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電視台優質節目,部分已經開始提供 YouTube 觀看。請協助推廣最清流的大愛電視,適合闔家觀賞的電視台!
護持大愛電視台網址:http://www.newdaai.tv/?view=donate
歡迎前往 YouTube 網站訂閱:http://www.youtube.com/user/moyatseng 觀看。
大愛電視台優質節目,部分已經開始提供 YouTube 觀看。請協助推廣最清流的大愛電視,適合闔家觀賞的電視台!
護持大愛電視台網址:http://www.newdaai.tv/?view=donate
歡迎前往 YouTube 網站訂閱:http://www.youtube.com/user/moyatseng 觀看。
◎ 一心常不輕菩薩 一念感恩不著染
上人說,兩千多年前的法華會上,佛陀曾言法會上已成就、當成就與未成就之結緣重,此緣還會延續到未來,「這句話,我就會想到,可能所有的菩薩們,我們就曾經在法華會上有結過緣,或者是當時我們同時也在聽佛說法,佛陀給我們的就是菩薩道。」
上人開示,佛陀在法會中,不斷提醒,人人之間皆有很深的因緣,最後也提到常不輕菩薩,「我們人在六道輪迴中薰染了習氣,習氣未除叫做凡夫,凡夫總會心性不定、起起伏伏,所以發心容易恆心難。所以佛陀在法華會上不斷提醒,假如眾生心性不定、習氣未除,我們要如何看待他,那就是要以『常不輕菩薩』的法,讓我們不論他的習如何,罵你、毀謗你、對你有許多的不禮貌,你還是要很恭敬地對待他,我不輕視你,因為你將來會成佛!」
上人叮嚀,常不輕菩薩的修行方法,應要用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而且要表達出來,不要和有習氣的人計較,我們要多尊重。「所以師父常說『感恩、尊重、愛』,每一個人走入慈濟的人我們都要感恩,因為你我都有發心立願,志業是我們生命的志業,是增長我們慧命的道場,有習氣的人無不都是歷練我們心靈道場的善知識,你能不感恩嗎?能做到這樣,菩薩道行就會堅固。」
《無量義經》言,「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萌」,上人讚歎,海外菩薩們即是應機遍灑善的種子於大地,並以悲智法水滋潤菩提種,讓善種萌芽、讓小樹大樹庇蔭當地,「不論大小樹,菩提林總是同根,所以他們回來台灣慈濟的發祥地和源頭,看到每一位弟子回來貼心又感恩。」
◎ 如是因緣如是果 應機遍撒菩提萌
昨日的董事會是由馬來西亞慈濟人進行報告,報告內容含融四大八法,深入微細、深耕社區,「馬來西亞向下扎根傳承靜思法脈,而且在人群中宏揚慈濟宗門,他們四大八法很細膩地向下扎根……」上人盛讚,「在馬來西亞的慈善志業,可以做到濟貧轉念,很多窮困的人或者受災的人,慈濟人不只膚慰或者長期的陪伴,而且還幫他轉個念頭,雖然窮但是有能力幫助別人,讓他們投入竹筒歲月,還要把他們呼喚出來投入力量,讓他們去救人,這一點,實在是讓我很佩服!」
復以醫療為例,馬來西亞洗腎中心的腎友們多因家境貧困無力就醫,慈濟提供免費洗腎,並啟發腎友的善心,帶動參與環保、發放、急難救助,甚或投入培訓行列,成為助人的人。
而在教育志業上,志工們透過見苦知福的方式,帶動幼兒園孩子與慈青能夠知福再造福、愛惜物命。在多年的陪伴下,慈青自今年起推動之「百蔬V族」運動,短短的時間內,透過網路、活動、晚會與社區推廣的方式,也獲得許多響應,達到「萬人百日百萬素」的目標,上人讚歎,「看到他們年輕人,真的腦力激盪、用盡心思的推動萬人百萬素,三個多月要有萬人參加才能百萬素,他們很有智慧,轉識為智,用智慧方法度眾生。」
