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May 2010

幸福青春 勤耕開心道場




Sample Image
「對我而言,過一天就少一天,過一年就少一歲。」時日飛逝,迅如疾矢,證嚴上人表示,「來不及」的感覺愈益迫切;而年事漸高,現今最盼望的就是年輕人承擔使命,呵護未來的地球與人群。

不少年輕人熱衷於電腦遊戲「開心農場」,甚至沈迷到廢寢忘食。上人在全球慈青日上,期許慈青要善用分秒利益人群、成長慧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顧好自己的道心,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若晚上十一點半即就寢,早晨五點半『晨鐘起,薰法香』,不只可以聞法、相互勉勵;也因為頭腦清醒,在學業或工作中,分析事理將更睿智敏銳、做事更有魄力。希望大家不要沈迷『開心農場』,而能轉向『開心道場』。」

念念好念則日日好日,上人開示:「每個動作皆以利他為先,就是造福;心存無私大愛,即是智慧。在慈濟菩薩道上,時時去除煩惱,精進福慧雙修。」


青年慈悲潮流 力行素食環保

而今年也是環保志業推動二十年。一次,上人曾回憶曾到過一座牧場,看到被豢養的牛隻分格緊鄰站立,活動空間極小;且得知乳牛老了無法生產牛乳時,就會被販賣、屠宰。

「有良知的人,還吃得下牛排嗎?」上人說,人若不吃肉,就沒有人會殺牠,也不會有人養牠。「希望人人培養慈悲心,愛護一切生命,不食眾生肉。」

聞及慈青推動素食且力行環保,上人感到相當寬慰。「不要輕視點滴愛心,只要耐心培養,就能成為無量大愛;莫怕力量微薄,只要持續用心做,累積起來就有大影響!」


做好事不困難 不做才是真困難

上人常常叮囑大家,世間災難皆源於人心貪欲,人人應該從自己做起,力行素食、環保;人人能改變生活習慣,環境就能改善。

人生無常、國土危脆,有限生命隨時間不斷減少;上人勉眾每一天都要成長慧命,不要白白空過。「做好事不困難,不做才是真困難。要戒慎虔誠、精進不懈,在人間發揮愛的力量,讓生命價值再提升。」

不論是慈青或所有慈濟人,於慈濟宗門中更應由內而外,落實立體琉璃同心圓;團隊和睦、順利運作,才能招募更多人間菩薩。上人說,「加強人間菩薩招生,用意不在於多募款,而是要啟發人的善念,人間才能祥和無災。」

修行即為去除煩惱,人與人之間合心,團體和和氣氣、彼此互愛,才能結合力量為人間付出。上人叮嚀要調和聲色,學習承擔、圓融。「心清淨,法才能入心。要時時滌除人我是非煩惱、調伏剛強習氣,培養勇於承擔的責任心;凝聚虔誠,不求自身利益,但求人人平安、離苦得樂。」

證嚴上人開示於2009年12月17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18期

Tuesday, 25 May 2010

見證台灣生命力 - 生機

見證台灣生命力--生機 from iliy2004 on Vimeo.

4/22世界地球日,見證台灣生命力節目持續帶您關心生態議題,本週同樣為您呈現48分鐘特別節目,而節目中所呈現的影片,全都出自於慈濟大學傳播系四年級吳沅明同學的畢展作品。

 

 

關心我們的地球,守護我們的環境,就讀傳播系的吳沅明,期盼回饋所學,傳播心靈的健康,透過影片喚醒更多人關注,地球媽媽生病了,大小乾坤息息相關,素食、環保,就是要救地球,更多深刻的議題,要與您一同省思與探討,也帶您一起看看年輕孩子如何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曾經唸過第三類組的吳沅明,對生物基礎有一定的瞭解,在影片一開頭就用了培養皿作譬喻,放在顯微鏡下的,是每天做實驗的培養皿,而它也讓我們看見了一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世界,培養皿中的果涷,是細菌賴以生長的養分,俯瞰美麗地球藍與綠間的灰色地帶,是人類生長的地方城市,就像是菌落,那裡資源消耗量最大,產生最多有毒物質,地球受到細菌侵擾,就像人體生病時,會以發燒增強免疫系統作用,來維持生命,同樣,地球體內出現危機,會升高體內溫度增加免疫作用,天災就像是地球的免疫系統,必須抑制害菌生長,來降低對身體的危害細菌。

