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講情,若頻繁互動,就會有情在。上人教眾:「先用『情』再說『理』才講『法』。『道』跟『理』其實就是『法』,人圓、 事圓,理就圓。」
來慈濟為何要承擔幹部(黃思賢師兄在高雄的分享)
各位高雄的菩薩,阿彌陀佛!真的非常感恩。以前跟隨上人來總是忙著演講、開會,匆匆忙忙的來去, 今天終於真正看到我們高雄這麼莊嚴的殿堂,大家真的很有福報, 從三樓往大殿看,好像歐洲的聖母堂,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以目前全世界的靜思堂來看,高雄靜思堂應算是最大的了。 可見上人多麼疼愛我們啊!而我們又該如何回報師恩?最近上人說: 若不回歸協力,人家就不要敬愛你了。
今天我請宗教處傳達師兄、師姊能來的儘量來,但礙於場地,只通知互愛以上幹部。藉由分享上人的法語, 各位能從中撿到一句法寶,就一輩子也用不完了。
為何上人一再強調協力?不是因為協力最重要,合心、和氣、互愛一樣重要。但上人所謂「回歸協力」這四字,因為協力是基層, 每位慈誠、委員都是從基層做起(如勸募、法器的學習等) 才進入慈濟。 也是要大家以同理心去了解目前的師兄師姊的心理狀態。
法華經中有個故事:有位長者,與兒子失散了, 找尋了很久都沒找到,最後這個兒子成了乞丐。 有天這位長者看到這個乞丐,認出是自己的兒子,要上前相認, 那兒子誤以為他要捉他,趕快逃跑。
因此長者想出方法接近這個乞丐, 隔天他打扮成乞丐模樣與他打成一片,一起撿垃圾、撿破爛等, 與他過同樣的生活。跟他生活一段時間後,帶他經過自己家門口時, 說;裡面有要請佣人。並將他帶入屋內, 請家人協助陪伴讓他由佣人做起,自己則遠遠的旁觀。 耐心陪伴了20年,兒子漸漸回復富貴人家的生活方式, 召集家人在家人意外的驚喜下才父子相認。
上人說這故事是要告訴我們, 要度一個人時一定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32應化身── 同理心才能去接引。如長者為了接引這位失散的兒子, 他必須以其乞丐身份,才能獲得當時為乞丐的兒子的信任, 再經過20年後才父子相認。
上人的苦心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再交待“我創造這個慈濟世界, 為的是讓弟子的慧命能夠成長”。因為全世界災難不斷, 不是要我們一直都在做事,要我們能跳出六道輪迴, 希望大家修行到一個境界後,不會再回來受苦。
上禮拜上人要我告訴大家“我交給你們的慈濟世界, 你們要好好經營,否則我乘願再來接時,已變得零亂不堪”。 這也是今晚要向大家說的重點:
高雄靜思堂目前是全世界第一莊嚴, 然山河大地時間日久也會有破損。 聽說高雄地區為了靜思堂的營建大家的心都凝聚起來了, 由硬體來凝聚軟體,上人的智慧無與倫比。
高雄是一國際化都市,上人說:“事在人為”因此「人」 一定要足夠,要不斷去愛灑、接引社會賢達,做菩薩大招生。 但有人還是不會持久,接著要有「心」,將有心的人接引進來, 所謂有心指──四心;如愛心、熱心、耐心(忍耐的心,有時等待, 有時要陪伴)、恆持心(如資深委員追隨上人至今,仍不斷的付出) 。
有「人」有「心」之後還是不夠,還要有「力」── 經過大家的協調一起往同一方向躍出,這訧是協力。
以上「人」「心」「力」夠嗎?上人說;如果缺了「和」 而各自發展的結果更糟,會內耗抵消形成殺傷力。
高雄地區目前已擴編成18個和氣,許多人反應可投入的人太少了, 但上人的遠見仍堅持一定要擴編。四合一的基本精神要點──「 平等、尊重」、「群體共識」、「落實社區」、「小組關懷、 多組活動」。協力組隊長最重要的是關懷; 互愛組隊長要清楚明白所屬各個協力的屬性、人力, 在工作分配上不能以平均分配方式運作,要以「人力互補、 資源共享」為原則來分配協調。
互愛組隊長平常要與組隊員互動「累積愛的存款」, 有事時大家一定全力配合。就如上人一聲號召,大家就能應聲響應。
或說,我們如何與上人比?有句話「見與師齊,減師半德」是說;「 見解或願望與老師一樣,老師的德行就會減半」。那該如何?另句「 見過於師,方堪傳授」這種弟子是老師們的最愛。「見過於師」 不是驕傲的,是要我們不要自卑,要自重、自信。
佛法裡佛陀以凡人身,捨富貴努力修行,終成佛,同樣是人的我們, 好好的修行也能成佛啊!這就是佛教裡最大的希望──平等心、 師生的心「五百年前師度徒,五百年後徒度師」, 由此可見上人的法真的很實在。
有人說;要求這麼多,不要做幹部了,做個快樂的志工就好了。 那不快樂的幹部誰來做?
