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3 July 2010

茅塞頓開~證嚴上人智慧對答

什麼是內在的人文?
證嚴上人回答:涵養!

身為慈濟人,個人處世原則該如何?
證嚴上人回答: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表現出「真善美」的慈濟人文。

如何在生命中留存印記?
證嚴上人回答:沒有人知道明天先到來是無常先到,而且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但能主宰生命的寬度和深度。活著時,要珍惜生命、善用時間,把握正確的方向,生命才會彰顯出珍貴的價值。

怎樣才能活得有意義?
證嚴上人回答:身體好時,多造一些福;環境允許時,要多結一些好緣,不要浪費時間,自然會過得很踏實。

好人會上天堂,壞人會下地獄,我死之後會下地獄嗎?
證嚴上人回答:應該要問你自己,你將來要上天堂,還是要下地獄,你自己最知道。

世間的苦,來自那裏?
證嚴上人回答:從人的心靈開始。

如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證嚴上人回答:認識死亡、認清生命的責任,就不會恐懼。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就像睡眠一般,是很自然的事。人要重視的是,對活著的每一時刻負責任。若能照顧好自己的身與心、照顧好自己的行為,且能利益眾生,生命最終那一刻,即能坦然以對。

對於不利的流言,如何因應?
證嚴上人回答:人難免會站在個人的立場,用不一樣的角度看事,如何讓眾人與己觀念一致?唯自許守本分、認真做事,並且不要做錯。對於能瞭解的人,心存感恩;不能瞭解的人,希望能提出來為之釋疑。

做人做事要怎樣才能圓融?
證嚴上人回答:圓就是圓滿,待人處世要用圓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為尖的會傷害到人,同時也要小心不要去踢到別人的心。規勸別人是可以,但是不要讓對方恨你,對惡人我們要包容,也要預防。

師父,什麼樣的人您不能原諒?
證嚴上人回答: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原諒,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實的人是我比較不肯原諒的;做錯事是人所不能避免的,但是一而再、再而三說錯話,就不可原諒了。所謂的錯話,就是妄語、绮語、兩舌。

如何才能不與人計較?
證嚴上人回答:真正自愛的人,是不會與人計較的。自愛不是私愛,若能自愛,相對的也能對他人尊重。如同天平的兩頭,一頭下垂,另一頭就上升。你若與人斤斤計較,人格就會低落;你若謙恭低下,人格就會昇華。然而只有強忍是不夠的,還要吞下去,再把它消化,到什麼都沒有為止。如果一再計較,只會徒增是非煩惱而已。所以要內修謙虛─將心擴大,人人都能包容;外修禮儀─將自己縮小,鑽入人人的心坎裡。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若別人以壞聲色待你,不要與他計較,而應更用心自我反省─是哪一點沒做好,而令別人有所不滿?找出癥結後力求改進,直到令人見了就歡喜。如果是對方錯誤,我們應該憐憫他、耐心地輔導他。如此便能一團和氣,彼此和睦相處,也就不會有計較的事端發生了。

「慈濟人」應有何擔當?
證嚴上人回答:慈濟行列,在濟貧教富中以事對貧,以理對富;富有的眾生在豐足之餘,容易心生顛倒,煩惱叢生,慈濟的責任就在開導他們的心病、習氣。慈濟委員要以身作則,委員本身的氣質、修養很重要,委員間應該互相鼓勵、借鏡。委員的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皆為眾目所視,故慈濟行列中的每一分子,平日的一言一行,皆應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翼翼。

夫妻應該如何相處? 如何教育子女?
證嚴上人回答:夫妻間相處的言行,對下一代的子女,不僅是直接的身教,無形中也是子女們處世的範本。真正的佛教家庭著重於禮儀,禮儀乃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態。凡事客客氣氣,互讓互愛。真正的學佛者,要去除我執、我相,擴大心胸。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無條件地奉獻,做到事事圓滿。

一些學佛者只是為了求來世能更好,這樣子豈不是忽視了現在嗎?
證嚴上人回答:現在、過去和未來,不只是指「今世」、「過去世」與「來世」;其實當下的每一秒、前一秒和後一秒,就是現在、過去和未來。所以最重要是把握當下,把該做的事做好。