也許我們不解,為何害菌要侵害我們的身體,而不學習與如何我們共存,它肆意的傷害,如果我們死了,他們也將不復存在,與地球共生息的我們,等細菌滿了,毒素夠了,養分沒了,細菌也不可能存在了,當培養皿原本富足的養分因為細菌不斷消耗、擴張,導致密度過高,養分供應不足,進而產生爭奪養分而自相殘殺的情況,最後,養分沒了。

我們的存在可以減少傷害,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酸性體質是病菌生長的優質環境,吃肉讓我們的體質變成酸性,也讓地球快速變酸,吃蔬果米食可以調我們的體質,也調地球的體質,不管你要做什麼,在你伸出手前,請先思索它將給環境帶來的傷害。

我們的存在可以不是傷害,只要你願意,一個小動作,世界將因你而改變。
本週見證台灣生命力特輯節目,「生機」,帶您看慈大所教育出來的孩子如何回饋所學,堅持健康傳播,年輕人又是如何發揮行動力,為我們的環境付出心力。

 

文字轉載自大愛電視網 - 見證台灣生命力之生機

Monday, 24 May 2010

四攝法無量 願行無畏艱

321
海外慈青於援助海地行動中,親身入苦知己福,用心付出之餘,還回僑居地帶動。(攝影者:何嘉笙)

【證嚴上人5月23日志工早會開示】
「宏觀天下,真的感恩,拜現代科技的發達,讓我們可以就地神遊到了大陸廣州,更遠的到了加拿大,的確這都是神通廣大!」今日志工早會上,透過網路視訊,廣州慈濟人、溫哥華加拿大慈青們一同連線參與早會,千里一瞬間,空間無秒差,上人期許人人的心靈也是分毫無差。

上人開示,「佛陀的時代不也都說有神通,過去幾十年,我都一直跟大家說我們不談怪力亂神,可是我們要相信佛陀說的法,神通應該是人人在精神上無處不通、無事不達,只要人人發揮精神力量,所付出的就有通達的成就……」

佛法生活化 覺悟惜分秒
一心念是一顆種子,落實在生活中堅定起正確的信念,上人開示,「佛法在人間,更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在生活中都是不知不覺,不知時間如箭一般的飛快而去。覺悟的人,每一秒鐘都可以發揮我們的覺悟良能,可以庇應眾生;但如果還是在沉迷中,可能心思雜亂,意念無明,還有貪瞋癡等等,對家庭社會與自己的身心都是傷害,也都是在時間的流逝中,不知不覺累積業力。所以在生活中要提高警覺、要戒慎虔誠。」

上人說,「戒慎虔誠貴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世都要用虔誠的心,慈濟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內外一致,自己才能覺悟且能增長慧命,對社會、對人間、對家庭和自己才是有正面的幫助,所以佛法在人間、在生活中。」

慈青以天下為己任 度眾生於十方

上人以慈青菩薩為例,自四月份以來,全台各地的慈青於社區推動齋戒素食,有的舉辦創意素食料理活動、有的號召捐素餐,上人讚嘆這一群新時代青年有新觀念,即使走入職場也以天下事為己任,並傳承法脈給學弟妹。上人說,「天下事匹夫有責,他們的心總是心寬念純,對社會的關心與心靈的觀念很正向,不只是自己守護誠正信實,還要把這觀念傳承給年輕的慈青,一屆傳一屆,這樣的慈青大家庭很親切。」

除了台灣慈青,加拿大溫哥華慈青也舉辦音樂會,為海地災民募款;大陸蘇州慈青日前則是舉行「親恩浩連天」音樂手語劇,透過孝親的重要,感動了許多青年與家長;美國的慈濟人與慈青在校園裡募集了許多文具,日前也在海地進行發放。

菩薩修行四攝法 修己度眾行人間

上人開示,慈青的帶動和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重在四攝法的力行:布施、利行、愛語、同事,「要力行愛與『布施』,這是菩薩要有的條件,我們還要學習『利行』,利益眾生的行為,事事要能服務眾生,這是我們的立志立願為天下蒼生而力行。」

上人說,「還要『愛語』,說話要說好話,用慈言愛語引導眾生,讓眾生心靈軟化,引領他們往善的方向,傳法到人人的心坎裡;還有『同事』,同學、上班工作的夥伴都可以叫做同事,彼此同事度、互相關懷,這稱做四攝法,是菩薩不能缺少的方法。」

愛語同事度 布施利眾生

加拿大的慈青為了在校園中舉辦音樂會募款賑災,不僅要感動校方,徵求學校的同意,還要同學之間相互鼓勵,以做到利益眾生的目標,上人讚嘆,「在日常生活中,你想佛法有離開人間嗎?沒有。佛法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加拿大慈青要發揮愛語的方式,還要以利益眾生,這種深入人人的心坎裡,真的不簡單。」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慈青代代相傳法脈相承,以時代為己任,上人期許,青年心願行,力行佛法在人間。