最近我都在講這個道理,所謂委員──上人委以重任的弟子, 當然慈誠也是。當委員或慈誠後,承擔幹部或不承擔幹部有何不同?
只當委員或慈誠──自修,如捐個錢,有事跟著大家做, 不用與人互動。如此可稱為「慈濟的阿羅漢」
這有如大乘道與小乘道之不同, 進來慈濟好好的做一個志工固然很好。 我最近開始講慈濟的大乘道與慈濟的小乘道, 我深深鼓勵每一個人能夠承接幹部時,就承接。 因為那才是接受菩薩的訓練,沒與他人互動,接受磨練、磨合, 如何消業、修行?
之前開印尼董事會時,黃榮年師兄問上人; 我每次請姊姊及同修師姊進來做慈濟時,她們都以其他道場為例「 人家一個星期才一天去聽經,也能吃葷等也一樣在修行, 哪像慈濟戒律、吃素、制服...」,該如何?
知道上人如何回答?「你要走哪一條修行的路是你自己決定的, 若你自認你人生的價值、生命的目標只有這樣,結婚、生子、賺錢、 享受、捐個錢這樣也叫修行,那我沒話講。但若你認同師父的理念, 佛陀的教育,人的生命難道只有如此?人生的意義何在? 人要知因果、知天命、業報,大家都是受業而來…」。
有師兄問:「上人是不是代替佛陀來行經的?」我說,你很有智慧。
佛陀七、八千世來來去去,到最後一世以太子身捨富貴, 經過參訪修行才開悟,透徹宇宙間的真理,四十九年的步行講經, 跟本沒時間行經,如今的印度佛教為什麼會消失,是因為有經教, 沒有經行。「經師易為,人師難求」能夠信、解、行、證者不多, 因此上人常說「做就對了」,做了之後才會有感受。
有老菩薩要我代問上人;“聽上人說生生世世都要回娑婆世界, 但也有人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到底該到哪裡”? 如真華法師為導師寫的祭文中:不往西方,不往東, 要回娑婆廣度有情,這與上人的想法相同。上人只答「心外無淨土」 。所謂西方,在不同的地方其相對方位也會不同,那只是方便說, 是人的一種錯覺,心若能輕安自在解脫,即是淨土。 若非要指定出一個方向,那即是“執著”。
上人的法重學理也重實務,慈濟人若無上人的「法」只專在做事時, 也常會迷失在事相當中,碰到困難無法跳脫。因此上人說;「 入我門,行我道,不用我法,必生煩惱,必有障礙。」
如有人很發心也很主動,在未經與本會討論之情形下即進行, 即使其立意是善的,但沒依規矩、制度來行,而違規了。 雖然上人慈悲,成事不說,既往不咎, 但身為弟子的我們應要有警惕。在「做就對了」之前要記得「 對的才做」,還要「多用心」。我們地方愈來愈大若無制規, 將來必會散亂掉。
上人對第一代弟子的要求──無私(尤其當幹部者, 學習無私方能跳脫六道輪迴)、無染(清淨、 不要有利益或政治或商業行為)、不執( 意見表達之後經過會議通過,若因緣不適合,不合己見時也要放下, 即「把握當下,當下放下」。各種業因也都是從執著而來, 人可以有主見、定見,但不要有成見,否則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付出大愛。
慧命──佛性,佛性增長就慧命成長。習性放下就是消業障。 業障要消除靠群體的力量較快。
「心」是善惡的根源,上人很清楚這點,時時在護著我們的心, 因此為我們設了十戒的戒律。
20051109衲履足跡冬之卷,上人對於人才的開示, 希望所有的幹部都要看,看了之後可以寫心得報告交予宗教處, 我將非常感恩,或於組隊聯誼時彼此分享自己的感受。
有時上人苦口婆心,而弟子卻當「耳邊風」。 如這篇文章最後上人說;「你們要聽入心,用於行,莫當作耳邊風! 」
做幹部的人要有識人之明,人盡其才,才能留住人才。 如何識人之明?若沒與之互動如何識人?如何適才適用? 人事行政一定要上軌道,大家按著制度走,依法不依人。