什麼是好的人際關係?
證嚴上人回答:會感恩別人的人,就是他人會疼惜的人;主動去愛別人,別人也會疼惜你,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

與同學相處難免會有摩擦,應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
證嚴上人回答:年紀慢慢長大,接觸的人與事便會增多。小時後在家裡有父母照顧,而後進入學校,學校畢業後則走入社會就業。假如每個人都把自己所處的環境當成一個大家庭,把接觸到的人與事都當作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本分事那樣去面對、去做,我想這樣的人生就不會有煩惱是非。心中要常存感恩,因為在家裡有父母照顧,在學校也有許多老師的關懷,自己升格為學長、學姊後,也要懂得去疼惜學弟妹。總之,常常付出去愛人的人,就是永遠被愛的人。靜思語說,「把是非當教育,不要把人事當是非。」人與人之間難免會因為彼此看法不同而有衝突,我們要把「是非當教育」,不要把別人一番好意的教導,當成是非看待。生活離不開人與事,在人與事中難免有是非,因此不論遇到什麼事,需將「是非當教育」。看到好的優點要學來變成自己的,看到別人的缺點,自己要先反省本身有沒有,如果有就趕快消除,這就是將「是非當教育」。

如何不會為情所困?
證嚴上人回答:愛要愛得一方心無掛礙,一方解脫自在,這種清淨如水、無色彩的愛,就是覺悟的情。情愛一生也不過幾十年,終有一天必定要分離,若能利用短暫的人生,超越小愛的迷情,才能懷抱覺有情、再結來生緣。唯有擴大愛、拉長情,才能解脫自在;若只鑽在人生短短的一段情,就難免要感到痛苦了。人生在世能平平安安,生活無負擔,並且能『做我自己的主人』,從事生命中自己所選擇的志願,這才是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

如何保持幸福的人生?
證嚴上人回答:要保持幸福的人生,就必須要保持「歡喜心」,不要動不動就發怒。每個人都愛看溫和的笑臉,也都喜歡聽柔和的聲音,所以要好好培養形象,隨時掛著慈悲的微笑,講話的態度要注意柔和善順。開口動舌無不是在教育,對自己、對子女、對周圍的人,都要隨時注意型態、聲音,我們的舉止行動都是由心在指揮,所以好好的保持心念歡喜是很重要的。

如何做到「福慧雙修」?
證嚴上人回答: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

為什麼不快樂?
證嚴上人回答:因為「求不得苦」──所求太多,永遠不能滿足,不滿足的人生真苦。

「誠正信實」的涵義 ?
證嚴上人回答:「誠」是專精不雜──凡事出自內心的真誠,並且無所求地付出;「正」是無偏差──從凡夫到聖人的境界相當漫長,必須正大光明,不能有絲毫偏差;「信」能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念堅定才不會受外境影響;「實」是平平實實待人處世,所做一切都自認為本分事。

為何人會有煩惱?
證嚴上人回答:人若心量狹窄,容納不了「我不喜歡的人」或是「比我能幹的人」,則貪、瞋、癡、慢、疑五種心理病態,便從此產生。但總歸起來,還是出於自己的心胸狹窄。

上人用什麼方法能感動那麼多人發心幫助別人?
證嚴上人回答:沒有特別的方法,只是一顆誠懇的心。利益大眾的事情做了,才說曾經做了這事,而不光是說「即將去做」的事情。

要怎麼去看待逆境困擾 ?
證嚴上人回答:不論學問、功夫都要提出堅心決志,有逆境來,應知這正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寶玉是人們都喜歡的,但是要經過琢磨才有價值。花蓮的玉礦很多,天天任人踐踏,一點都不起眼。幾年前,泰國一位僧王來花蓮,他說,他好喜歡花蓮的玉石。我即請人找來一塊很大的玉石,一半給他帶回去雕成佛像,讓人膜拜;而另一半放置在精舍門口,任人踐踏,將近二十年了。同樣的石頭,經過琢磨與原石就有如此的差別。逆境就如磨玉的砥石,不磨不發光啊!有逆境來,我們應感激、珍惜這分增上緣,感激它的現身說法。時常以一分溫和的心情,歡喜地接受。做人要有一分堅定的心念,來接受層層逆境,以平靜的心來轉逆境。佛學乃有教無類,心中不平穩時,不妨多接觸佛法。