文章及圖片轉載自慈濟大愛網 - 四攝法無量 願行無畏艱

慈青千萬素 名人來響應

241慈青同學跟外國訪客分享茹素的好處,邀請他們能夠一同來響應。(攝影者:陳婷

因應世界地球日,台北市環保局在中正紀念堂舉辦「守護地球、珍愛家園、蔬食抗暖化」活動,並邀請諸多環保以及蔬食團體,一同響應茹素。北區慈青、慈青學長、慈懿會志工,也一同積極來響應,並且推廣這次茹素減碳、愛地球的活動。

把握分秒不空過 慈青志業課業兼顧
許多慈青、慈青學長在4月17日,一早就到中正紀念堂場佈,在有限的空間中,要納入許許多多的功能,讓前來參觀的民眾,能夠感受到我們推廣茹素的用心。

慈青們發揮巧思掛上紅布條,彼此合心和氣、協力互助,幸福喜悅的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即便許多慈青在這星期面臨期中考週,但每位慈青同學用相互補位的方式,一同來推動這次的蔬食活動。

北區慈青合心幹事余宛蒨帶著所有的慈青,到廣場練習《就是現在》一曲,從輕快的歌曲和活潑的舞步中,告訴大家吃素愛地球就是現在開始。慈青學長楊景卉學姊與大家分享到:「希望今天大家要以身作則,響應吃素從自己開始。」

慈懿會合心陳添福師伯,帶領夥伴大聲喊出口號「時代青年千萬素,減少百萬CO2~YA!」開始今天一整天的活動。

分享創意食譜 好做更好吃

「豆干很好吃,歡迎試吃看看!這張是『綠世代隨行卡』,裡面有豐富的素食食譜,回家可以嘗試做做看。」慈青同學拿著『綠世代隨行卡』, 賣力的跟每位民眾分享。

這次的推廣餐點,是王靜慧師姑及一群年輕的慈青學長當場用心製作,希望第一次吃到素食餐點的民眾,都能嚐到最美味的蔬食佳餚。

責香積組的慈青學長黃思維說:「希望藉由推廣素食讓大家認識素食。用素火腿、鳳梨、生菜等等素食材料取代葷食,嚐起來清爽、健康、不油膩,口感一樣好,讓大家知道平常常見的葷食也可以用素食製作。」

242











香積組的慈青用心的準備佳餚,讓來參觀的民眾都能體會到蔬食的美味。(攝影者:陳婷)

有民眾分享到,這次吃到的素食口感真的很不一樣,這次的蔬食料理,吸引會場眾人的目光,每位試吃的民眾都讚不絕口。

慈青台北醫學大學謝鈞帆分享:「素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希望藉著這次的推廣活動,發揮素食創意。這一次,我們也有設計出,比較簡單上手的蔬食食譜,讓蔬食年輕化、更能生活化。大家一起為地球貢獻一份心力,減少地球暖化。」

243
表演藝術家唐美雲女士(左),一起響應吃素救地球的活動,向慈青分享吃素心得。(攝影者:陳婷)
名人齊響應 茹素救地球

這次的活動中,也有許多名人一同來響應。藝人唐美雲也前來響應這次的活動,她認為茹素不會造成營養不均衡,反而能使身體更加健康。

『大愛劇場』演員尹昭德分享到:「因為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就吃素了,雖然一開始吃素會讓人覺得不同,但是自己要堅持,因為其實這個不同並沒有傷害到別人,要相信吃素是一股清流、吃素是最時尚的運動,請一起來響應我們吧!」

大會主持人譚艾珍師姑在主持完後,也到攤位來與慈青分享、互動。

在演員尹昭德的陪同下,慈青帶著行動看版、大頭娃娃手牽手登上舞台,以《就是現在》的活力歌曲展現拯救地球──吃素「就是現在」的活力,希望所有在場的民眾都能一同響應茹素,愛護地球。

中午前,響應的簽名已經寫滿兩個大地球,響應的人數已經高達兩百二十人。經過早上的宣傳,慈青們臉上不顯疲累,反而洋溢著幸福笑容,最後大家共同呼喊「時代青年千萬素,減少百萬CO2」的口號,更將現場氣氛帶入最高潮。

244
慈青齊聲大喊「時代青年千萬素,減少百萬CO2」,熱情展示民眾參與的種樹簽名。(攝影者:陳婷)

(撰文者:陳盈如 台北報導 2010/04/18)

文章及圖片轉載自慈濟大愛網 -  慈青千萬素 名人來響應

Friday, 21 May 2010

自製環保密封夾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糖果餅乾拆封沒吃完的經驗吧?大家會怎麼做呢?

