他私下告訴我說他同意我的話,我們的確不應該把磨碎的牛屍加到動物飼料裡。
Thursday, 11 February 2010
吃素一年,就相當種了82棵樹
如果您以為,提倡蔬食都是佛教徒,那您就錯了。以英國來說,在1998年,有四百萬 人吃素; 六人當中,有一人吃素或是想改吃素;15-34歲人口,有11%吃素;近半民眾愈來愈少吃肉。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主席帕喬里,針對全球暖化,呼籲大家「不肉食、騎腳踏車、簡約消費」,這可不是宗教家的勸說,而是上千位頂尖科學家的研究精華。
慈濟繼心素食儀、克己復禮之後,也根據這三句話,提出「力行減碳333,常保地球999」的運動。不肉食部分,延伸
出來就是素食、低碳里程食物,還有不浪費食物。騎單車部分延伸出來就是,少開車、省水省電還有珍惜紙張,至於簡約消費方面,延伸出來就是不追求流行、延續物命,還有不要使用一次性商品。希望透過這九種生活方式,一起挽救地球。
有一個數據表示,生產一公斤牛肉,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開車三小時。養牛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相當跑車開七萬公里.
減緩全球暖化,連聯合國都呼籲大家,少吃肉。其實很多人已經改變生活方式,來減少碳足跡,例如少開車,但您知道
嗎?少開車半小時,減少的二氧化碳,相當吃一客牛排,或是吃一碗牛肉麵。也就是說,只要吃一客牛排、或是牛肉麵
,您排放的二氧化碳,就相當於開車半小時。除此之外,全球有三成的陸地,是用來畜牧業。如果您吃一客牛排或是一
碗牛肉麵,相當砍伐半座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面積、這麼多的林木。所以,改變生活習慣,地球可以少被破壞。
畜牧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所有汽車、機車排放的還要多,真的非常驚人。從這個角度來看,畜牧業是一個非常不環保
的產業。或許有人會說,種菜、種稻、種水果,也會排放二氧化碳啊?沒錯,但是蔬果的二氧化碳排放,只有動物產品
的1/9。而且生產一公斤的肉,這些牲畜,必須吃七公斤的穀物,直接間接造成糧荒。您在這邊吃肉,可能讓另外一端的人沒東西吃。
另外,葷食者一年,製造的二氧化碳1500公斤,素食者一年430公斤,差距1070公斤,相當82棵樹一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相當七棵樹,一個月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多人喜歡種樹減碳,其實,吃素一年,就相當種了82棵樹,可以減緩全球暖化。
我們都是生長在同一個地球的子民,地球的生與滅,你我都有責任。
Tuesday, 9 February 2010
澎湃的生命能量──王沈月桂
◎阮義忠、袁瑤瑤
二○○○年六月一日,證嚴上人為中區五所慈濟希望工程學校主持動土典禮。隨師行列中,我見到一位瘦瘦小小的阿嬤級慈濟委員,走起路來精神抖擻、步履輕快,好像一點負擔也沒有。
在集集國中的鏟沙儀式中,這位老委員被安排在部長等重要來賓的身邊;只見她鏟沙鏟得瀟灑俐落、潑沙潑得手勁十足。這位老太太可真有意思!我在取景時把她框進鏟沙畫面的首位,心想,待會兒要找人問問:「她到底是誰?」
原來,她就是上人的俗家母親、人稱「師媽」、法號仁德、委員編號五十六的王沈月桂女士。
◆純真的赤子之心
我看到有關王沈月桂的最早資料,是一九八三年九月出版的兩百零三期《慈濟》月刊。裏面的慈濟委員小傳這麼寫著:
「……對慈濟功德會濟世利生的工作成就,以及證嚴法師高超的宗教情操最感到欣慰的,莫過於王沈月桂老太太。她一如其他的慈濟委員一樣,不但具備了一顆慈悲善良的心,更富有熱忱、謙和、活潑、積極的外在。
『每次看到電視或報章雜誌報導有關功德會的消息時,左鄰右舍都會由衷得讚歎豐原地區出了一位偉人。我內心實在非常地高興,也非常地懺悔。高興的是我有這麼一位女兒,能為佛教為眾生做一番慈善事業;懺悔的是,二十幾年前她要出家,我卻因太愛她而阻撓她,使她受了不少苦。』
說著說著,淚水從王老太太眼角流下。雖然她已年逾六十歲,可是豁達大度的胸襟以及對事對物透徹的正見,讓她仍保有一顆童真的赤子之心。與她相處,你會發現她的為人非常慈祥,她的情感非常純真,也就難怪她的眼淚特別豐富了!」
這篇文章生動地勾勒了當年六十七歲的王沈月桂。生於一九一六年的她,今年已經八十六歲了。對許多人來說,二十年有如滄海桑田,然而我所看見的王沈月桂,依舊有如這篇文章所描繪的、豁達大度而又純真。歲月並沒有拖慢她在菩薩道上的腳步,只是為她添增了更多的福慧。
◆讓時間空過最痛苦
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慈濟馬來西亞分會組團回台尋根,並參觀「希望工程」;交通便利的豐原市豐東國中被列為參觀重點。來到工地時,三十多位豐原地區的慈濟委員們早已在校門口等候迎接,我赫然發現王沈月桂也在迎接的行列之中。
九十五位馬來西亞的慈濟人,和豐原慈濟人相迎的那一瞬間,個個眼神充滿喜悅的光采,眾人的聲聲歡喜和句句感恩,交織成一闕動人的樂章。
慈濟在馬來西亞的第一顆種子葉淑美上台講完後,接著王沈月桂也在大家的掌聲中上了台。她先是抱歉自己沒念什麼書、只會說閩南語;然後以她特有的簡樸方式向海外慈濟人感恩:
「我是豐原人呢!知道大家要到豐原,我專程跑來看大家,也給大家看。你們大家在海外辛辛苦苦募來的錢,我們都有好好用。看,學校蓋得這麼勇……」
她因喜悅滿心洋溢,怕壓抑不住而趕緊用手遮住笑開的嘴巴;那種又喜又有點害羞的表情,把年高德劭的老人家拉回青春年華的歲月。那一刻的王沈月桂在我看來,足足年輕了一甲子。
常聽人說王沈月桂的毅力驚人,二十多年來,每個月收功德款的工作不但沒有鬆懈,有時會員不在家,為了一百元連跑兩、三趟也依舊笑容滿面。有一次生病在家打點滴,聽到有人要捐款,馬上自己拔掉針頭,從床上翻身而下、趕去收錢,也因為如此,和她很親近的一些慈濟人就暱稱她為「錢媽」。
她的全身都是慈濟細胞,話題永遠繞著慈濟轉。上人要幫的人、要做的事那麼多,她就一心一意要為慈濟募更多款。
◆澎湃的生命能量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的一大早,石岡國小學生在石岡鄉圖書館集合,歡歡喜喜地準備踏街遊行入新厝。
中區的慈濟志工早就守候在新學校的門口,列隊歡迎所有師生和來賓。貴賓之中,王沈月桂當然也精神奕奕地出席了!而且還被請上台講話。
若是閉起眼來聽王沈月桂說話,根本不會相信她已經是這把年紀了。她聲若洪鐘、條理分明,富草根性的表達方式,往往三言兩語就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此外,她的記憶力還特別好,在感恩時,指名道姓地一一說出石岡地方人士護持慈濟的事蹟,讓我自嘆不如。
王沈月桂不只是在動土或落成典禮中當當貴賓、致致辭而已。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她每天奔波在台中、豐原、南投等災區,與志工們一起在豔陽高照的大熱天下做工。證嚴上人看了不捨,請她回去休息,她就以「甘願做,歡喜受」來回答。此外,舉凡賑災、義賣或各種募款活動,她都不落人後,把慈濟委員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快九十歲的人能有這麼澎湃的生命能量,雖難得卻不令人意外;她就像許多慈濟人一樣,愈捨,擁有的就愈多;愈付出,就愈快樂;愈做愈健康,愈活愈年輕!
