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所追求,有的人追求身體的自由,有的人追求心靈的自由。
追求心靈的自由有兩種 —— 一種人盡量調服自心,追求真理,學習包容、原諒,因此讓心靈得到輕安自在;另一種人心量狹窄,不斷地計較人、事,惹出紛爭,卻認為自己想做的事,是個人的自由,其實這種如野馬狂奔的心態,充滿煩惱、恐懼,何來自由可言?
追求身體的自由也有兩種 —— 一種人安分守己,行事謹慎、避免犯錯,進而能付出助人,所以自然到處都心安身輕;另外一種人則抱著愚癡的念頭 ——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飆車、吸毒、沉迷聲色,卻招致許多身體不自由的後果。
有智之人追求的是身心的真自由,若能守規矩,同時利益人群,如此身心歡喜自在,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和自由;反之,毫無節制、自以為是的自由,如同無知的孩童玩火,實在很危險。
人生道路應尊重他人的自由,不能只想自己為所欲為而妨害他人自由,因此禮儀教育不可廢棄。每個人守好規矩倫理,負起責任使命,培養善念,才是世間之福;否則一味地強調“開放”、“自由”,卻沒有規矩、軌道,找不到路與方向,就紊亂了秩序。
因此人人必須有規戒,“戒”是防非止惡,預防自己逾越禮節,這叫做“懂規矩”。做人首重“人道”。謹守做人的道德——五戒五常,律己防非,五倫有序,萬善和融。
“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五種人倫常理,對應佛教根本戒律的“五戒”—— 仁就是“不殺生”;義是“不偷盜”;禮是“不邪淫”;智是“不飲酒”;信是“不妄語”;這都是人生正道。
首先是“不殺生”。世間最寶貴的莫過於生命,殺人或自殺都是犯殺戒;佛陀教導我們應疼惜一切生命,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人類既然自詡為萬物之靈,應保護萬物。
其次是“不偷盜”。對他人的財物萌生貪念,一旦付諸行動,小則偷竊大則強盜;盜取不成傷人害命,都是戒律所嚴禁。
“不飲酒”。時常保持神清智明,智慧得以萌發;飲酒會亂性,世間有多少罪惡,皆因亂性導致喪失理智,鑄下種種錯誤。
“不妄語”。做人要有誠信,才會受到肯定尊重與信賴;人若無信,如何立身處世?誠如孔子所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其何以行之哉?”
傳統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合組家庭必須負起家庭責任,教養下一代,不能逾越人倫之道;長幼有序,各年齡層都要守好各自本分;朋友有信,對朋友要有信用。
人倫之禮是做人的本分,五戒、五倫都遵五常、守戒律,實踐人倫道德,人生就會平安、幸福,社會祥和安康。
本文載錄自證嚴法師著作 《人生經濟學》之人與人之間,198頁至201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