我之前都是分裝到樂扣密封罐裡,是說多一個清洗的動作好麻煩。可是我總覺得

密封夾的效果不佳,而這個自製的密封夾的效果超讚!重點是還不花一分錢。

image001

將沒吃完的食物塑膠袋穿過剪下的瓶口,再將瓶蓋鎖上就可保持密封了。

image002

因為保特瓶在設計時就是要做到滴水不漏,所以這個密封效果可是遠遠勝過市售的密封夾。

轉載自網絡電郵。

Wednesday, 19 May 2010

隨師體悟 獅城分享






趁公務訪新加坡因緣,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主任受邀和獅城約300位家人們分享一路隨師的心得感悟。(攝影者:許振耀,地點:新加坡分會三樓佛堂,日期:2010/05/01)


靜思精舍,早晨茶點時段,這天志業體主管們前來和證嚴上人開會,剛用過早餐的何日生主任,面有難色地表示吃不下。上人輕輕說:「你現在開始吃,就吃得下。」吃進第一口、第二口,結果他真的把整碗麵吃完了。

2010年5月,何日生在新加坡的一場國際研討會中分享,慈濟志工自掏腰包去賑災,引起一位本地慈善專員愕然詢問:「為什麼?是誰讓你們如此地付出?」何主任回答:「沒有人。」

事實上,去賑災前根本沒人知道,當自己親身接觸到苦難人時,鼻頭發酸,眼眶含淚,心裏悲欣有之。一旦慈悲心被啟發,愛被啟動了,人人都願意奉獻一己心力。

板橋有位實業家一直放不下身段做環保,師姊就請他來幫忙開環保車。他不知原來要挨家挨戶去回收物資,一路上遮遮掩掩怕被認出。到了環保站,看見一群志工都在搬東西,他不好意思先離開,和大家邊做環保邊聊天,又被留下來吃了點心和午飯,一直做到下午三四點才走。他說怎麼感覺很溫馨、快樂呢?
 
「不是思想改變行為,而是行為改變思想。」何主任認為,人有知識、思想和情感。不做,情感不會覺醒。「比如發放,需要確保物資順利到位、確保人身安全的知識;能做與不能做的分寸就是思想;還要用心用愛投入,這就是情感。在實踐的情境,知識、思想與情感,三者融為一體。」

通過落實於行動,內心的慈悲會慢慢被喚醒。而何主任終於咀嚼出「你現在開始吃,就吃得下。」的深意。

 









 
何日生師兄分享慈濟行經心路,台下志工積極取經,不停地做筆記。(攝影者:許振耀)


回歸志業體.

「我不是覺悟以後才進慈濟,是進了慈濟後才慢慢覺悟的。」

曾經以新聞工作為終生職志的何日生,從記者升任到電視主播、製作人,一路順遂,前途似錦,並多次榮獲獎項肯定。他二十年前就認識上人,被上人的精神理念感召,發心要加入慈濟志業體而又食言。上人告訴他一個佛經上的典故:「有一位父親是醫師,生病的兒子在外遊歷奔波不回家,結果父親往生了,兒子回家哭泣,不知如何是好……」

「難道你要等我不在,才肯回來嗎?」

2002年因緣成熟,何日生離開電視台,決心「從證」——師從證嚴上人。初入慈濟志業體,他就負責處理三十多年前的「一灘血」事件調查,經過一番尋索,終於找到當年那位原住民婦女,將事件重建、還原。

何日生亦受委製作骨髓移植發展史和骨髓庫建設的紀錄片《清水之愛》,該片2004年入選國際艾美獎(Emmy Award)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他說一生中最高的新聞工作成就,竟是離開主流媒體後達到的。

當時他馬不停蹄地走訪五國七地,採訪全世界頂尖的醫師專家、病患及家屬等,心中不時湧現出深遠的喜悅及平靜。「做了幾十年電視,總有名利、我相;但這兩件事沒有為自己,反而有了一種很高的價值。這是讓我一輩子很欣慰的調查報告。」

任職慈濟基金會發言人兼文發處主任,何日生師兄經常親炙上人教示,耳濡目染中深入靜思法髓。趁公務訪新之便,5月1日晚上,何主任也受邀新加坡分會和獅城家人們分享他隨師的心得感悟。