有一回,王沈月桂聽說證嚴上人出家前的手帕交、慈濟委員張雲蘭的姑丈,因攝護腺癌在大林慈濟醫院住院治療,她說無論如何得去探望一下。
問題是:王沈月桂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曉得他住那間病房。雖然護理站的當職護士十分配合,可是沒名沒姓的,實在無從找起。這可難不倒王沈月桂;她開始在病房一間一間、一個床位一個床位地問。一番問答之後,終於找到她要找的人!
王沈月桂高興地說:「心到那、事情就能做到那。用心就找得到!」
她告訴詹老先生,她是上人的俗家媽媽,雲蘭叫她媽咪;並殷殷地祝福他,叫他要用心聽醫師的話,不能馬虎,馬虎就得不到健康。
在問明詹先生今年七十五歲後,王沈月桂幫他打氣:「你還年輕,差我十幾歲!什麼都別煩惱,健康就容易恢復,只要健康了,自己想去那就去那,沒人能擋你!」
這件事告訴我,王沈月桂是位重情分,而且做事一定貫徹到底的人。
◆那張當寶的照片
二○○二年三月十六日,證嚴上人去慈濟潭子園區巡視,在聽取設計師匯報之前,先到豐興路母親剛搬進不久的地方看看。
王沈月桂本來一直住在豐原,但是上人擔心市區車子多、空氣又不好,希望她搬來潭子。於是今年二月她和兒子清彬、媳婦瑞紅一起搬來空氣新鮮的山上。
客廳裏擺著一套經過歲月潤澤的籐製沙發椅和茶几,那是精舍用了三十多年的老家具,王沈月桂最喜歡坐在上人以前專用的那把大靠背椅上,與人聊天。
所有來訪的人,無論是海外回來或是島內的慈濟人,王沈月桂都是跟他們又握手、又擁抱的,顯得十分親熱;反倒是與上人之間,情感表達得十分含蓄。上人如今依舊稱王沈月桂為「阿母」,王沈月桂則稱上人為「師父」。
記得人稱「朱爸爸」、法號濟傳的朱以德曾經告訴我:許多慈濟人都和師媽很貼心,時常沒大沒小地討她老人家歡心,他有次故意逗師媽,問她要不要牽上人的手?師媽就說,我以前就不太牽她的。朱爸爸說,那我們替妳製造機會,讓師父從房間裏出來的時候妳就牽她,像長輩牽晚輩那樣好不好?
師媽回他一句:「免談!」
說到這裏,朱爸爸不禁笑了:「免談就別談了,可是她家客廳有一張相片,是師媽站在門外、上人站在門內,兩人對看的景象。那張照片她可是當寶咧!」
上人和隨師眾離開後,我仔細地端詳牆上那一張照片。王沈月桂一看見,勁兒就來了:「那是在台中分會門口拍的。旁邊本來還有一個人,可是我把他切掉了,所以只剩下我和師父!」
我好奇地問她:「您那時在跟師父講什麼?」
老太太就像小女孩一樣,用手掩著嘴笑起來:「沒有啦!師父說天氣冷,問我有沒有帶毛衣。我告訴她有,叫她放心!」
我請她拿著這張相片讓我拍照,鏡頭裏的她又歡喜又不好意思,讓我想起剛才上人來訪的情形。
見到上人來新居看她,她明明很高興,卻偏又皺著眉幽幽地說,還是住豐原比較習慣,可是,誰教她一向最聽師父的話呢:「師父叫我去那我就去那,師父叫我去阿富汗救災我也去!」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師媽向上人撒嬌,不可不記。
◆先苦後甘
王沈月桂是一九一六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誕生於桃園的。那時的台灣農村普遍窮困,她六歲時就要放牛,還要利用空暇時間編斗笠。一個月編三百頂斗笠可賺三塊半,若是手工細一點,就可賺五元。
七歲多時她想上學,跟爸爸沈吉哀求。沈吉說,我一個推煤車的怎麼有能力讓妳上學,不如把妳讓給有錢人家當女兒。
家裏將這個滿懷上進心的小女孩,以一、兩百元的身價讓給桃園南崁一帶的有錢人家後,卻沒想到,她不但沒書可念,還被視如婢傭,和雞睡在一起,除了帶小孩之外,還要去鶯歌山上挑木炭。此外,養父還經常把她打得全身瘀青、頭上腫好幾個包。
記得她在談到這段過去時,每講幾句,就會連連地說:「不講了,不講了!」一邊頻頻揮著雙手,彷彿是要趕走那段陰霾的記憶。然而,過了一會兒,她又接著說:「沒關係,被打我還不是活到這麼老!」
說著說著,她的眼眶紅起來:「古人說先苦後甘,我現在要高興!我小時候苦,可是現在那麼多人孝順我。感恩那!感恩那!」
有些人在童年吃過的苦會成為一輩子的創傷,但是王沈月桂所經歷的苦,卻錘鍊出她日後堅韌的生命力,領著她度過一道又一道人生的驚濤駭浪!