為了讓法入心,馬來西亞慈濟人更是用心帶動人文,其所舉辦之「無量義經音樂手語劇」聚集社區一千零八十位菩薩、人人齋戒一百零八天,入經藏的同時也讓正信正念入心。另外也以讀書會、人文推廣等等方式,接引社區大德,以中南東馬為例,每個月即增加五千位的會員,相當於十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 見善隨喜互讚歎 轉識為智大福田
上人對在場的志工們說,「五百人就是一尊千手千眼,羨慕嗎?要身體力行,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鍥而不捨,我們不是為募款是要為淨化人心,讓他善念恆常、好好把握。」
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馬來西亞慈濟人做了最佳的典範,上人期許,無私大愛能遍灑全球,拔眾生苦轉識為智。
新聞轉載自慈濟大愛網 –法華匯靈山 深入無盡藏
同學們換上慈青制服後顯得莊嚴十足,把握機會與學長姊們互相交流與學習。【攝影:莊為臣】 | 週六,2010年 11月 20日 【梁寶珠、張彩蓮/關丹報導】 彭亨大學九位同學在眾多志工和學長姊的祝福與見證之下,穿上慈青制服成為關丹聯絡處第一批的慈青幹部,跟隨證嚴上人及志工們的腳步,將人心淨化的願景視為未來的人生方向。 慈青同學何嘉升於二OO九年到位於關丹甘孟的彭亨大學(簡稱:彭大)就學,他不但沒有脫離慈濟大家庭且成為彭大校園的第一顆菩提種子,繼續參與慈濟活動之餘,也邀約同學一起來認識慈濟。一場“行善行孝不能等”的茶會中,感動了另外八位同學,紛紛發願要跟著志工去做好事。 |
一個殊勝的因緣,他們報名參加了二O一O年第十四屆中南馬慈青人文營。營隊裡強調素食的重要,回來後,這九位同學舉辦一場素食環保茶會,積極推動素食,以讓更多同學了解素食可以救地球,在承擔的過程中,法喜洋溢在每一位同學的臉上。多方因緣促成,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日,在眾多志工和學長姊的祝福與見證之下,九位同學穿上慈青制服成為彭亨大學第一批慈青幹部,跟隨證嚴上人(慈青稱:師公)及志工們的腳步,將人心淨化的願景視為未來的人生方向。
◎ 曾經走過的路 說來給你聽
吉隆坡梁貴勝學長和大家分享慈濟十戒及慈青的進退行儀,讓大家了解慈濟大家庭的戒律與家規,以至人人都能呈現慈濟的團體美。所以,修好自己的言行舉止和顧好自己的形象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透過影片《菩提心要 - 青春印記》,讓即將成為慈青的同學們看到各國各區的慈青同學如何把握因緣在大專生涯發揮生命的良能。
吉隆坡慈青幹部李宜芳同學和戴欣穎同學和大家分享從活動中學習到的成長和喜悅,也為新發意的慈青同學加油打氣。
宜芳同學加入幹部後開始承擔各活動的協調,當中因為不懂得安排時間,碰到了挫折導致精神緊繃,因而起了退轉心。但有一天,夢到師公上人的背影,彷彿在提醒自己,師公背負著重大的志業不是說退下就退下。於是,她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從心出發,菩薩道上再精進。