他說:「有幸隨師,學到的話,都很簡單。」而上人的寥寥數語,往往如醍醐灌頂,讓他受用不盡。

即知即行

何主任記得在建構本會網站時,被告知面對很多技術問題,頗為費時。上人卻希望能儘快讓資訊上網,並比喻說:「倘若口渴的人見到了水,雖無勺子,不一定要等器皿完備,可用手捧喝之。」

即知即行,有心就能做事——這個務實、「對的事情做就對了」的理念,貫穿了慈濟志業的推展。慈濟當為眾生請命,即使人才尚未到位,但都勇於承擔,把握當下的因緣,先把事情做起來。有些人認為慈濟的方方面面仍未臻完善和專業,何主任卻從中體察「人的學習潛力無限」,因緣變幻不待人,用心的過程,就是專業的提升和體現。

何主任再以「勺子取水」的故事延伸舉例:「口渴遇水,無勺子則可用手;但如果有了勺子卻不用,依然用手捧水,那就不合理了。」慈濟事能步步穩健壯大,蓋因用心拓荒的前人,在因緣具足時總能後退一步,無私傳承給後進,甚或是更專業的人。這分海納百川的胸襟,「見做歡喜」的隨喜心,他與幹部們共勉之。

由於職責所在,何主任的修行道場,不離法務、醫療糾紛或對外的協調工作,是「難處理中更難處理的人或事」。他檢討自己仍未脫強勢的習性,在智慧與慈悲的進退中,是很大的考驗。
他說:「慈悲但是非不分明,是鄉愿(註);是非清楚而缺乏慈悲,則容易造成傷痕累累。」上人期許他——明辨是非,同時也不要用言語壓制他人。
 
面對懷有惡意的人,尤其需要用慈悲心去感召。何主任深信上人的教示:「最重要的是自己心中沒有芥蒂。」因為人和人的互動是超越語言的,理直而氣和,善的心念形成善的磁場,慈悲沒有敵人。

推動志業,不能缺乏道德勇氣,更不可自欺,議事要建言、說真實語。然而他人的過錯,不應當作抨擊或排斥他的依據。若能審慎地觀察每個人的習性、優缺點,無量眾生相則有無量法門,化為相處應對中微妙權衡、觀機逗教的智慧。領眾者尤其要能包容眾生千差萬別,如法水點滴潤漬,以身示教來帶動改善。

 含融的智慧

「做慈濟遇到障礙,就是修行的超越。」何主任回憶自己多次心有塊壘,都被上人及時的法語輕輕消融。

曾經在主管會議中,上人循循教示:做事不可鑽牛角尖,要行中道,既不能抵觸法律,但也不能過猶不及,陷入自我障礙的困境。他聽了感觸深刻,當場落淚。

上人復言:「制度不可能完美,要往人人內心對治。」人心調和了,制度自然就改變。團隊中無論孰對孰錯,都應念及其苦勞,肯定他為眾生付出的努力,先護住其道心,不起排斥、對立。用修行的心,含融對與錯,好與壞,才能慢慢調適修正,改變現有的體制。





在新加坡分會,何日生分享「我不是覺悟以後才進慈濟,是進了慈濟後才慢慢覺悟的。」曾經以新聞工作為終生職志的何日生,從記者升任到電視主播、製作人,二十年前就認識上人,被上人的精神理念感召投入志業。(攝影者:許振耀)

「含融」兩字,何主任近來經常放在心上琢磨。「連批評你的人,都要保留幾分愛他的感覺,想辦法去度他。」在將近一百分鐘的演講中,他再三分享上人給他的叮嚀語:「走中道;慈濟需要每一個人的力量;做慈濟不能有私心。」並期勉獅城家人們珍惜慈濟因緣。

台下掌聲如雷。何主任的慈濟行經心路,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師兄形容:「句句都是實戰經驗。何師兄在慈濟工作中常常就近請法、身心入法,已然磨練出一分智慧……行在菩薩道上,信願行缺一不可。」

何日生主任曾在著作《一念間》中寫道:「有一種思維,不是西方思維也不是東方思維,而是慈濟式思維。」經過半生的尋覓與思索,他終於將身心安住在慈濟,步步踏實地實踐至真至善至美的生命價值。

「你都來到海邊了,就放開懷抱讓大海淘洗你,大海會造就你……」上人叮嚀如天光雲影相映,照見生命的本質,當他回歸無垠大海,也就成為了永不乾涸的一滴水。


註:「鄉愿」出自《論語•陽貨》,子曰:「鄉愿,德之賊也。」意指討人喜歡,實際上卻不能明辨是非的人;或礙於情面,沒有如實說出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想法。
(文:林翠蓮 陳柔潔 新加坡報導 2010/05/01)