一年多後,親生父母方知道她被虐待的事情,吃盡苦頭的小女孩終於被帶回家了!家裏雖然窮,至少可以平平安安地過日子。
做斗笠的價錢不好,在母親沈江招的指導下,她練得一手好女紅,做裁縫和刺繡幫忙家計,直到十五、六歲,才和鄰居一起去工廠做工。
二十歲那年,嫁給大她七歲、住在清水的王天送。王家有三房,只有老二王天送這一房的經濟能力稍微好一點。然而,年輕時的王沈月桂身體虛弱,會習慣性流產。夫妻倆於是和大房商量,希望收養他們剛生下不久的女兒「錦雲」。
這個誕生於一九三七年的女娃兒,就是後來的證嚴上人。
王沈月桂保留的老相簿平常不輕易示人,經過我再三說明後,她才吩咐媳婦瑞紅拿出一本小小的、古老的相簿來。
相簿上有一張照片是在照相館裏拍的,油畫的沙灘布景前站著一位男裝打扮的年輕婦女和一位身穿和服的小女孩。這就是六十年前的王沈月桂和上人。
從這張相片可以看出,王沈月桂在早年就是豪氣與率性的;而即使是那麼小,上人已清明地顯露了一般孩子所沒有的乖巧、沉靜與聰慧。
上人六歲時,王沈月桂順利地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後來,連上人在內,王天送夫妻一共養育了四男二女。
王沈月桂口裏的「雲仔」從小就貼心,總是安靜地看、細心地聽;五歲時出麻疹發燒發到四十度,卻依然不哭不鬧地躺在床上。做母親的再怎麼樣心煩氣躁,面對這個女兒,心情就會平順下來。
王天送的脾氣不好,但是對「雲仔」卻從來沒法發作。女兒開始上學時,他每天都走路揹她去學校,放學時才讓她自己跟學校路隊回家。
那時候,丈夫還在做粗工,家裏經常吃蕃薯和菜脯,王沈月桂也得去撿柴。幸好日漸長大的「雲仔」很乖,會學媽媽和阿嬤做事情,還會照顧弟妹。
我可以感受得到,每當談起上人,王沈月桂的心情總是很特別的;既有對女兒的愛與惜,又有對出家師父的敬與重,還有對大智、大仁、大勇者的服與畏。當然,更多的是,身為偉人母親的驕傲與欣慰!
◆一家人命運改寫
一九四六年,王沈月桂好友的父親在豐原與人合夥經營戲院,想要退休,好說歹說要王天送買下他的戲院。
丈夫接管了戲院之後,一家人從清水搬到了舊稱「葫蘆墩」的豐原,生意愈做愈好,同時經營七家戲院,除了豐原之外,事業還發展到台中市、清水和潭子。
「上人跟她爸爸一樣,最信任人!以前年輕的時候在戲院賣票,員工收多少錢,她接過來根本不看一眼就收到抽屜裏。」
在葫蘆墩的黃金歲月裏,王天送先後經營過豐原、富春、華津、金豐、大華、光華等戲院。然而他的體力和健康卻也逐漸地被侵蝕。一九六○年,王家生活最美好的時候,一家之主突然中風身亡,得年僅五十一歲。
家裏的棟梁倒了!六神無主的王沈月桂和兒女們命運從此改寫。乖巧孝順的長女錦雲毅然出家,一群未成年孩子嗷嗷待哺,不識字、不諳家業的王沈月桂必須立即扛起生活的重擔。
錦雲的出家,使王沈月桂失去了一個摯愛的女兒和生活事業上的好幫手;然而,廣大的苦難眾生卻獲得了一位大慈大悲、拔苦予樂的活觀音。
一九六六年慈濟功德會成立時,侷促在秀林鄉佳民村警察派出所後面不到二十坪的普明寺裏。地方實在太小,除了要在此做加工成品外,還要處理業務、發放救濟物資、每月農曆二十四日還舉辦一次「藥師法會」,參加的人異常踴躍。
一九六七年王沈月桂以二十九萬五千元於普明寺旁買了四千五百坪的農地讓上人興建精舍;今天的慈濟,就是從那塊地起家的。因為這個緣由,王沈月桂不但是上人之母,也是「慈濟之母」,她對慈濟的護持,老慈濟人李清波居士的一句話最能代表:「我們來到靜思精舍,頭上頂的是上人的天,腳下踏的是師媽的地。」
◆勸募訪貧四人組
二○○二年三月十七日一大早,我們和法號思正的陳瑞端以及法號慈晏的陳林汝芬來到王沈月桂的家。
才踏進客廳,就聽到她很激動地在講電話,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拿著手帕直擦眼淚……細聽之下,才知道是一位很親近的慈濟委員,爸爸生病住院沒讓她知道。王沈月桂對朋友的情義,若不是親眼看見,是無法體會的。
這時,我不禁想起其他幾位友人口中的王沈月桂。
常開車載送王沈月桂的志工陳麗妃曾說,師媽凡事一板一眼,事情總要做到很完美才罷休。一九九七年腎臟感染了濾過性病毒,到晚上簡直是痛不欲生,可是那陣子她照舊忍著疼痛出門去募款,自己更是連棺材本都捐出來給慈濟了!