自從欣穎同學到半山芭參與緬甸義診活動後,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幸福;感動之餘也用行動來接引身邊的同學一起參與慈濟。
吉隆坡分會慈懿會幹事魏碧華師姊和關丹聯絡處負責人林漢城為慈青進行授服儀式和頒發結緣品。漢城師兄叮嚀慈青同學要將這股大愛的清流注入校園,接引更多的青年一起善用父母給予的健康身體來做好事回饋社會。碧華師姊鼓勵慈青同學,把校園變成一片菩提林,相信凝聚大家善的力量,就會減緩災難的發生。
◎ 換上慈青服 我有話說
換上制服的彭大慈青,顯得莊嚴十足,他們也把握機會在甜甜圈時刻和學長姊互相學習與交流。
嘉升同學說,吉隆坡“家人”遠途而來為大家祝福,這一分用心讓他感動不已。他也很高興終於看到有更多的慈青夥伴和他一起推動慈濟志業。
能夠穿上慈青制服,朱廣霖同學的高興非言語可形容,接過制服,也意味著自己持有一分使命感,為社會人群而付出。
陸金玉同學分享在參與慈濟這一年裡,感受到志工們給予大家無私的關愛,期勉自己盡一分力把愛的種子灑播出去。
劉國結同學更描述自己的心情既緊張又興奮,難以置信自己和幾位夥伴們會是彭亨大學第一批慈青。
羅文佩同學在授服禮的前一天緊張得睡不著;當穿上制服後,覺得自己是慈濟大家庭的一分子,幫助人與救地球就是她的責任了。
陳永欽同學覺得很榮幸自己可以成為慈青,希望以後可以引導更多人走上正確的道路,也要學習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劉佛豪同學期許自己精進於菩薩道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張偉豪同學在授服禮之前,覺得佛教團體必定有很多的規律要堅守,深怕有太多的束縛;所以對於是否要穿上制服曾有顧慮。授服禮當天,才了解原來在慈濟裡堅守十戒是因為證嚴上人要大家保護自己。
當領取結緣品時,聽見碧華師姊不斷地感恩大家加入慈濟,短短的一句話卻讓陳偉川同學深受感動。他覺得慈濟是一個充滿大愛的團體,以締造一個祥和的社會為方向;所以,他覺得自己也該擔起這分責任。
最後,大家以一顆恭敬的心聆聽證嚴上人開示影片來圓滿今天的盛會。
戴欣穎同學分享自從到半山芭參與緬甸義診活動後,發現自己是的幸福;感動之餘也用行動來接引身邊的同學一起參與慈濟。【攝影:莊為臣】 | 嘉升同學也是彭亨大學第一顆菩提種子,他也很高興終於看到有更多的慈青夥伴和他一起推動慈濟志業。【攝影:陳春蓮】 | |
| ||
來自吉隆坡的貴勝學長和大家分享慈濟十戒及慈青的進退行儀,讓人人都能呈獻慈濟的團體美。【攝影:王文康】 |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日,彭亨大學慈青社正式成立,大家為這歷史性的一刻留下永恆記憶。【攝影:王文康】 |
新聞轉載自慈濟大愛網 –關丹彭大成立慈青社 邁向新里程碑
精進日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慈青的慈濟人文與使命感。從“十戒不能放鬆,形象不能放縱”細說慈青十戒,讓慈青幹部知道如何成為慈青的人品典範。在“慈濟人的進退行儀”課程中,更讓他們了解如何把慈濟的人文美學落實在衣食住行之中。再從“學佛行儀”,學習放下身段,培養虔誠恭敬心。一年靜班趙容德的媽媽,花了兩天的時間,親自用毛線打造出不同蔬果,有橘色的南瓜、紅色的西瓜、紫色茄子,好有創意哦!