本文轉載自慈濟大愛網 - 隨師體悟 獅城分享

上人親函感恩全球慈濟人

2010年5月18日 慈濟基金會

clip_image001[5]慈濟44周年慶系列活動:台北中正紀念堂佛誕日浴佛典禮,各界法師以恭敬虔誠的心參加浴佛典禮。(攝影者:陳土港,地點: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日期 2010/05/09)

佛教慈濟基金會四十四周年慶,欣逢佛誕日、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殊勝日子,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之幸福投入,特致函表達心意。

(以下為信函全文)

敬致 全球慈濟仁者:

至真,至善,至美!從花蓮在清晨初露中的第一場浴佛盛典,心蓮綻放、菩提林立,四大志業呈現的祥和瑞象,帶動全球禮讚宇宙大覺者,慶祝佛誕在人間。緊接著台中如茵綠地上,朵朵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人人縮小自己會合眾緣,展現圖騰之美。到夜幕時分,中正紀念堂前佛光照耀,政府首長及諸山長老親臨,駐華使節、各界貴賓及社會人士雲集,三百多位法師以身示教,護佛法、化眾生;萬人一心守志,以身譜寫「菩提大道直」,不須言語即能震攝人心。

佛誕人間一大事,慈濟人弘揚佛法在人間,由台灣發祥地展開,至全球三十一個國家,二百九十二場浴佛典禮如蓮花朵朵綻放,帶動超過二十六萬人虔敬清澄的祈禱。法華經云:一念可促為一劫。我也常說「剎那即永恆」,在此一秒鐘,二十多萬人心念匯聚,一秒即拉長為二十多萬秒,何況於場場浴佛大典中分秒累積,人人心口一念,心心相契上達諸佛聽,虔誠的力量何其盛大。

clip_image001[7]

 

 

 

慈濟44周年慶系列活動:馬來西亞古晉聯絡處佛誕日浴佛典禮。攝影者:許志輝,地點:馬來西亞砂拉越州(Sarawak)古晉(Kuching),日期 2010/05/09

一天之內,透過大愛台及網路看到不同國度、不同地點,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士都合心祈禱,互敬互愛,每一場莊嚴祥和的浴佛典禮,都呈現著宗教之至真、至善、至美。感恩諸位仁者事前用心的籌畫,耐得辛苦,以修行之心一遍遍綵排、排隊形而成就整體之美;不厭煩瑣,以歡喜心一一標示動線、位置,讓人人能定位正確、行於正道。不只如此,極端的天候也考驗諸位之信心毅力,不論日曬雨淋,不論低溫或酷日,終以戒慎虔誠克服萬難。如美國新澤西慈濟人,佇立在攝氏五度的寒風中浴佛,虔誠心念不因此有所動搖。馬來西亞亞庇聯絡處,典禮開始前狂風暴雨驟降,眾人緊急轉移浴佛場地至室內,又遭停電。大雨淋濕慈濟人的衣服,但未澆熄護持正法之心志,眾人的合心感動龍天護法,在供燈燭的剎那間大放光明。或如吉隆坡分會萬人浴佛,會場前晚仍足球賽事激烈,志工搶時間,於凌晨展開布置與彩排,虔誠心念上達諸天諸佛聽,浴佛當時會場外下起傾盆大雨,會場方圓內卻雷聲隆隆、滴雨未降,誠是天地也動容。在在、處處,所聞所見不勝枚舉,證嚴銘於心、感於內,深覺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即使秒秒說感恩亦難以表達內心的感受。

浴佛淨自心,緬懷二千多年前有位覺者降生人間,讓人間有佛法,讓我們能明心見性、照見心地光明;在此佛誕日、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殊勝日子,提醒人人應時時感念「四重恩」-- 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四十四年來,慈濟人奉行 導師「為佛教、為眾生」之訓喻,力行不輟,以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走入人群付出,不只救濟拔苦,並將佛法融入生活中。而今,全球慈濟仁者用心展現整齊、莊嚴、隆重的宗教人文,以盛典將佛教具象化,將佛誕日推向世界各地,讓人自然昇起恭敬心,這也是「為佛教、為眾生」,讓人人見證宇宙大覺者來到人間,知曉人間有佛法,人人有機會接觸佛法。