十七歲就認識王沈月桂的張雲蘭說,師媽這麼大把年紀了,每次台中分會開會還必定準時報到,認真得讓其他委員都不敢懈怠。
接著造訪的老友還有特別從豐原來的黃春梅和廖炳南、蔡玉秀夫婦。「屘姨」黃春梅是王沈月桂開戲院時的忠實顧客和密友,「廖胖子」廖炳南所開的美容院則是王沈月桂年輕時洗頭的地方。王沈月桂在決心幫忙慈濟功德會後,把這些好友一一度進了菩薩道。
早年王沈月桂與黃春梅、廖炳南、甘文成組成「勸募訪貧四人組」,每回出門都是兩輛一百二十五西西的摩托車,廖炳南載王沈月桂、甘文成載「屘姨」,四個人風塵僕僕地在城市、鄉村募集善款,再懷著滿滿的愛把發放物資帶給困苦中需要照顧的人。那怕是再遠再偏僻的地方,他們也總有辦法達成任務。
「屘姨」心目中的王沈月桂比男人還能幹。那時大家平常要上班,出發的時間通常是週六下午和週日,只要王沈月桂出門,他們一定跟。那時大家比較憨慢,出門也不會帶食物,肚子餓了就在路邊找吃的,若是到了比較偏遠的地方找不到小攤小館就得挨餓。
她記得三十幾年前常和王沈月桂一起去花蓮靜思精舍。證嚴上人不接受信眾供養,領著弟子耕田做工,辛苦萬分卻連維持溫飽都有問題。王沈月桂愛女心切,每回到花蓮都會準備很多米糧,先偷偷帶到廚房,再從大廳進去看上人。
「有一次被師父發現,叫我們留下自己要吃的部分,其餘的都帶回家!」講到這裏王沈月桂就心疼,說當年上人他們的房子被颱風吹壞了,都不肯拿她的錢去修。
王沈月桂膽子很大,有幾次偷運物資去精舍,一輛計程車顛顛簸簸地開在路況極差的山路上,車子裏除了司機和她之外,裝滿了日常生活所需。剛開始比較節省坐客運車,途中遇落石需要換車,乘客就幫著她把一箱一箱的東西往下搬。有時不只一輛車上有她的東西,她就向每輛車的司機都講好,請他們在一個特定的、沒有站牌的地方停車,把貨卸下來後寄放在店裏,她再慢慢設法送到精舍。
◆媽媽就是爸爸
王清彬是王沈月桂最小的兒子。在問到對母親的感覺時,他想了好一會兒:「我這個母親很難形容。人家說母兼父職、母親裏有爸爸。可是我覺得媽媽根本就是我的爸爸。」
媽媽常在外做生意,個性一直有點男人氣慨,倒是從小把他帶大的姊姊,給他的感覺就像是媽媽。小時犯了什麼錯,只要父母一生氣,姊姊就會說處罰她好了,在父母面前一跪就是很久不起來。
爸爸死了姊姊又出家,媽媽由於不識字常受騙、被人倒債,後來不但戲院都沒了,還欠人很多錢。然而,始終希望他們在好家庭成長的媽媽,一切苦都瞞著小孩。
「時機不好時,媽媽去街上賣美琪香皂,胃不好時常在街上暈倒,我們也不知道。有一陣我感覺好久沒跟媽媽去菜市場了,直到有一天吃稀飯拌鹽巴,我才知道家裏經濟已經很不好了。可是媽媽一直很堅強。」
有好長的一段日子,王沈月桂絞盡腦汁,到處問到處學,不知碰了多少銅牆鐵壁,才終於闖出一片天、還清了債務。
一九七五年嫁入王家的瑞紅,認為婆婆是嚴格、明理、公正且賞罰分明的人,家裏的事情都由處事圓融周到的婆婆做主。老一輩的人不會開口表示自己疼愛兒女、媳婦和孫子,但是,家人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會明白她的心意。
除了為慈濟不計一切地付出外,瑞紅也很佩服婆婆的記憶力和數字概念,因為她記憶力好,心算又特別厲害,每人每月繳多少功德款、全部募款總數多少,她都一清二楚。
王沈月桂雖然沒讀過書,但是會看報紙,而且還能糾正別人的錯字。至於寫字方面,她比較不在行,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我問王沈月桂是怎麼學會寫名字的?她的聲音馬上提高八度:「以前委員聯誼會我都請人幫忙簽到,有一次師父說人家代簽算沒來,那我豈不是白來了?只好加緊學簽名!」
清彬說母親生活節儉平淡,承襲了傳統文化裏美好的古早味:「我最感動的是,媽媽不畏辛苦,多年來所攢的每一分錢都往功德會繳。我會跟著她護持慈濟和這個家庭的毅力走下去!」
◆大慈大悲的胸懷
除了錦雲和清彬之外,王沈月桂還有四個兒女:領養的清枝和生養的清豐、清源和錦珠。已往生的王清豐是王沈月桂心中的最痛。
清豐小時患腦膜炎,沒去辦軍籍,但後來還是被調去北部坪林當兵。去了一個月又四天後,王沈月桂竟接到軍方通知說兒子舊病復發死了。
面對遺體時,她發現愛兒竟然頭顱破裂、手骨脊椎骨都斷裂,分明是被人打死的!鄉親們包了一輛遊覽車陪她去找軍方討公道。
在騷動的氣氛當中,她打公用電話向證嚴上人哭訴很久。上人告訴她人死不能復生,要她安定堅強,軍方怎麼說就聽他們的吧,而且人的生命盡了,不一定是被打才會死,喝水也可能會噎死啊!
王沈月桂還記得,上人安定而有條理的話,讓她平靜下來:「不要再追究了,設身處地想:殺人的人如果被判死刑,他的父母也一定很心痛……我們希望別人怎麼對我,自己就先要那樣對人!」
於是她懇請所有鄉親回家,留下清彬和她一起處理後事。
即使已過了三十二年,一跟人提起這件事來,王沈月桂總是會忍不住號啕大哭。然而,遇到親友橫遭不幸的人,她總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相勸,要他們心懷寬恕,放眼未來,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折磨自己,要永遠走好路、做好事!