砂大慈青楊子娟從課程中學習到許多生活禮儀,也更了解慈濟和慈青的理念,獲益良多。同一所大學的曾坤強則深受慈濟的大愛精神所感動。承擔環保組的他自許會更積極地參與慈青活動、推動校園環保淨化人心。
來自砂大的李斯艷,因為好朋友謝潔妮是慈青幹部而加入慈青。打算在潔妮畢業後,就要退轉,但是在精進日後已打消了這念頭。她分享自己在唱《立願文》時,對著師公許下諾言,發心立願要追隨師公的腳步。
◎ 朝共同方向行菩薩道
師訓大專卸任聯絡人鄭煒達坦言,之前無緣參與慈青幹部精進,這次把握因緣來聞法。以前他誤解聯絡人只是負責傳短訊給慈青而已。他感恩在屆慈青的勇於承擔,並期許能攜手帶起師訓大專的慈青。
剛剛承擔師訓大專慈青聯絡人的林麗君分享,她從課程中了解到什麼是慈濟和慈青。並從砂大慈青幹部的分享中,學習到如何在校園內帶動慈青、組織慈青架構、承辦慈青活動。
慈青輔導師姑溫美麗媽媽也殷殷叮嚀慈青孩子們要多回來精進共修。這樣才能緊緊跟隨師公的腳步,避免理念的偏差,而迷失了前進的方向。腳步的大小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向要正確。
相見歡環節以《地球的孩子》手語團康帶動現場氣氛。【攝影:劉仁國】 | 師訓大專新一屆聯絡人林麗君分享學習心得。【攝影:劉仁國】 |
新聞轉載自慈濟大愛網 –古晉慈青精進日 培養人文傳法脈
輕朋友在S.H.E.的號召下,在關渡慈濟園區環保教育站體驗環保。(攝影者:陳琦蒨 地點:關渡環保站 日期:2010/09/11) | 週五,2010年 9月 23日 【陳玉卿】 2010年9月11日是知名表演工作者S.H.E.(女子音樂團體)出道滿九週年的日子。S.H.E.以與往年不同的方式慶祝:號召歌迷們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至關渡慈濟園區環保教育站實作,同時參與人文志業中心靜思書軒心靈講座。 S.H.E.的經紀人李姚長期認同慈濟對社會的影響力,除了捐款也非常樂意擔任志工,也促成樂團決定一齊響應「慈濟環保二十年」、「清淨在源頭」的理念,與歌迷共度一天身心靈的環保日,讓自己與地球更美好。 偶像發揮善影響 帶動清淨在源頭 |
在天母區志工帶領下參與關渡園區環保教育站實作體驗。成員之一的SELINA在環保站巧遇環保志工,也是以前她就讀國小的姜義老師,顯得特別開心。
實做開始前,ELLA主動擔任班長:「今天我們來這裡是當學生,現在,把手機、相機全部收起來。」一時間鴉雀無聲,偶像影響力可見一般。
S.H.E.與歌迷們戴著手套、握著起子,將寶特瓶頸的白色塑膠圈分離。ELLA告訴身邊的人:「塑膠圈回收後,可以製成塑膠椅子。」在分類展示區,熱心的ELLA,過足老師的癮,也要大家覆誦『十口訣』、『一天五善』……
S.H.E.成員看到在環保站的志工,很多都是年紀較大的阿公阿嬤,細心用心地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當下呼籲:「大家相互疼惜,分類回收之前要先沖洗乾淨。簡單的動作養成習慣,讓環保站的環境乾淨,並且更有效率。」
中午,S.H.E.和歌迷們到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共同享用香積飯、蔬食麵、福慧湯,驗證素食也能好吃、方便而且環保。
身心靈環保 生活中落實
慈濟委員陳阿桃、S.H.E.成員敞開心靈,進行溝通與對話。
S.H.E.三人身穿著白色、綠色T恤,全是寶特瓶做成的,現場較像名牌新衣發表會。ELLA不忘隨時宣導:「隨身攜帶三雙環保筷,除了自己用,順便也幫朋友帶。」
環保實踐家陳阿桃指著身上的旗袍說,除了慈濟的衣服沒得撿,其他衣服都是回收來的,有日本的、美國的……是國際牌也是環保牌
陳阿桃說,曾路過麵攤,地上水盆裡浸泡一堆碗,水龍頭沒關,一伸出手就把水關掉,老闆不解,又將水打開繼續流。阿桃只好主動蹲下洗碗,同時宣導惜水理念。老板知道她是慈濟人後,隔天捐了一萬五千元。
陳阿桃朗朗上口著靜思語,ELLA也凑熱鬧:「知足的人是幸福的人。」SELINA也不甘示弱:「欲望低,快樂多。」後來趕到的 HEBE也說,齋戒、茹素,疼惜大地。阿桃讚歎S.H.E.的作法足作年輕人的典範,並帶動風氣。
S.H.E.說:「意義重大的日子,要做有意義的事,以感恩心回報天地及眾生恩。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也是心靈環保。」
女子音樂團體S.H.E.帶領樂迷做環保,並在人文志業中心進行心靈環保座談。(攝影者:潘道清 地點:人文志業中心 日期:2010/09/11) | S.H.E.三人身穿寶特瓶作的衣服,ELLA(中)分享自己隨身帶三雙環保筷,除了自己用,而讓同行的友人不因此多用一雙免洗筷。(攝影者:潘道清 地點: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日期:2010/09/11) | |
聞轉載自慈濟大愛網 –響應環保 S.H.E.圓滿心靈
值此之際,本報對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及宗教處副主任王運敬進行了專訪。
有人說,世界上出現災害時,首先到達現場的會有三種人,一是搶救人員,二是新聞人員,三就是慈濟人員。圍繞著慈濟的慈善理念,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及宗教處副主任王運敬給以一一解釋。
◎ 理念 - 以戒為制度,用愛來管理
新京報:慈濟的慈善理念是什麼?