周年慶期間,全台慈濟人廣邀社區大德,觀賞「鑑真大和尚動畫電影」,體會高僧大德傳法、為法的決心;二十個國家之慈濟道場舉辦志業展,人間菩薩大招生;全台慈青響應齋戒、動員「勸素」,以行動愛護地球;大陸蘇州之大專青年更自組「靜思青年劇團」,包辦舞台、道具等各項籌備,演出「親恩浩連天」音樂手語劇,自度度人。慈濟人推動淨化人心的工作,時時、日日未曾稍歇,這份願力與使命感,亦令證嚴讚歎與感動。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人間菩薩以出世的精神,走入人群做入世志業,布善種子,遍功德田。而今時值末法劫濁,宣揚佛法、弘揚慈濟宗門的重任,即是每一位靜思弟子之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期待人人緊緊相隨於慈濟菩薩道上,發大心、立宏願,內修清淨心以傳承靜思法脈,外行菩薩道而弘揚慈濟宗門,締造心寬念純的美善世界,傳弘佛陀正法在人間。

敬祝 平安吉祥,福慧雙修

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釋證嚴
            二O一O年五月十四日

 

本文轉載自全球慈濟網 - 上人親函感恩全球慈濟人

Friday, 14 May 2010

守規矩,得自由

人都有所追求,有的人追求身體的自由,有的人追求心靈的自由。

追求心靈的自由有兩種 —— 一種人盡量調服自心,追求真理,學習包容、原諒,因此讓心靈得到輕安自在;另一種人心量狹窄,不斷地計較人、事,惹出紛爭,卻認為自己想做的事,是個人的自由,其實這種如野馬狂奔的心態,充滿煩惱、恐懼,何來自由可言?
935_1_1233544836
追求身體的自由也有兩種 —— 一種人安分守己,行事謹慎、避免犯錯,進而能付出助人,所以自然到處都心安身輕;另外一種人則抱著愚癡的念頭 ——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飆車、吸毒、沉迷聲色,卻招致許多身體不自由的後果。

有智之人追求的是身心的真自由,若能守規矩,同時利益人群,如此身心歡喜自在,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和自由;反之,毫無節制、自以為是的自由,如同無知的孩童玩火,實在很危險。

人生道路應尊重他人的自由,不能只想自己為所欲為而妨害他人自由,因此禮儀教育不可廢棄。每個人守好規矩倫理,負起責任使命,培養善念,才是世間之福;否則一味地強調“開放”、“自由”,卻沒有規矩、軌道,找不到路與方向,就紊亂了秩序。

因此人人必須有規戒,“戒”是防非止惡,預防自己逾越禮節,這叫做“懂規矩”。做人首重“人道”。謹守做人的道德——五戒五常,律己防非,五倫有序,萬善和融。

“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五種人倫常理,對應佛教根本戒律的“五戒”—— 仁就是“不殺生”;義是“不偷盜”;禮是“不邪淫”;智是“不飲酒”;信是“不妄語”;這都是人生正道。

首先是“不殺生”。世間最寶貴的莫過於生命,殺人或自殺都是犯殺戒;佛陀教導我們應疼惜一切生命,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人類既然自詡為萬物之靈,應保護萬物。

其次是“不偷盜”。對他人的財物萌生貪念,一旦付諸行動,小則偷竊大則強盜;盜取不成傷人害命,都是戒律所嚴禁。

“不飲酒”。時常保持神清智明,智慧得以萌發;飲酒會亂性,世間有多少罪惡,皆因亂性導致喪失理智,鑄下種種錯誤。

“不妄語”。做人要有誠信,才會受到肯定尊重與信賴;人若無信,如何立身處世?誠如孔子所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其何以行之哉?”

傳統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合組家庭必須負起家庭責任,教養下一代,不能逾越人倫之道;長幼有序,各年齡層都要守好各自本分;朋友有信,對朋友要有信用。

人倫之禮是做人的本分,五戒、五倫都遵五常、守戒律,實踐人倫道德,人生就會平安、幸福,社會祥和安康。


本文載錄自證嚴法師著作 《人生經濟學》之人與人之間,198頁至201頁。

Thursday, 13 May 2010

你無法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

大學階梯教室裡,一場演講會即將開始。

主講人是蜚聲海內外的知名教授,海報兩天前就貼出去了,反應異常熱烈,同學們紛紛趕到現場,要一睹教授的風采。

離開講還有十分鐘,學生們紛紛進入到會場中,在他們跨進會場的一瞬,不約而同地發現腳下有一塊香蕉皮,在抬腿避開時,都不忘埋怨兩句:是誰這麼缺德?一點公共意識都沒有!