以任何標準、在任何年代來看這件事情,都讓人不得不佩服上人和王沈月桂深邃的智慧與大慈大悲的胸懷。
◆一位非凡的女性
二○○二年四月十四日,「台中慈濟志業園區」終於在潭子動土了!看到這萬人歡騰的喜慶場面,我不禁想到,對籌募台中慈濟志業園區建設經費出力甚多的王沈月桂。
就在一個星期前的四月六日,王沈月桂一場短短的即席演講,就向來訪的數百名中區醫療志工及培訓委員募到了十五萬元的水泥錢。「賣水泥」是她近來最熱衷的活動;事實上,不只是潭子園區,慈濟的任何志業體,只要是有需要,她都會盡力護持。
想起那天,王沈月桂在樹林下的露天講台勉勵比她年輕幾十年的慈濟人,那個情景就像是老菩薩在叮嚀小菩薩。
離開園區前,我於人堆裏尋找王沈月桂,想跟她道別。永遠是那麼顯眼的她,一下子就被我看到了;她正笑得好高興,用手掩著闔不攏的嘴。那一瞬間,我在她身上看到了上人的影子。每當上人非常開心的時候,也會用手掩著擋不住的笑意。
我不禁想到上人對「孝」的開示:「古聖先賢以孝為宗,佛經以孝為戒,萬善之門以孝為基。人人應禮敬供養尊親如堂上活佛,並擴展短暫的親緣私愛,成就清淨覺情,普及累生累世的父母。」
上人在還沒有出家前,就被豐原的鄰里稱道為孝女,出家之後,更是把對父母的那分愛澤被眾生。
在採訪王沈月桂的過程當中,由於她的身分特別,我一再提醒自己,除了她是證嚴上人母親這個不能改變的事實之外,我要從最平實的角度,把她當成慈濟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位老委員來觀察。
儘管如此,我依舊看到一位非凡女性,一位時時升起慈悲心,處處助人離苦得樂的菩薩。
文章轉載自慈濟月刊429期(2002年8月25日出刊)澎湃的生命能量
Saturday, 6 February 2010
隆慈青幹部精進日 群體共識集體成長
二O一O年一月三十日下午,吉隆坡各大專慈青幹部齊聚在半山芭共修處,參與“慈青幹部精進日”,分享落實四合一架構的成效,同時為新一年定下新的目標、新方案。
今年,慈青共有五大目標,分別是“人間菩薩大招生”、“深入靜思法脈”、“環保年輕生活化”、“慈青幹部扎根慈善”,以及“編寫慈青大藏經”。
◎ 慈青的五大目標
慈青學長會副組長張傳溢學長依據五大目標作解說。
慈青是幫助證嚴上人推動凈化人心願景的一員,所以慈青幹部要在校園裡更加努力落實“人間菩薩大招生”,接引更多同學一同走入慈濟。因此,各大專院校慈青以二O一O上半年送出一千個竹筒為目標,計劃在在半年內接引一千位新同學成為慈青。
“深入靜思法脈”目標主要是在慈青之間推動“晨鐘起.薰法香”。拜現今科技之賜,只要一個按鈕(電視遙控器),證嚴上人就出現在眼前,希望藉此調整慈青的生活作息時間,同時吸收上人的法髓。
現階段的環保課題越來越受重視,而茹素就是環保最快的方法。目前,吉隆坡幾所大專院校慈青正發動每星期齋戒吃素活動。
以文良港一帶的慈青為例,同學透過“面子書”(facebook)呼籲每星期三吃素,只要一天吃素,就能減少一天對地球造成傷害,也讓地球能喘一口氣。目前為止,文良港區慈青和同學已有一百個人響應此活動。為帶動年輕人響應素食救地球,推動慈青持素也是今年的目標之一,希望從一天、兩天開始,慢慢增至長期性的齋戒運動。
博特拉大學的慈青聯絡人李宜芳不僅自己開始素食,也帶動慈青幹部落實“心素食儀運動”,她和慈青幹部之間建立默契,以每個星期一為素食天,也在“面子書”里推廣此項運動,鼓勵身邊的同學一起來響應。
吉隆坡四個社區慈青配合每月慈善日,跟隨慈濟志工一起到社區訪貧、或到機構關懷,親身接觸課堂以外的苦難而有所體會。
今年起,學長會成立了人文真善美小組,鼓勵各大專人文真善美小組,將參與的活動作記錄,編寫慈青大藏經。
◎ 堅定的慈青使命
拉曼大學慈青幹部陳祖淞說,參加台灣舉辦全球慈青日及慈青慈懿幹部研習營時,體會最深的就是台灣慈濟宗教處主任謝景貴爸爸的環保課。
謝爸爸的話讓他開始反思:“我們自己養的動物通常較少會宰來吃,可是為什麼吃外面賣的肉又沒感覺呢?牠們都同樣是生命,為何有如此差別?”
祖淞思考到最後,明白了生命的可貴,也理解上人的慈悲;因此他發願持素一個月,待逐漸習慣後,就一輩子茹素。
國際醫藥大學的慈青幹部戴欣穎在二OO九年底回台時,明白茹素的重要性後,發願一輩子持素。新的一年裡,欣穎期許自己能夠堅持到底不破戒。
慈青學長會組長梁貴勝在“二OO九年吉隆坡慈青會務報告”中分享落實四合一架構的成果,他說,將慈青落實社區以後,最明顯的成效就是,從以前十六所增至現今二十六所大專院校都擁有慈青的足跡。
其中博特拉大學慈青在校園內帶動同學做環保,獲得校園內的AIESEC團體認同,獲邀今年在三月一起協辦校園環保展。
慈青顏秀梅在大家的祝福下,正式成為吉隆坡管理與科學大學首位慈青幹部。
“慈青活動讓我看見苦難,及需要幫助的人。但單憑我一個人在校園帶動的力量還不夠,我希望把握機會接引更多同學來參與。”克服交通上的不便,每一次參與慈濟對秀梅來說是充滿期待。她曾告訴學長姊:“我願意把錢和時間用在轉站搭巴士、火車、德士來出席慈青活動,都不願意浪費在購買衣服等事上。”
今年一月,一些朋友曾邀請秀梅一起組成環保學會、在校園帶動環保;雖然最後該環保學會無法成立,但秀梅隨即轉念,課堂後在同學面前呈現環保簡報,同時也為海地地震災民募心募款。
◎ 傳承使命志不移
“心念沒顧好的時候,越想離開,就越要留下來。”這是畢業慈青黃健競給慈青幹部們的話。
健競在畢業後曾發願要陪伴慈青,如今她成功留在吉隆坡教書。
“相信願力,當你結下好緣時,菩薩就會幫助你。”健竟勉勵慈青,當一個人對自己有著一分願力時,就會永不停歇地往前走。
張傳溢學長當初因為經濟問題而繼續在本地深造,促使他陪伴慈青至今。他用了五、六年時間,從慈青學長姊開始培訓,去年受證為慈誠。他曾問過自己:“如果上人要我們放下所有的事物,全心幫他五年,我肯嗎?”