慈濟:慈濟是個實踐團體,推廣的是以人為本,感恩、尊重、愛的基本理念。從慈濟基金會成立那天起,每個慈濟人都是用感恩的心加入慈濟,我們不是來奉獻的,我們是感恩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去幫助人。
在慈濟,要求人人之間互相尊重,以戒為制度、用愛來管理。我們沒有所謂的現代化管理, 在佛教的五戒基礎上,我們提出了十戒。即不殺生;不竊盜;不妄語;不喝酒;不邪淫;不抽煙、不嚼檳榔;不賭博、不投機取巧;孝順父母,對親朋和顏悅色;遵守交通規則、戴安全帽;不參與政治、示威遊行。這是慈濟的基本戒律。一旦成為慈濟人,就要承諾做到這些。
新京報:如何管理每年數十億元新台幣的善款?
慈濟:在管理上有兩個層次,在實際運作上,要做到專款專項,每一筆捐款都有收據,收支要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二層面就是精神上的,財務管理要做到秉承誠正信實,這是整個基金會運作中重要的價值。因為我們的信念,才能有人相信我們,願意捐款。
◎ 善款 - 曾拒絕2億美元捐款
新京報:慈濟的善款來源有哪些?
慈濟:善款九成左右是小額捐款,我聽說在大陸有人為抗旱捐款2億,這對慈濟來講是絕無僅有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誰一下子捐給慈濟上億的善款,我們接受的都是1元、2元、100元的小額善款。
我們也期待有大額捐款,但事實上,一旦有這樣數目巨大的捐款,對我們也是沉重的負擔,因為感恩的同時,也會擔心達不到他期待的目標。
新京報:如果有上億元捐款,會接受嗎?
慈濟:要看具體情形,要知道捐款人對我們是否瞭解,這是最重要的,因為募款是有形的數字,最重要的是無形的愛心、無所求的付出,因為慈濟人是無怨無悔無所 求的,所以我們也希望捐款人也無怨無悔無所求。如果只是用具體的錢數去幫助人,這不是我們的最終想法。所以,募款很重要,但募心更重要,人人都愛自己、愛 家人、愛社會、愛國家,才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
慈濟曾拒絕過2億美元的捐款,就是擔心受對方控制,所以,我們對捐款對象是有考慮的,要瞭解他的心。
◎ 高效 - 我們能跨越心境上的障礙
新京報:汶川大地震時,地震當天下午3時許,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齊曉飛就接到慈濟電話,地震第三天,慈濟義工就已進入四川。慈濟是如何做到高效救助的?
慈濟:也分兩個層次。慈濟推廣社區志工,即在鄰近社區的慈濟人要彼此認識,當一個社區有緊急事情發生時,需要慈濟人救助時,就可在很短時間內,最快地付出愛心行動。透過社區志工,縮短了在救援過程中產生的交通等方面的等待。
再者,是精神層次上的,慈濟把全天下人都當做自己的家人,這種心情是一種動力,也是我們能快速達到災難現場的動力。當把全天下人當做一家人時,我們不會在意膚色不同,不會在乎宗教不同,不會在乎來自不同的國家,所以,我們能跨越種種心境上的障礙。
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我們對交通等方面進行瞭解和評估後,5月14日,大陸的慈濟人就已趕赴災區,15日,台灣的慈濟人前往會合。從那時,7天換一批人,一批批慈濟人奔赴災區。因為,家人遇上了困難,我們要最快趕到身邊。
◎ 借鑒 - 保證最大程度地使用捐款
新京報:慈濟的佛教慈善模式有沒有可能在大陸的慈善組織複制?