組織者是怎麼搞的?現在的人,什麼素質?

大家嘰哩咕嚕抱怨著跨過那塊香蕉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靜等著教授的光臨。

幾分鐘後,教授準時到達。他也發現地上的香蕉皮,扶扶眼鏡上前仔細端詳。 教室裡頓時靜了下來,大家都伸長脖子,看教授的一舉一動。

教授看清楚腳下是一塊香蕉皮,勃然大怒,指著它大聲說道:你怎麼可以呆在這個地方呢?你應該是在垃圾桶裡睡覺!

怎麼這麼沒有公德心、沒有環保意識,要是有人踩到你摔傷怎麼辦?你太不象話了!

憤怒讓他的眼鏡在鼻樑上跳動著,讓人一下子想起被小事激怒的唐老鴨,聽眾席上頓時傳來一陣陣笑聲。

教授沒理會,繼續憤怒,對著香蕉皮繼續發火。 聽眾席上,有學生不耐煩了,大聲說:算了吧!教授,別費力氣了,你不可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

教授聽了,突然,轉過頭來,滿臉紅光地笑了,並伸手把香蕉皮撿起來,放進講臺旁的垃圾桶裡,用紙巾擦擦手說:剛才那位同學說什麼?能再說說嗎?

教室頓時靜了下來,沒人說話。

教授說:我聽見了,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這就是我今天晚上演講的題目!

這時,牆上的大螢幕上開始播放同學們剛才入場時的鏡頭,同學們千姿百態地跨越香蕉皮和版本各異的埋怨聲清晰地傳了出來。大家最初哄笑著,慢慢變得雅雀無聲。

教授說:這是我特意安排的一個環節,我想給大家講的道理,其實你們已明白並喊了出來。但對你們來說,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而用道理指導自己的行為,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我相信,在坐的幾百名同學,沒有一個人不懂得香蕉皮是罵不進垃圾桶的,但大家缺乏動一動手,以舉手之勞去改變現狀的行為。這就如同許多人感覺社會冷漠,而又吝於付出一個笑臉;埋怨環境污染,卻又不願意撿一片垃圾;咒駡腐敗和貪污,遇事卻本能地想去托關係走後門;感歎道德水準下降,卻又不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做任何一件善事……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埋怨和咒駡。 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身體力行去做事。 責任永遠在別人身上,而自己永遠都是受害者!這些做法與心態,無限放大了消極面,而使人看見的都是絕望。

事實上,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樣,社會的每一分進步,都是需要人們用行動去構建,如果我不亂扔垃圾,這個世界就少了一個污染源;如果我再將身邊的垃圾清理掉,世界就乾淨了一分;如果我的行為感化並帶動了一個人,那麼世界上又多了一份乾淨的原因。

地球上只有五十多億人,這不是一個望不到邊的數字,因而,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五十億分之一,抱有信心。

記住,垃圾不會被罵進垃圾桶,你得行動!從現在開始!

教授的演講結束了,會場裡響起聲音宏大但情緒極其複雜的掌聲。

Wednesday, 12 May 2010

2010年第十四屆中南馬慈青人文營學員報名表格

2010年敬天愛地聚福緣浴佛大典

在這難得的因緣下,在五月九日,慈濟馬來西亞吉隆坡分會舉辦了盛大莊嚴的浴佛大典,慶祝「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
DSC_3697
佛誕日, 即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誕生日, 佛教徒在此日以淨水香湯澆灌佛像, 除了紀念佛陀在此日誕生以外, 也藉由此儀式, 象徵遵循佛陀的教誨, 洗淨自己 [身] [口] [意] 所造惡業, 洗淨 [貪] [瞋] [癡] 等煩惱, 潔淨自己的心靈和行為, 也希望由此可以轉化人心, 合力向善, 讓世界無災無難。
DSC_3745
好啦~!還是看看一些慈青的照片最好。
正在準備佛台的燈與佈置
DSC_3277
用心把一葉葉的菩提葉擦乾淨
DSC_3254
花蕾夠嗎?
DSC_3366
把佛台佈置好!
DSC_3380
感恩學長學姐的陪伴與付出。
DSC_3409
最後的準備
DSC_3479
DSC_3528
DSC_3641
盛大的浴佛典禮
DSC_3706
感恩各位爸爸媽媽、學長學姐、還有個大專慈青們的無私付出。更要感恩就座的來賓們。都是大家的好因緣,讓各位聚在一起,為這大地聚福。
本文及照片轉載自Setapak 拉曼學院與大學慈青 (UKTAR)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