一位志工對他說了一句話:“事業是我的副業,志業才是正業。”讓他豁然開朗,奉行至今。傳溢學長也發願茹素,將上人賜予他的法號“誠謚”別在胸前,永銘上人的教誨。
活動最後,吉隆坡和氣慈青慈懿幹事魏碧華親手將慈青制服及培訓幹部證件交到慈青及學長姊手上,在大眾的祝福和見證下,他們進階成為慈青幹部和培訓慈誠委員。
Friday, 5 February 2010
The Star: Charity knows no bounds
By RACHAEL KAM
The Tzu-Chi Foundation which was founded by a nun in Taiwan has undergone a miraculous growth. It now has 10 million members in 47 countries who do charity work around the world and save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AS a charity organisation, the growth of the Tzu-Chi Foundation is miraculous. Started off in 1966 by a Buddhist nun with a group of 30 housewives doing voluntary work, the Taiwan-based organisation today has 10 million members worldwide with branches in 47 countrie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phenomenal expansion is perhaps its motto: “Do good deeds, say good words and think good thoughts – with action”.
Tan Chee Wei, Tzu-Chi’s administration head in Kuala Lumpur, says members of the group are active in international relief activities, helping victims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ity.
Besides giving immediate aid in the aftermath of a disaster, Tzu-Chi volunteers also provide mid-term and long-term assistance such as rebuilding homes for survivors.
“We believe in being united in difficult times,” Tan says, adding that this was the wish of Tzu-Chi’s founder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The foundation that started in Hualien, Taiwan, with volunteers saving some money each day for charity, is today one of the three largest Buddhist organisations in Taiwan. The other two are Fo Guang Shan and Dharma Drum Mountain.
It started off doing simple charity work in the neighbourhood but has, since 1993, expanded into eight areas covering medical aid, education, culture, international relief, bone marrow don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mmunity voluntary work on a global basis.
Tan cites the 7.0 magnitude earthquake that wrecked the Haitian capital on Jan 12 as an example.
After the killer quake flattened Port-Au-Prince, Tzu-Chi immediately sent volunteers from its US branch to assess the situation and make preparations for relief work. Subsequently, it delivered 50,000 blankets, food, clothes, water dispensers, medical stuff and equipment to the devastated city.
The Kuala Lumpur branch also started a fund-raising campaign on Jan 16 to raise money for the survivors, Tan says.
“We will work out mid-term and long-term aid programm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disaster and help to rebuild the society,” he says, adding that this will include setting up temporary hospitals and schools in Port-Au-Prince.
Tzu-Chi has a strong team of volunteers comprising architects, engineers, doctors and medical officers to see to the success of its long-term plans, Tan says.
“Some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have even stayed in afflicted places for two years after a disaster to ensure that the rebuilding of hospitals, schools and houses is completed.”
Under the foundation is the Tzu-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Tima),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96 and now has 58 branches in 11 countries. It has more than 7,000 medical volunteers and has been providing free medical services in 39 countries.
In 1993, Tzu-Chi started a marrow donor registry called Buddhist Tzu Chi Stem Cell Centre. It has handled over 1,801 marrow transplants in 27 countries.
Currently, Tzu-Chi’s medical care network has six hospitals in Taiwan and runs a system of free mobile clinics around the world.
“Basically, we provide food, clothes, material necessities, medical care and spiritual consolation for disaster victims, the sick, and elderly,” Tan explains.
Tzu-Chi volunteers also produce special food products and recycled blankets under another arm, the Tzu-Chi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ids Association (Tiha) whose membership comprises manufacturers.
This came about when the founder realised that cooking for survivors after a disaster was a big problem and the food manufacturers came up with products like instant rice and noodles that can be prepared even with cold water.
Other than instant food, they also manufacture special blankets made from recycled mineral water bottles. The blankets are light and can be transported easily.
In Malaysia, says Tan, their most successful project is their recycling programme aimed at raising funds as well as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ogramme started in 1992 and today has 50 centres nationwide, and 80 mobile collection points in Kuala Lumpur and 55 in Klang.
“We raise an average of RM40,000 monthly in Kuala Lumpur alone,” he says.
Mobile healthcare
The foundation also runs mobile clinics every second and fourth Sunday nationwide for some 500 poor families and refugees who are registered with them. Free clinics are open every Sunday in Malacca, Klang, Kuala Lumpur and Penang. Plans are afoot to open these free clinics Monday to Friday from March, Tan says. They are accessible to patients of charity homes, beggars and disabled people.
Tan says Tzu-Chi also operates 10 cafe-cum-bookshops nationwide and they organise charitable events regularly. It has also been running learning centres in Penang, Kuala Lumpur, Klang and Malacca to promote calligraphy, cooking, tea ceremony and other cultural activities.
Indeed, Tzu-Chi has branched out to embrace almost every aspect of life for the benefit of its members who comprise not only Buddhists but people of other religions as well.
“We are not promoting religion but just doing charity fo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stresses Tan.
In Malaysia, it has 300,000 donating members of whom some 10% are active members.