如何能得智慧 ?
證嚴上人回答:心無雜念,凡事樂觀,踏實做事,就會有智慧。平常要多訓練自己,不要去想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去想做不到的事,多往該做的事去想,思想不要太複雜,簡單就是智慧。

師父如何面對許多挑戰跟困難
證嚴上人回答:的確天天都要面對很多困難,但要忍,不論是愛的堪忍、情的堪忍、還有事的堪忍、苦的堪忍,以及無奈的堪忍等等,不忍耐實在無法走下去。這世間就是堪忍世界,來到人間就要堪忍,不堪得忍耐,就無法活下去。

解析「靜思」
證嚴上人回答:人要提昇自己的品格,心必定要處在「靜」的狀態中,所說的「靜」意指不動搖、無亂相,是一種很寂靜的境界。「思」是思想,「靜思」就是用很冷靜的心來思考人事,如此所產生的是人性最清淨的思想,這種思想非常堅定、充滿智慧,日常生活中若能如此靜思,自然不會犯錯造惡。

志業、職業和事業有何不同 ?
證嚴上人回答:職業,是為生活不得不工作;事業,是為了賺錢,必須和人家計較,爭名奪利;志業,是無所求的付出,所需要的是有那種環境及機會,讓我們去付出。是真正的人生目標。

「志業」老師與「職業」老師的不同?
證嚴上人回答:職業老師對教學工作缺乏省思與理想,學期中日復一日踏上講台教孩子幾個鐘頭,然後放寒暑假。志業老師就不一樣,以選擇當老師的那分志願及抱負,自勉要把孩子們的學業與品德都教導得很好。

修行與工作如何並行 ?
證嚴上人回答:修行,並非一定在寺院,也不是在無人打擾時,而是要走入人群;因為活生生的教材就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在生活中修行,在工作中盡心。

打坐能否得智慧 ?
證嚴上人回答:打坐能調整身體,讓心靈平靜、思考較清晰。但若是坐而不定、心靜不下來,也沒有用;又或只在打坐時心靜,面對人事時又心亂如麻,亦無所助益。透過打坐靜思、反省很好,但不能當成修行的全部。我認為最佳的修行方法,就是在做事當中去體會,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Wednesday, 21 July 2010

經社理事會通過 慈濟列NGO會員 (台灣以慈濟之名進入聯合國非政府組織, 佛教以慈濟之名邁入國際社會)

01

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實質性 會議,正式宣布佛教慈濟基金會成為經濟社會理事會非政府組織特別諮詢地位之會員,這樣的成果,背後是美國慈濟聯合國工作小組三年來的努力,過程中歷經無數 挫折與考驗。

美東時間2010年7月19日,是慈濟邁向國際化歷史性的一天,也是佛教的精神理念在無疆界的國際社會上被看見、被聽見的重要里程碑。

記者 與 慈濟志工 鄒裕儒:「心情怎樣?努力這麼久,很平靜,因為該做的,我們都做了,接下來就是聽看看他們有沒有認同,其他國家會不會出來反對或是認同,在這一刻鐘,還好耶。」

慈濟紐約分會執行長 張濟舵:「現在雙方在辯論,很可能應該任何時候都會通過,所以我要趕快進去,抓住通過的那個時刻。」

記者 與 慈濟紐約分會執行長 張濟舵:「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對不對? 這只是一個作業的程序,事實上NGO委員會在一月份都已經通過了,等你們好消息喔。」

美國慈濟的聯合國工作小組經過兩年半的努力,歷經無數挫折與考驗,終於在今年1月27日在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委員會的會議上,慈濟被推薦成為經濟社會理事會 的會員,半年後,2010年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召開實質性會議;美東時間7月19日早上11點,大會上正式宣布佛教慈濟基金會成為經 濟社會理事會非政府組織特別諮詢地位之會員。