有時也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運用善巧方便的智慧, 這些都是要學習的。
在內文中,上人說;我這輩子就修「精」、「純」,「精」 就是不雜,「純」是無染。
做幹部的要能立德、立言讓人心悅臣服。
宗教處的同仁是「二服」單位──服從上人。服務師兄、師姊、 師姑、師伯。沒有權利去為大家做決定。 事情的決定要在上人的儀軌上, 透過群體的會議討論結果去執行或落實。若大家為了不讓上人操心、 煩惱而,只做表面的和氣,上人不要!大家要有道德勇氣, 明辨是非。
當幹部者在處理慈濟人事時要注意,人與事要分開處理。 對人要善解包容,對事要是非分明。要先對「人」感恩讚嘆, 再柔和聲色的對「事」提出建議。 進到慈濟的每個人都是抱著愛心以及付出的心而來的, 所以要多互相感恩、讚嘆。又 事情的處理程序也要先講「情」(覺有情),後講「理」,最後沒辦法時再依「法」 。
在授證委員的評分時也不要過份嚴苛,只要精神理念夠,就可以讓他先進來,透過團體學習精進。
我們雖然非出家人,但也要學習常住師父做早晚課的意義。 早課是發願,每日要堅定自己所發的願而行願。晚課是懺悔、 自我反省、沈澱。希望大家為自己的慧命不只要盡力而為, 更要全力以赴。感恩並祝福大家!!
法華經中有個故事:有位長者,與兒子失散了,
因此長者想出方法接近這個乞丐,
上人說這故事是要告訴我們,
上人的苦心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再交待“我創造這個慈濟世界,
上禮拜上人要我告訴大家“我交給你們的慈濟世界,
高雄靜思堂目前是全世界第一莊嚴,
高雄是一國際化都市,上人說:“事在人為”因此「人」
有「人」有「心」之後還是不夠,還要有「力」──
以上「人」「心」「力」夠嗎?上人說;如果缺了「和」
高雄地區目前已擴編成18個和氣,許多人反應可投入的人太少了,
互愛組隊長平常要與組隊員互動「累積愛的存款」,
或說,我們如何與上人比?有句話「見與師齊,減師半德」是說;「
佛法裡佛陀以凡人身,捨富貴努力修行,終成佛,同樣是人的我們,
有人說;要求這麼多,不要做幹部了,做個快樂的志工就好了。
最近我都在講這個道理,所謂委員──上人委以重任的弟子,
只當委員或慈誠──自修,如捐個錢,有事跟著大家做,
這有如大乘道與小乘道之不同,
之前開印尼董事會時,黃榮年師兄問上人;
知道上人如何回答?「你要走哪一條修行的路是你自己決定的,
有師兄問:「上人是不是代替佛陀來行經的?」我說,你很有智慧。
佛陀七、八千世來來去去,到最後一世以太子身捨富貴,
有老菩薩要我代問上人;“聽上人說生生世世都要回娑婆世界,
上人的法重學理也重實務,慈濟人若無上人的「法」只專在做事時,
如有人很發心也很主動,在未經與本會討論之情形下即進行,
上人對第一代弟子的要求──無私(尤其當幹部者,
慧命──佛性,佛性增長就慧命成長。習性放下就是消業障。
「心」是善惡的根源,上人很清楚這點,時時在護著我們的心,
20051109衲履足跡冬之卷,上人對於人才的開示,
有時上人苦口婆心,而弟子卻當「耳邊風」。
做幹部的人要有識人之明,人盡其才,才能留住人才。
有時也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運用善巧方便的智慧,
在內文中,上人說;我這輩子就修「精」、「純」,「精」
做幹部的要能立德、立言讓人心悅臣服。
宗教處的同仁是「二服」單位──服從上人。服務師兄、師姊、
當幹部者在處理慈濟人事時要注意,人與事要分開處理。
在授證委員的評分時也不要過份嚴苛,只要精神理念夠,
我們雖然非出家人,但也要學習常住師父做早晚課的意義。
1 comment:
感恩分享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