Google谷歌獻愛心 慈濟感恩
全球知名網路搜尋引擎業者谷歌Google總部,首次將鉅額年度公關費用捐贈給25個慈善機構,佛教慈濟基金會是其中之一。2月2日,佛教慈濟基金會收到來自美國舊金山面額50萬美金支票,對於Google發揮企業回饋社會的良能,慈濟基金會深表感恩。
有感於全球尚未完全走出金融海嘯陰影,Google改變以往編列公關預算作為獎賞饋贈等慣例,首次將這筆2000萬美金的預算用來作為慈善用途。經過多翻詳細觀察與評估,總共篩選出25個慈善機構,其中包括慈濟基金會。
事實上, 2009年下旬,Google總部的網站上即揭露此項訊息。2月2日,Google總部一張署名【Google Inc. Charitable Giving Fund of Tides Foundation】,面額50萬美元的支票(約1600萬台幣),郵寄到慈濟美國總會,美國總會也在第一時間將此訊息轉回花蓮本會。
(撰文:徐伯卿,資料來源:基金會宗教處,2010/2/3)
Thursday, 4 February 2010
第一屆《遠見》雜誌15位台灣環境英雄之證嚴法師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垃圾回收從2000年的9.8%,提高到去年的38.6%,成效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垃圾量更由十年前每人每日的 1.143公斤,大幅降至0.584公斤的新低。這項傲人的台灣成績單,慈濟的貢獻不小。
「全台灣1/3的寶特瓶都是由慈濟回收,」前環保署長陳重信盛讚,慈濟絕對是十年來台灣資源回收跟垃圾減量的最大貢獻者。
本篇文章摘自:遠見雜誌2010年1月號
2009年11月底,中技社執行長兼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董事長林志森帶了15位中國資源再生協會會員,參觀慈濟內湖環保站。
這一行來自大陸國務院、發改委、環境部的高階官員,以及企業總經理們,聽完志工解釋完紙類、瓶罐、寶特瓶和電器拆解等資源回收的分解動作,全都睜大眼睛,直呼不可思議。
對他們而言,儘管中國也做回收分類,但遠不及眼前的志工這麼徹底。不論男女老幼,志工們站在輸送帶前,把色紙剪開分類,將回收電器拆解再使用,或是把寶特瓶蓋剪開,好送到紡織廠溶解,再製成毛毯。
「連離台前的歡送會,他們都不忘向行政院政務委員梁啟源表達對慈濟的佩服,」林志森轉述。
在全球抗暖化的大趨勢下,廢棄物資源化正是節能減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像內湖這樣的回收環保站,慈濟散布全台灣共有4500個,從事資源回收的志工超過六萬人。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垃圾回收從2000年的9.8%,提高到去年的38.6%,成效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垃圾量更由十年前每人每日的 1.143公斤,大幅降至0.584公斤的新低。這項傲人的台灣成績單,慈濟的貢獻不小。
「全台灣1/3的寶特瓶都是由慈濟回收,」前環保署長陳重信盛讚,慈濟絕對是十年來台灣資源回收跟垃圾減量的最大貢獻者。
點滴不浪費 還把垃圾變愛心
「環保人人能做,人人會做,簡單又容易,而且不分時間、不分地點,」過去曾經開著賓士車做環保的志工陳清海說,從零歲到百歲,只要提得動、放得下,統統可以做環保。
慈濟也可說是台灣減碳運動最早的發起者。因為信仰,他們推廣素食少肉,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解釋,因為吃肉會增加碳排放量,每個慈濟人出門,也總會隨身攜帶碗筷杯。
證嚴上人更不用說,在早期還沒有節能減碳一詞時,她就已經身體力行。住在靜思精舍的她,堅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自耕自食修行生活,因此食用的全是低碳里程運送的食物,而菜渣、果皮也製成有機肥,點滴都不浪費,雨水更是用大水桶接盛起來再利用。
慈濟發言人何日生觀察,上人一張紙會用鉛筆先寫,寫完再用紅色原子筆,再換藍色原子筆,而且正反面都不浪費,「就連禮物上的緞帶、包裝紙都是仔細地拆,然後拿來再利用。」
光從資源回收成績,過去18年,慈濟減碳約16億棵20年生的大樹,這還不包括其他零零總總的低碳生活。也難怪2005年舊金山世界環保日,慈濟是唯一受邀演講的民間團體,2007年更獲頒聯合國環保成就獎。此次獲評審青睞獲第1屆《遠見》雜誌台灣環境英雄獎,也就實至名歸了。
Wednesday, 3 February 2010
看見 上人對宗教的尊重
今天大家都預知會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在莊嚴堅固的教堂裡,祥和的十字架下,上人將在這裡爲大愛村的新住民,獻出祝福與期許。
接近十一點, 上人來到教堂門口,在長老的見證下,上人將教堂鑰匙親手交給長老,現場響起一片掌聲。這象徵著,這所六十一年歷史的教堂,在莫拉克風災中毀壞,卻在大愛園區裡重生。上百位大愛村的住民守候在現場,見證這歷史的時刻。
走進教堂的 上人,看來既慈祥大度,又虛懷若谷。上人走到教堂最前排的椅子,當司儀恭請上人就座時,上人沒有如往昔般,直接在位置上坐下,而是環顧左右,並且邀請長老一起坐下、邀請大家都坐,這時候司儀趕緊幫忙請大家坐下,並再次恭請上人就座。
上人的舉手投足,都可看見他對原住民宗教信仰的充分尊重與禮儀。
當司儀恭請上人開示時,上人起身,兩步就可以踏上講台,但上人卻遲疑一秒鐘,隨後伸出手,準備脫去自己的僧鞋。『脫鞋』,表示對教會講台的尊重,這是上人貼心的舉措。卻讓現場看見這個小動作的人,無比的感動與懺悔。因為所有工作人員,前日就在教堂的講台上彩排,但大家上上下下,從沒人想過,上教會的講台應該要脫鞋。可見得,上人對跨種族的信仰,是多麼細微的尊重,對弟子的教導,又是如何的以身作則,潛移默化。
當 上人準備脫鞋時,旁邊的長老趕緊用眼神告訴上人:請無須脫鞋。因為原住民朋友上台表演時,也沒有脫鞋。此時,上人才將準備脫鞋的手收回,走上講台。
上人在開示中提到,未來這個大愛園區,期待能成為國際典範的社區。不只硬體設備是典範,軟體,也就是將來的住民,也期待他們能成為人品典範。上人並提起,慈濟人說的菩薩,也就是基督教中說的天使,因此菩薩與天使是同樣的,都是聞聲救苦。
上人開示接近尾聲,旋然轉身看看講台上的十字架,看了三秒鐘後,上人帶著笑容再轉身面向大眾,上人說:看阿,我站在十字架底下,多麼好阿。天底下的人都是地球人,理應沒有宗教的分別,因此基督與佛陀的愛是相同的。這時現場響起一片掌聲,大家都被上人所帶動的氣氛感動了。原住民朋友臉上帶著笑容,眼神透露出歡喜。
站在十字架底下的 上人,再次爲慈濟,寫下了歷史。
Tuesday, 2 February 2010
慈濟精神來自《無量義經》
茫茫人海中,能夠同心、同道又同志,是多麼難得啊!大家有緣共同走在慈濟菩薩道上,為普天下眾生奉獻心力,是多麼殊勝的因緣,你們要好好珍惜!