慈濟紐約分會執行長 張濟舵:「我們就順利通過啦!」

慈濟志工 鄒裕儒:「害怕錯過任何一個字啊,很緊張,用心聽。進去剛坐下來,他們就已經在通過這些議程,其實發生得很快,但又覺得好像很緩慢,一秒一秒完全都屏住呼 吸,沒有辦法想像過了這樣一個關卡。」

慈濟紐約分會執行長 張濟舵:「當然一方面高興,一方面覺得責任重大,尤其過去40多年,這也是為我們所有慈濟人高興,但也覺得上人對她肩上的責任又加重一步,所以我們還有很 長的路要走,希望透過這樣的平台,將來在國際上,我們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把上人所要達到的使命和責任,尤其是大愛的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

近一千個日子,再怎麼困難,志工都沒有放棄,因為志工們相信慈濟44年來為芸芸苦難眾生付出,無私的愛終將獲得全世界的認同,未來慈濟在國際人道救援工作 上將能夠獲得聯合國的全力支援。

范婷 陳泰安 紐約報導

Friday, 9 July 2010

【證嚴上人志工早會開示】:暑炙灼世 人心覺悟

 暑炙灼世 人心覺悟

【證嚴上人7月8日志工早會開示】「『天氣很熱!』這是天天人與人見面的話題,氣候的確是很熱,但也很讓人擔心……」 夏日酷暑,各地持續高溫,今日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以北半球之氣候,既是高溫酷熱卻又水患頻傳,不調的景象令人憂心。

熱浪暴雨眾生苦  天意淺白四不調

「總是感覺到在人世間哪裡是安全的地方?熱的時候車子突然冒火,造成意外;但是在中國大陸青海卻又豪雨成災,福建大水路斷橋斷,這些看的怵目驚心。乾旱的地方高溫難耐,下雨的地方雨水過度,這就是四大不調!」

暑氣如炙,水濫如潰,面臨四大不調,人該如何自處?上人開示,「天下事匹夫有責,人人有責任可以從自己開始,不輕視小小點滴的力量,也不輕視起心動念,時時刻刻把心照顧好,讓行為方向毫釐不偏……

左圖:澳洲墨爾本聯絡處小朋友雙手合十虔誠祈禱。攝影者:周明芬 右圖:適逢齋戒月,檳城慈濟幼稚園小朋友自己製作點心送給洗腎中心、馬來西亞分會,和大家結好緣。攝影者:陳姍姍

「以前有一位禪師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一位學家回話,這道理很淺顯,三歲的兒童就會說;禪師說,雖說三歲兒童能說,但是八十歲的老翁也做不到啊!是啊!雖然道理很淺,可是人卻很難做得到……

慈悲孺子愛蔬食  接引親人護生靈

道理雖好但貴在力行,上人以護生齋戒為例,自2003年起,馬來西亞慈濟人大力推動齋戒,不僅將五月訂為齋戒月以推廣素食,慈濟幼兒園的孩子更在老師的帶動下,自己茹素也影響父母一同吃素。幼兒園的學童鐘皓喆,五月份一個月內,就有二十九日素食,他也將全家的素食餐數紀錄在「蔬國護照」中,讓吃葷的家人也一同吃素。
上人讚歎,「孩子們都好可愛喔!家裡是葷食的家庭,不過孩子在我們的幼兒園上學,在老師的薰陶下啟發愛心,要做到『三好』,連爸爸也被他的堅持所感動,家裡就跟著吃素!還有一個小女孩會說『要愛獵人、不要殺動物,要讓動物開開心心』,這種護生命、愛地球的理念,這麼小都做得到,難道我們做不到嗎?」

調和人心勿貪婪  受創地母能紓緩

眾生垢重,濁染世間,四大不調與人性貪念息息相關,上人叮嚀,「我常說,每一個人到人間都會污染大地和空氣,何況還有動物,呼吸與排泄都會污染環境……
上人開示,「我們都要愛大自然,大自然的生和滅都要用心保護,要環保就不要殺生。愛護生命、疼惜動物,這就是救地球的方法,也是讓溫室效應緩和的方法,只要人人對自己說,我們該這樣做,做就對了!」