慈濟:慈濟有形的模式是可以複制的,但無形的部分,要看對方的價值觀。如果認同的話,也許不用一分鐘,甚至不到一秒鐘,就可以和慈濟在一個方向一起努力。
比如,我們要為捐款者負責,保證最大程度地使用捐款,我們堅持慈濟人直接接觸,因為直接,能夠讓受助人感受到我們真誠的愛心,感受到人性的溫情,我們把這種關懷看得比物資和善款更重要。比如,在捐贈二手衣時,全部都清洗熨燙過,打理得很整潔,對方覺得慈濟的工作很細緻。
新京報:和慈濟相比,內地慈善組織有哪些待改進的地方?
慈濟:與其說是看到問題,不如說我們看到很多契機。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說,缺角杯子視為圓,有缺角的杯子,不要去看缺角那一邊,整個杯子還是完好的。在大 陸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速度非常快,各方面越來越好,我們看到的契機在於,大家不再只專注自己的生活,能把關懷的胸襟擴散到鄰近區域,擴散到鄰近國家,甚至 擴散到全球,愛人的光輝是文明最核心的價值,這正是很好的機會。
新京報:在內地具體開展了哪些救助項目?
慈濟:主要分成 幾大類。在慈善方面,包括個案救助、緊急災難救助、冬令發放等;教育方面,包括援建學校,目前,在內地已援建54所中小學校;醫療方面,既有個案幫助,也 有幫助解決青光眼、白內障的光明行動;人文方面,舉辦親恩浩連天這樣的活動;環保方面,主要是環保理念的推廣和落實;還有做得非常好的骨髓捐獻項目,台灣 慈濟骨髓中心,有世界上最大的華人骨髓幹細胞樣本庫,大陸是台灣骨髓的最大受贈地。截至今年7月,慈濟骨髓中心已供給內地935例骨髓。
【數字慈濟】
【點評慈濟】
它是中國慈善組織在全球做扶貧和人道主義救援的楷模。近20年的時間里,慈濟先後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做過扶貧和人道主義救援,救援資金物資達數億美元, 惠及數千萬貧困和受災人口。在逐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中國應該也能夠為全球扶貧和人道主義援助作出更多的貢獻。慈濟作為一個中國慈善機構在全球 扶貧的實踐對我們具有示範意義。———中國消除貧困獎頒獎詞 專題採寫/本報記者 底東娜 專題攝影/本報記者 李強
新聞轉載自新京報 – 慈濟:把全天下人都當做家人
「靜思電子閱讀器」ASUS TZ-900 ,與慈濟新聞、月刊書籍、勸募本及營隊活動手冊作結合,推動「環保無紙化」與「縮短數位落差」。 | Sogi 3C頻道 2010/10/26 華碩與中華電信及慈濟在今日(10/21)發表了與慈濟合作的客製版本「靜思電子閱讀器」ASUS TZ-900 ,與慈濟新聞、月刊書籍、勸募本及營隊活動手冊作結合,推動「環保無紙化」與「縮短數位落差」。 華碩將在十一月即將推出電子書閱讀器 Eee Reader DR-900,人性化的觸控界面方便使用者輕鬆閱讀,不需電腦使用經驗就能上手,讓使用者在閱讀電子書就像在體驗真正的紙本書籍;同時,華碩與中華電信及慈濟在今日(10/21)發表了與慈濟合作的客製版本「靜思電子閱讀器」ASUS TZ-900 ,與慈濟新聞、月刊書籍、勸募本及營隊活動手冊作結合,推動「環保無紙化」與「縮短數位落差」。ASUS TZ-900 共有兩種規格,Wi-Fi 版本建議售價為新台幣 10,000 元,3G 版本建議售價為新台幣 12,000 元。 |
【ASUS TZ-900 外觀】 |
照片文字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 華碩、慈濟及中華電信 共推靜思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