社會要詳和,一定要從「家庭」開始;家家幸福,才能建立祥和的社會;社會詳和,國家才能健全。而家庭幸福的主導者很多是「先生」,你們是慈誠幹部,要做現代人的模範。
智慧如日‧慈悲如月
今年很特殊,有兩個中秋。上個月的中秋氣候清朗,月圓如鏡;這個月的中秋,從昨晚到現在雷雨不斷,晚上是否能雲開見明月呢?不論天上的月能不能顯露,人人心中的月一定要常保光瑩!不僅年年有中秋月,最好日日都是中秋月—心中一輪明月,日日照耀大地,讓暗角眾生皆得光明、清涼。
佛教中,月代表「慈悲」,日代表「智慧」。日光一出,不論何種境界都能清楚顯現;人生只要有智慧,就不怕路途坎坷,不論環境如何,都能輕安自在。月代表慈悲——人生如火宅,在熱惱熬時,最需要如月之清涼;慈悲就能予人清涼、安詳。人生不可缺少智慧和慈悲,就像世間不可缺少日和月一樣。
凡夫就是「反反覆覆」—心中本具的智慧和慈悲被無明習氣遮蔽,以致隱晦不顯,難以在迷茫的世間掌握正確的方向。慈誠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都已經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所以要以身作則,引導迷失真心的人,促進社會詳和安定。
成佛妙法十六字
慈濟精神以《妙法蓮華經》為主臬,而法華經之前有《無量義經》。佛陀宣演法華經之前,先演說無量義經,之後再接著演說法華經;可見,無量義經是法華經的精髓,法華經是無量義經的延伸。
每次談到《無量義經》,我就滿心歡喜!尤其經中有一段是:「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十六個字,每天都在我腦海中浮現!慈濟三十年路,就是依照這十六個字走過來。
靜寂清澄
人生為什麼有煩惱呢?人生為什麼會有錯誤呢?就是因為欠缺「靜寂清澄」的心。心志動搖不定,就像是一湖濁水,如果再丟石頭下去,擾動了濁水,就會「一念差,萬念錯」了。
心靜下來,智慧才能顯現。所謂「大圓鏡智」,是指—顧好心念,運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在分秒中隨時丟掉煩惱,一點都不讓煩惱擾亂自己的心;如果能有這樣的功夫,心就如一面圓而清澈的鏡子,山來山照,水來水照,智慧心光明明朗朗照耀人間。
志玄虛漠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得人身,就要把握此生度此身,好好地發大願、立大志。願大、志大,就是「志玄虛漠」—「玄」是玄遠微妙、廣無邊際的意思;也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將大愛奉獻給普天下的眾生—發大悲心、立大志願。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但是發心容易,恆心難。凡夫心反反覆覆,「發心」很快,「變心」也很快—開始時很感動,生起一念喜捨心,過沒多久就後悔,覺得自己太衝動,愈想愈「捨不得」。所以,發願立志要有「真喜捨」的心,不論遇到何種境界,都要經得起考驗,這個志願要能經歷「億百千劫」也不動搖。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是「意念」的境界;「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代表「毅力」。只要做到這十六個字,成佛就不難!
甚深微妙無量義
在菩薩道上修行,應該相互鞭策、磨練,恆常抱持「虛心學習」的態度。我們都知道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既然他有能力成就別人成佛,可見他本身也是具足智慧與慈悲;但是他仍然現菩薩相,仍然常住學地,不斷地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慈濟的千秋濟世志業,需要每位慈濟人「守志奉道」—法華經的精神,就在《無量義經》第一品「德行品」中那十六個字。
第三品「十功德品」,則解說這部經是何地深奧微妙。大莊嚴菩薩讚言︰「世尊說是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真實甚深,甚深、甚深。…當知此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之所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敗壞。…」這部《無量義經》不但義理深奧,而且非常微妙,普被三根—不論是上根上智、中根中智、下根下智的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經中的道理,發揮經中所言十種普度眾生的不可思議功德力量。
發菩提心‧起慈仁心
例如十種功德力中的第一功德力,包括「能令菩薩未發心者發菩提心」、「無慈仁者起於慈心」,意指如果能將這部經運用在人間,就能教化人群,使未發心的人能發菩提心,自私不仁者生起慈悲心。
諸位,你們未加入慈濟時,有很多人不曾接觸佛法,也不知道什麼是菩薩,以及當菩薩應該具足什麼條件?但是,因為聽到、看到慈濟人身體力行救拔苦難眾生,而被感動,於是發心付諸行動。在還沒聽到、看到,還沒感動、行動之時,是「未發心者」;聽到、看到了,感動、也化為行動了,就是「發菩提心」。
真正的佛法,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只是自己受用,還能普及人群,這才是真正的「微妙」。這就是妙法。
再來是「無慈仁者起於慈心」—有的人比較自私,認為自己快樂就好,不關心別人的痛苦。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自己快樂,為什麼不讓大家都快樂呢?
慈就是「予樂」—給予眾生快樂。社會人人快樂、人人幸福,這個社會才能詳和。如果只有自己平安,其他人卻受苦受難,自己能快樂得起來嗎?所以大智慧者一定是大家都快樂後,自己才真正感到快樂。例如諸位到慈院當志工,幫助病人化解煩惱;看到病人露出快樂的笑容,自己更歡喜!
想給別人快樂,自己一定要先建立「慈」、「仁」的心。對於欠缺慈仁心的人,我們必須設法教導他們將小愛化為大愛,引導他們投入服務眾生的工作。
「公信」源於「自信」
慈濟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具備「公信力」。公信力從何而來?來自團體中每個人的「自信」和「自我要求」。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有和佛一樣的大智慧和大慈悲;進而自我要求、自我磨練,開顯本具的佛性。
自信從「心」起,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照顧得「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但是守持與否,要看你們自己。力量就在你們心裡,不能輕視自己喔!
慈濟精神來自《無量義經》,三十年來就是「守之不動」地力行菩薩道。各位都是慈濟世界的慈誠金剛,希望大家都能守「志」不動、億百千劫。
資料來源:取自慈濟月刊3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