文章轉載自慈濟大愛網暑炙灼世 人心覺悟

Monday, 5 July 2010

「簡樸‧回歸自然」─ 一天五善、力行減碳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已經在世界各國造成災難,台 灣也難倖免,「莫拉克」風災就是證明。專家預測在氣候變遷紀錄中,台灣將是第一批的氣候難民…。因此,這塊美麗的國 土、美麗的山水需要你、我付出一點力量。

台灣寶島面積不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卻是十分驚 人,依據2008年政府永續發展指標現況報告,台灣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億5千多萬噸,也 就是台灣每人年平均碳排放量約11.17公噸,換算成每人每天碳排放量約為30.6公斤,位居全球第22名。

究竟台灣應該減碳多少,才是為地球降溫的積極表現 呢?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教授建議,如果台灣設定2020年 回到1990排放的基準,我們至少必須降低50%的碳排放量,也就 是從現在開始每年的碳排放量要逐年減少5%。因此,如果從2010年開 始每年減少5%的碳排放量,以台灣目前每人年平均碳排放量11.17公噸來計算,每 人每天只要減碳1.53公斤,就可以達到汪教授建議的目標值。

2010年是世界地球日40週年,也是慈濟推動環保屆滿20年,在全球飽受暖化與極端氣候的威脅下,本會提出「簡 樸‧回歸自然」─ 一天五善、力行減碳,呼籲所有關注地球永續發展的機關團體與社會大眾共同響應。

主要訴求:「簡樸‧回歸自然」─ 一天五善、力行減碳

如何減緩地球暖化,落實簡單樸素的「簡樸」生 活為首要,「回歸自然」方向。

慈青減碳-海報

具體行動:

減碳換算表

「1.53」猶如「一天五善」,期望人人從「素食、省水、省電、攜 帶環保三寶(杯、碗、筷)、改變交通方式」五個方向為基礎,以此作為「善的循環」,開啟天天力行至少減碳1.53公 斤,減碳速度越快、暖化速度就越慢。期望從2010年開始讓地球少些破壞、多些降溫,小小動作發揮保護地球大大的力量。

日日減碳至少1.53公斤」並不困難,慈濟基金會匯整各單位 所提供的資料,整理了下列表格,透過簡單換算即可得知,只要每天力行下列事項,就可以輕鬆達到目標。邀請您一同力行「日日減碳-1.53.一 天五善」,您小小動作將發揮保護地球大大的力量。




序號

減碳行動

可減碳CO2(公克)

資料來源

1. 一餐不吃肉

780

台灣環保署
2. 減少一公斤垃圾

2060

全民減碳無悔措施全民行動方案
3. 少開一小時冷氣(900w計算)

572.40

台灣環保署
4. 少搭一層樓電梯

218

台達電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5. 每天上班八小時,下班後關閉電腦主機及螢幕電源16小時

46.70

 
6. 電腦螢幕關閉10分鐘(60w計算)

6.36

 
7. 少開一小時桌上型電腦(310w計算)

190

台灣環保署
8. 少騎一公里機車

62

台灣經濟部能源局
9. 少開一公里汽車

221

台灣經濟部能源局
10. 少用一個紙杯

11

台灣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11. 少用一個外食便當

480

台灣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12. 少用一度電(看7小時電視)

636

臺灣電力公司
13. 少用一度水(1666瓶0.6公升礦泉水)

200

臺灣自來水公司
14. 淋浴代替泡澡

438.70

台灣環保署
15. 少用一張實體帳單

6.39(±0.09)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16. 少看一小時電視(140w計算)

89

台灣環保署
17. 少用一小時洗衣機(420w計算)

267

台灣環保署
18. 少用十分鍾吹風機(1000w計算)

110.60

台灣環保署
19. 改用省電燈泡

62.328

 
20. 開飲機設定訂時裝置,定時關機12小時

267.12

台灣經濟部能源局

說明:1.53公斤的計算方式